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 第八章 朱雄英的信,朱元璋失态

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第八章 朱雄英的信,朱元璋失态

    曹玮说了半天,有点口干舌燥,倒了两杯水,自己喝了一口。

    感受到曹英那带着崇敬的目光,曹玮心中有些小小的得意。

    没想到自己还有做老师的天赋。

    将另一杯水递给曹英,曹玮又说道:

    “无论是炼铁术出现,还是直辕犁到曲辕犁的演变,都可以称之为科技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就连小小马镫的发明,都是科学技术应用到生活的具体表现,极大的造福了社会人民。”

    “所以科技的发展,对于社会和时代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

    曹玮伸出手指,“英儿你想一想,随着科技发展,有没有可能在几百年后,几干年后,人们研究出了新的出行方式,不用骑马,却可以日行千里甚至万里?”

    “两个人相隔干里之外,却能没有障碍的沟通,还可以看到对方得容貌?”

    “或者……培育出了高产作物,一亩地粮食产量可以高达几千斤,甚至几万斤?”

    曹英已经说不出话来….…

    曹玮说的那些,在他听来就像是天方夜谭,是那么的不切实际。

    一亩地粮食的产量能高达几干斤,甚至万斤?!

    他想都不敢想!

    但他此时已经不会轻易的去否定,因为现在他已经明白一个道理。

    就和之前所说的一样,对于先行者来说,他们永远无法预知后来者和后来事。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有。

    但是如果要实现父亲所说的那些,到底要如何去做呢?

    曹英觉得,想要做到曹玮说的那些事情,肯定是非常困难的。

    一时间,曹英陷入了沉思。

    曹玮也觉得差不多了。

    今天和曹英讲的已经够多了。

    先让曹英明白工业和科技的重要性已经足够了,其他的慢慢来,过犹不及啊!

    其实曹玮跟曹英说的这些,他自己也不确定最终会不会派上用场。

    封建社会之所以叫封建社会,是因为人们思想上的禁锢、封建。

    可能就算曹英知道了这些,日后也做到了手中掌权,但想要做些事情的时候,却为世所不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做的这一切就都值得!

    现在这个时代权力不在民众手中,而在皇帝手里,皇权高于一切。

    就算你做的事是正确的,倘若皇权不允许,那就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除非碰到了明君、圣君,他看到了你所做一切的含义,明白了你所做之事的重要性,愿意为你背书。

    也幸好,明朝的前几任皇帝都算是开明之君。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不是心胸狭隘之人。

    日后只要嘱咐一下曹英,在做事的时候谨慎一些,低调一些,不去跟皇帝对着干,应该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对了,

    还得叮嘱英儿,等朱允炆那个大脑袋坐上皇位之后跟他划清界限。

    朱允炆这小子,可不是什么好银那!

    时间在曹玮的授课中不知不觉流逝。

    眼看着日暮西山,又到了饭点,曹玮转身进了灶房。

    曹英则是依旧笔直的坐在那里,手里捧着茶盏,皱着眉头,眼神空洞,俨然一副思考家的模样。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曹玮便把饭菜准备好端了过来。

    两盘青菜,和几个窝窝头。

    曹英在吃饭时,才猛然又想起了那封信,心中再次惴惴不安起来。

    现在的他,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陪伴在曹玮身边,他还想要从曹玮那里学到更多知识。

    他觉得那些知识,就是大明的未来!

    若是朱元璋顺着那封信查过来,要他离开曹玮,曹英是一万个不愿的。

    曹英的担心并不多余。

    与此同时。

    皇城内,御书房。

    白天那礼部小吏正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

    在他面前,是正在借着烛光,吃力的阅读那几张信纸的大明皇帝,朱元璋!

    跪在地上之人名为常友成,是礼部的一个小小郎中。

    那封信也是在他深思熟虑过后,才拿来呈给了朱元璋。

    至于信中说了什么,此事对他而言究竟是福是祸,只能听天由命。

    隐约间,他好像听到了对面那人呼吸粗重起来。

    “你说……你不知这信是谁趁乱塞到你怀中的?”

    朱元璋的声音听起来很激动,但被极力的压制着。

    常友成依旧低着头,咽了口唾沫,恭敬回答道:

    “启禀陛下,微臣不敢有一句谎话,句句属实!当时场中混乱不堪,微臣实在是不知这封信是如何到了微臣身上。”

    “那……咱再问伱,张榜是在晌午,为何等到现在才把这封信给咱拿过来!”

    此时朱元璋的话语间,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怒意,似乎要择人而噬!

    只一瞬间,常友成的额头便已经渗出一层细汗,浑身一软。

    “微臣……微臣怕……这是小人所为,恐惹怒了陛下。”

    常友成结结巴巴的说着,身子已经彻底伏在了地面上,战战兢兢。

    整个御书房陷入一片寂静。

    常友成只能安静的等待着,一动也不敢动。

    听着朱元璋粗重的喘息声,常友成只觉得心中七上八下,不安到了极点!

    半晌之后,

    那苍老且威严的声音再度响起。

    “罢了,你下去吧。”

    “诺!”

    常友成顿时如蒙大赦,应了一声之后,躬着身子一步一步倒退出了御书房。

    出门后,常友成终于敢大口喘气,一摸脑袋,手上湿漉漉的一片。

    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御书房,满眼敬畏,随后才脚步虚浮的沿路离开。

    而此时,御书房内。

    那位身着明黄龙袍的苍老皇帝朱元璋,已经是老泪纵横!

    他手中拿着那几张信纸,和一把小小的长命锁,视若至宝!

    “英儿……真的是……英儿……”

    不断有混浊的泪水从朱元璋眼眶涌出,他便不断的抬手擦拭。

    似乎连眨眼都舍不得,他死死的盯着手中之物,生怕下一秒它们就不翼而飞。

    哭着哭着,朱元璋忽然笑了起来。

    “老天可怜咱朱重八啊!”

    “十年了!”

    “还是把英儿给咱送了回来!”

    但是笑着笑着,他又伤心起来。

    这封信,不该来的这么晚呐!

    “妹子,标儿,英儿他没死……他竟然真的还活着……”

    一旁立在朱元璋身边的太监总管,看着朱元璋又哭又笑,心情复杂,他们这位洪武爷,什么时候这样失态过?

    他想要上前说两句安慰的话儿,却又担心打扰了朱元璋的兴致。

    似乎是……十年前的皇太孙朱雄英有了消息?

    忽然间,他听到朱元璋念叨了一句。

    “这曹玮又是何人……他竟敢让咱的英儿喊他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