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495章 不打架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495章 不打架

    “儿臣问母亲安。“李承乾领着李泰上前行礼。

    长孙皇后抬眸浅笑:“来得正好,雉奴方才还念叨着大哥呢。“她将小老虎递给李治,“看,谁来了?“

    李治摇摇晃晃地爬起来,举着机关虎就往李承乾所在的方向扑。

    李承乾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接住了李治。

    李泰笑了笑。

    “雉奴,四哥也有礼物给你。”

    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个布老虎,眼睛是用琉璃珠子缝得,炯炯有神。

    李治眼睛一亮,伸手去抓,。他咯咯笑着,一手抓着机关虎,一手攥着布老虎,兴奋地挥舞着。

    长孙皇后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凑一块,脸上笑意盈盈。

    但是转而又想到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承乾。”

    “恩?怎么了母亲?”李承乾抱着李治,坐在榻上。

    “最近,佛寺的事情.......可有为难?”长孙皇后低声问道。

    李承乾摇了摇头。

    “母亲放心,佛寺的事情,儿处理的不多,大多都是阿耶和王叔在处理,针对寺庙制度的改革,是朝中的大臣们在商议,如今章程已经初见端倪了。”

    “兹事体大,已经不是东宫能办的了的事情了。”李承乾如实回道:“这次的事情,阿耶的意思,是让儿跟在他身边,仔细学着点。”

    “不过,儿最近看阿耶处理这件事,恐怕是要掀起滔天巨浪了,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人命。”

    “尤其是大云寺那边被查之后。”

    李承乾对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隐瞒。

    “王叔为了这件事,匆忙赶来长安,百骑司的诏狱人满为患,这也只是个开始。”

    “这里头牵扯的人,很多,卢承庆已经从秦州回来了。”李承乾说道:“阿耶也下令给他,让他处理好自家的问题。”

    “这就说明,卢献的死,的确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卢家开脱了,如今想来,他如此行为,极其果断,也是料到了阿耶不会大张旗鼓的对卢家再进行什么查处。”

    “卢承庆回来,也是证实了这一点。”

    “不止是卢家,长安城里的一些官员,还有世家子弟,也涉足其中,只是眼下查出来的罪证,不太好处理这些人。”

    毕竟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犯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只是去消遣,没有牵扯其他的话,好像,算不上什么罪名.......

    重要的是谁在中间,闹出了人命,又是谁,去搜罗的那些供人玩乐的人员。

    “这么说的话,世家之间,盘根错节,必然会在这件事当中,相互维护,便是阿耶,也不敢贸然动手,否则,还真是会引发朝堂动荡。”李泰眸光低垂,语气中也有几分无奈。

    长孙皇后轻叹一声:“你阿耶也明白,所以此事只能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李治对他们的谈话丝毫不懂,只顾着摆弄手里的两只老虎,嘴里嘟囔着:“大虎……小虎……打架!”

    李承乾失笑,揉了揉他的脑袋:“雉奴,老虎可不能打架。”

    李治仰起脸,天真地问:“那谁打架?”

    屋内一时寂静。

    长孙皇后伸手接过李治,温柔道:“没人打架,雉奴要乖。”

    李承乾看向李治手里的机关虎。

    世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就算是要动,也要有合适的替代之人才行。

    机关虎掉了一条腿,还走不利索呢。

    朝廷如战车,世家就是战车上的诸多部件,少了这个,少了那个的,都是隐患。

    李复回了泾阳县,到家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刻。

    好在,长安城外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天黑了街道上不能有人。

    当然,黑灯瞎火的,也没人往街上跑,白天干一天活儿了,晚上好不容易歇下来,休息休息。

    大云寺依旧留有人巡逻,苏定方想着,要不要把大云寺里的佛像都给砸了,就等着李复回来拿主意呢。

    不过,今晚李复没打算去王府两卫的营地。

    回家之后先去看了老婆孩子。

    这两天他人在长安,泾阳县境内,大云寺的事情在百姓口中传的沸沸扬扬的。

    官府出动,王府两卫浩浩荡荡的,杀气腾腾的奔着大云寺去,又抓了这么多和尚,众目睽睽之下被李五带去了长安。

    寻常百姓还不知道大云寺里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好好的一个大云寺,人去寺空。

    倒也没空,还有人严加把守呢。

    不过,肯定是出事儿了,大云寺后山,天天还有人在那边干活儿呢。

    所以,大云寺的事情,在泾阳县的百姓口中,也是传的神乎其神的,说什么的都有。

    李复一一为自家夫人解释。

    李韶听罢,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太过分了!这,他们还是人吗?”

    “这世上最惊悚的,就是人心了。”李复叹息一声:“孙伏伽和崔仁师已经在庄子上的客栈里住着了,我今晚,打算请他们吃顿饭。”

    李韶却是有些担心。

    “夏天书院的事情,崔家属实是割肉了,如今办这件事,崔仁师,他还能.......”

    “无妨,没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实际的大贡献,但是,刑部和大理寺的名头要在,另外,崔仁师也不是什么坏人,你想,崔仁师可是史官出身。”

    武德五年的时候,陈叔达举荐崔仁师担任史官,修撰梁、魏史。

    这人,仁义,正直。

    所以,李复才向李世民提议要用崔仁师。

    再者说了,正是因为有夏天的时候的那件事,这不也算半个熟人嘛。

    熟人用起来多顺手。

    就算是孙伏伽跟崔仁师之间,那也是一回生二回熟了。

    同朝为官,刑部和大理寺的职能有一些重叠,平日里双方并不算很对付,经过两次“合作”的话,多少能拉拉关系。

    往后刑部和大理寺之间融洽了,对他们办案查案有好处。

    暮色四合,泾阳王府的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李复站在廊下,望着庭院里刚点起的灯笼,对老赵说道:“去请崔侍郎和孙少卿来,就说本王备了薄酒,请他们赏脸。“

    老赵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