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472章 东宫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472章 东宫

    “好,我这就去准备。”遂安夫人应声。

    但凡李承乾在东宫中处理事情,时候晚了,遂安夫人必然是要陪着一起熬夜的。

    东宫有小厨房,都是遂安夫人亲自操持着的。

    遂安夫人走远,李承乾坐在椅子上,一声叹息。

    自己的这个舅舅啊,这次要是处理不好这件事,可就麻烦了,不仅让阿耶生气,还会让母亲伤心。

    阿耶生气不要紧,反正他经常生气。

    但是万万不能让母亲伤心。

    李承乾摩挲着手上的册子。

    百骑司查的已经很清楚了,但是也只是长安城内和长安城周边的寺庙,往远了,事情更多,更麻烦,百骑司一时半会儿还查不到远处去。

    至于地方上,就更不用说了,百骑司要查地方上的事情,比查长安城的事情更难。

    毕竟,天高皇帝远的,虽然地方上也有百骑司的人,但是眼下,独木难成林,想要渗透地方,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百骑司在地方上的人手,并不充足。

    王叔早就已经回庄子上了。

    李承乾拄着自己的下巴。

    也好,早些回去,省得在长安城里,被卷入这件事当中。

    只是可惜,后续的故事还没说完呢。

    劳累了一天的李承乾,想听故事了。

    要是能听着故事睡觉,多幸福的一件事。

    不多时,遂安夫人端着热汤来到了书房,身边的宫女轻轻敲门,得了李承乾的准许后,这才推开书房的大门,走了进来。

    李承乾也已经将自己面前的册子整理好,好好的存放起来了。

    桌案空出来,遂安夫人将热汤摆放在李承乾的面前。

    说是热汤,也是烩了几块面饼在里头的。

    “殿下既然饿了,总要吃两口垫垫,只是时候晚了,不能吃太多,不然不消食,睡不安稳。”遂安夫人认真地叮嘱着。

    “好,孤知道了,谢谢奶娘。”

    遂安夫人看着李承乾,笑得温柔。

    李承乾虽然饿,但是依旧缓缓进食,吃的太快,吃撑了,大晚上的躺着睡不着觉就很难受。

    明日的早朝,可不能错过。

    今天白天在两仪殿商议了这么多,明天早朝,就算是定不下来,也必然是有好戏看的。

    泾阳县,庄子上。

    长安城风起云涌。

    庄子上岁月静好。

    “郎君,最近庄子周围好像官府在测量田亩。”老赵说道:“秋税还没结束,难不成,是谁家隐报了田亩数量?被官府发现了?”

    李复摇了摇头。

    “这就不知道了,但是这边离着长安城这么近,即便是有田亩隐报这种事,跟小老百姓没关系,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儿。”

    “也说不准,只是朝廷想要重新丈量长安城周边的田地呢。”

    “长安城的勋贵一抓一大把,各自在长安城外有好些个田产庄子什么的........”

    “咱们家不就是个例子嘛。”

    老赵认同点头。

    “也是。”

    “你夫人最近如何了?这个月份,应该已经行动不怎么方便了吧?”李复问道。

    “是已经显了,但是行动方面......”

    老赵一边说着一边摇头。

    “倒是没觉得有妨碍到她,家里的事儿,说不让她做了,但是,顺带手的事儿,她还是忍不住。”

    “郎君,你都不知道,我这一天天的,提心吊胆的。”

    自家郎君问起了这事儿,老赵一个不小心就开始倒苦水了。

    “不行你从咱宅子里,找个姑娘过去帮忙呗?”

    老赵连连摇头。

    “不管是找人帮忙也好,还是去买个仆从回家也罢,这事儿啊,可不敢提,不然啊,又要念叨我。”老赵说道:“家里也没太多需要忙活的,吃的,从厨房那里捎带一些过去就是了,柳娘也上心着呢。”

    以前老宅子一块过来的,相互之间的情谊自然是非同寻常。

    “还是多注意一些的好,就回去说,这是主君的命令,让她安心养着。”李复笑道。

    “唉,好。”老赵高兴了。

    有郎君这话,多少也管用一些。

    李复刚想要回院子里看儿子满地乱爬,石头匆匆来了。

    “郎君,长安来信。”

    石头双手将信件递给李复。

    李复接过一看。

    哦豁,高明给自己写信了。

    迅速拆开.......

    李复挑眉。

    动作这么快,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事儿牵扯这么广,还拿到朝堂上去说了。

    原先要做作业的孩子,成了一线吃瓜人。

    天天上早朝吃这事儿的瓜。

    朝堂上的官员吵的不可开交,不过总归,反对派逐渐没了声音。

    毕竟,真要是查起来,谁都不经查。

    赶紧上疏请罪,把这事儿揭过去得了。

    不舍得与寺庙的“缘分”,那他们与朝廷的“缘分”也要走到尽头了。

    李复看李承乾给他写的这封信都看乐了。

    李承乾的心态转变的倒也快,已经到了淡然吃瓜的程度了。

    孩子也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不是他这个做太子的能处理的了。

    皇帝坐在上首,纵览全局,放着两拨人在朝堂上唇枪舌剑。

    先把对面说服了再说。

    更何况,程知节还带着金吾卫呢。

    谁敢乱动就摁死谁。

    到底是时代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是一边被朝堂上的世家朝臣掣肘朝政,一边还要防着他们跟北边草原上联系,万一出个内贼什么的,顷刻之间,草原上的骑兵就到长安城外了。

    这样的事情,李世民可不想发生第二次,所以总是小心翼翼。

    现在呢?北方草原?再借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南下了。

    颉利还在长安跳舞呢。

    所以专心对付对付朝堂上的一些朝臣,李二凤还是能腾出手来的。

    难怪老赵说,最近附近来了不少官府的人,测量田亩。

    这是在清寺庙的账啊。

    啧。

    李复好好收起书信。

    “行,知道了,石头,过两天,你往长安跑一趟,去东宫,给太子捎带点东西。”

    “是。”石头拱手应声。

    李复回院子里看老婆孩子去了。

    他打算闲散的时候就在书房,把故事的后续写一些出来,让石头带给李承乾看。

    反正后续无非就是路上打打妖怪什么的,倒是不涉及其他,就算是写下来送去东宫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