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491章 查到本家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491章 查到本家

    李复带着新的供状,在百骑卫的带领下,也来到了书房。

    在李复到书房的院子之前,便有百骑卫来向李五禀报。

    李五微微颔首。

    “请殿下直接到这边来就是。”

    这件事上,他们百骑司还要听命于泾阳王。

    今日的百骑司衙门倒是热闹。

    李复这才刚进了院子,就有百骑卫匆匆从外面进来。

    在院子里见到李复,拱手行礼。

    “殿下。”

    “出什么事了?”李复好奇询问。

    “杜员外来了。”百骑卫回应道:“杜如海在这里,估摸着,他不放心吧,怕百骑司对他儿子用刑什么的。”

    “不过,他也不是空手来的。”

    “哦?带礼物了?”李复饶有兴致地问道。

    百骑卫摇头。

    “那倒没有,说是带了家法来,今日不管如何,杜如海犯了错,他要惩戒儿子。”

    “哈。”李复气笑了。

    好一个当面教子。

    这算盘珠子都要崩到人脸上了。

    “殿下,要让他进来吗?”百骑卫问道。

    这事儿,问殿下或者是问统领,都可以。

    李复嘴角微微一勾。

    “这会儿牢房那边正在审问那些和尚,你带着杜员外进来,到牢房门口溜达一圈。”

    “然后再带去厅中。”

    “是。”百骑卫拱手应声。

    待百骑卫离开后,李复冷笑一声。

    这时候想起用家法了,早干什么去了。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这会儿出大事了,知道管儿子了,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孩子死了你来奶了,鼻涕到嘴里你知道甩了。

    李复来到书房门口,李五出门迎接。

    “殿下。”李五抱拳。

    “这是牢房里刚审出来的。”李复说道:“那边正在用刑,啧,你们百骑司的手段还真是.......”

    李复故意跟李五这般说,就是因为杜如海还在里头写口供呢。

    眼睁睁的看着杜如海的背影打了个颤,李复的眼眸中这才带了几分笑意。

    李五的眸中也露出几分笑意,他自是知道泾阳王这是在做什么。

    李复走进书房,来到杜如海身边,看着他在纸上写的歪歪扭扭的字迹,面色不悦。

    这纸多金贵,能让他这么浪费吗?

    “重写。”李复冰冷的声音传入杜如海耳朵里:“若有一处不工整,或者涂改,你就去诏狱里口述,让文吏替你写好了。”

    一听到诏狱两个字,杜如海身子抖得更厉害了。

    杜如海连忙换了新纸张,哆哆嗦嗦的拿起笔,但是此时此刻,怎么都平静不下来,手一直在发抖,右手提着笔,左手试图摁住右手的颤抖,可是没什么用。

    李复一脸嫌弃。

    “你都赶不上那大云寺的和尚。”

    李五回到书房,仔细去看了李复带过来的新的证词。

    倒是挖到了一些东西,至于供词上的佛田数量,可以交给各地的百骑司尽快探查。

    具体多少,百骑司在当地查一查就知道了。

    关于这个,李五觉得大云寺的和尚没必要撒谎,他们已经知道卢献死了,没有卢家的庇护,他们再怎么嘴硬也没用。

    卢家都抛弃他们了,他们又何必为卢家死守着秘密呢?

    他们这一帮出家人,了却红尘这事儿,真的假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百骑司没有查到他们的家人。

    也就是说,大云寺的这些和尚说起来,还真是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的。

    卢家拿不到他们家人的把柄,要胁迫他们守着大云寺做表面功夫,也就是拿着他们的命来胁迫,给甜头,也无非就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了。

    看看那些和尚满面红光一身肉就知道了。

    平日里应该是吃的不错,清规戒律守没守,显而易见了。

    后院就是个销金窟,这帮秃驴可不是什么好人圣人,能忍得住才怪。

    杜如海战战兢兢的写着供词,甚至方才没有想到的,也补充了进去。

    李复拿起一张写完的供词,仔细看着。

    恩?东宫?

    太子率更寺令?

    老李家也出混账了?!!

    李复深吸一口气。

    算了,老李家也不是没出过混账。

    老李家出的混账东西也不是一个两个。

    不稀奇。

    都知道东宫是“小朝廷”,东宫的编制实际上是仿照朝廷的编制功能来设置官员的。

    东宫三寺比拟的是朝廷九寺五监。

    三寺分别就是太子家令寺,太子率更寺,太子仆寺。

    而当中太子率更寺比拟的就是宗正,太常,大理三寺。

    太子率更寺令,从四品上,掌宗族次序,礼乐,东宫刑罚等。

    一般与宗族有关系的,都是老李家“内部人员”来任职。

    所以,杜如海的供词上出现了太子率更寺令,那就说明,老李家的人,也涉足其中。

    李复心里骂骂咧咧。

    查着查着,还查到本家头上了。

    这份供词,得赶紧送到宫中去了。

    能下令处理太子率更寺内官员的,就只有李二凤了。

    李复放下那张供状。

    “签上名字,画押吧。”

    杜如海照做。

    重新拿到供状后,李复看向李五。

    “备马,我要入宫去见陛下,这边的事,你多盯着点,牢房里的那些和尚,不要放过他们。”李复叮嘱着。

    “是,殿下放心,牢房里的那些和尚,是生是死,一句话的事。”李五应声。

    李复却是摇了摇头。

    “不要让他们死在诏狱里,要死,也要将他们的罪行公诸于世。”李复说道:“此事,宫中会有诏书的,只是,在他们死之前,可不要让他们过的太舒服,使些手段,表面上看上去无大碍就是了。”

    李五颔首应声。

    若是那帮和尚在诏狱里被折磨的惨兮兮的,被押送到百姓面前的时候,一眼看上去,就多几分可怜了。

    他们的肥头大耳,锦衣玉食,与他们所犯下的罪恶,有更好的对比,让人有更直观的感受,那场面,才更震撼一些。

    李复离开书房。

    杜如海却是一口气都不敢松。

    泾阳王和百骑司统领就这么当着他的面说诏狱里的犯人,这......

    自己已经将该写的都写下来了,应该,不会.......

    杜如海依旧十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