下书看 > 亮剑:你管这叫县大队? > 第413章 制约兵工厂发展的问题

亮剑:你管这叫县大队? 第413章 制约兵工厂发展的问题

    副总指挥的主持的第二次会议,时间很短,短到了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

    但哪怕如此,所有来参会的人,都非常的激动。

    因为这代表着,韩浩成功的说服了总部的这些大佬!

    接下来,就是要和华北地区的小鬼子决战了!

    一想到这里,所有人的心都非常的兴奋。

    五年了!

    和鬼子战斗五年了!

    从第一年开始的热情,到第二年开始的濒临绝望,再到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的信心十足,终于,八路军要和鬼子在华北大决战了!

    这一天,八路军等的太久了。

    这一天,炎夏等的太久了!

    会议结束之后,参会的人员马不停蹄,快速的往各自的军区赶去。

    虽然总部给了大家一个月的时间,但现在八路军家大业大的,根据地面积广大,要是不抓件时间的话,恐怕一个月还真不够呢!

    就在众人返回各自的根据地的时候,韩浩则是被总部抓了壮丁

    这天,韩浩在后勤部部长张万和,兵器部部长陈大忠,供给部部长曹天水的陪同下,来到了太远兵工厂。

    “韩司令,张部长,陈部长,曹部长,欢迎来兵工厂视察”

    韩浩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兵工厂热烈的欢迎,兵工厂厂长刘军亲自出面接待。

    “呵呵,这次麻烦刘厂长了!”

    看到刘军,韩浩笑着说道。

    两人不是第一次见面。

    两年之前,韩浩去临汾兵工厂担任厂长,负责对兵工厂进行改组,

    到了之后,韩浩在临汾兵工厂大力的推行改革,刘军就是在那个时候脱瘾而出,成为兵工厂的骨干的。

    后来八路军成功的收复太远,将之前阎老西的兵工厂重新组建,刘军就被调过来担任厂长。

    “看您说的,老领导来视察,我们当然要重视了!各位,请,咱们里面说话”

    刘军呵呵一笑,随即带领着大家网兵工厂内部走去。

    不得不说,有着阎老西的底子在,这两年兵工厂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这才一年多不到,整个兵工厂就已经拥有员工6000人,月生产能力达到了步枪4万,子弹300万发,炮弹5000发的能力。

    当然了,除了阎老西留下的一些基础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当初韩浩和灯塔国达成的合作。

    虽然灯塔国运输过来的都是一些小型设备,但正是有了这些设备,才让兵工厂迅速的恢复了实力,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

    刘军说韩浩是老领导,真不是一句虚话。

    韩浩几人跟着刘军在厂里转悠了一圈,听取了他关于兵工厂的汇报,之后,几人来到了兵工厂的会议室。

    “老刘,今天这里没有外人,我需要你给我一个具体的数字,现在兵工厂全力生产的话,月产能能够达到多少?”

    “额,老领导,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全力生产的话,我们兵工厂能够实现步枪支,子弹350万发,各类炮弹6000发的规模”

    刘军思考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

    听到这个数字,韩浩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蹙起了眉头。

    “你确定?”

    “是的老领导,我不会那这种事情开玩笑的,我刚才给出来的数字是兵工厂最大的能力的数字!”

    刘军点了点头,肯定的回答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里的管理以及组织方式都是和临汾那边一样的吧?”

    “对,除了一些管理方式做了某些改变之外,其余的都是您在临汾那边确立下来的制度”

    刘军再次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你们这里的工人数量和临汾那边差不多,机器设备比那边还多了两成,怎么产能却只能提高这么一点?是什么问题?”

    闻言,刘军苦笑起来。

    “老领导,这真不是我推脱啊!实在是因为原材料不够啊!如果原材料足够的话,在现有的产能基础之上翻一番,我也是有把握的,但问题是,原材料不够,我也没有办法啊!”

    “额...”

    这下,轮到韩浩尴尬了。

    说实话,他刚才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一点。

    随后,韩浩将目光看向了张万和,陈大忠,曹天水三人。

    迎着韩浩的目光,三人也是无奈的叹气,

    “韩司令,我们也是没办法!你是不知道,为了保证现在两家兵工厂的原材料供应,我们后勤部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子弹这一块还好,毕竟各个根据地都比较注意让战士们回收子弹壳,可是其他的,我们后勤部真的无能为力啊!尤其是火箭筒和步枪上的钢材,咱们又没有办法直接生产,所以...”

    说话的是后勤部的张万和。

    “是啊韩司令,这真不能怪我们不努力,实在是我们也没有太好的方法”

    供给部的曹天水也在一旁叹气道。

    张万和也好,曹天水也好,他们三人都是老革命,都是走过草地,爬过雪山的。

    在他们三人看来,现在的八路军,很强大!

    距离革命成功,也用不了多久了。

    但他们心里也非常的着急。

    刚才刘军说的那样,没有原材料啊!

    他们都是亲身参与其中的人,能不知道这一点吗?

    他们当然知道啊!

    但他们也没有办法啊!

    就像张万和说的那样,为了能够保证现在兵工厂的原材料供应,他们真的想尽了各种办法!

    但问题是八路军的底子实在是太薄了!

    不说别的,就说炼钢厂吧。

    太远,临汾,其实都有炼钢厂,但这些工厂炼出来的,根本达不到火箭筒用钢的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八路军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生产重型火炮的计划。

    没办法啊,高标准的钢材本身就是抢手货,而一门120毫米的榴弹炮,就需要几吨的钢材,八路军根本就承担不了啊!

    这也是现在八路军无奈的地方。

    “我记得之前在和大毛,灯塔国那边的合作中,是有炼钢设备的协议吗?”

    “是有,但一来受限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所以运来的设备都是一些比较落后,产能有限的设备”

    “二来就是想要实现规模量产,不是一个工厂就能达到的,水,电,煤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配套起来才行”

    “而这些,到目前为止,咱们还很薄弱,所以...”

    开口解释的依然是张万和。

    听了他的解释,韩浩也是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看来还是自己吧问题想简单了!

    但事情不能不解决,如果兵工厂产能的问题不解决的话,那八路军接下来的计划也就成为空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