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515章 西市口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1515章 西市口

    这么多犯人,人头落地,这得是什么样的场面。

    “让伍良业去一趟刑场,去看看太子的情况,要是情况不对,找个由头,把太子请到王府来。”

    李复怕李承乾监斩完了,晚上回去再做噩梦。

    太子是太子,身份先放一边。

    那也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李二凤是真不把他自己的儿子当孩子看呐,眼里就俩字儿。

    太子。

    “是。”老周躬身应声。

    “对了。”李复说着,放下手里的筷子,碗里的粥还剩小半。他擦了擦嘴,眉头微蹙。

    “让厨房准备些安神茶。”李复起身,往内室走去:“方子,就按照上次孙道长开的来。”

    往外瞥了一眼天色,雪后的阳光刺的人眼睛发疼。

    “郎君,热水备好了。“侍女轻声禀报。

    李复点点头。

    要去泡个澡,换身干净衣裳,若是无他事,下午就能启程回庄子上了。

    刑场这边,虽然犯人还没有押送过来,但是周围已然十分热闹。

    官府的文吏,在念着罪犯的罪状,周遭的百姓听过,无不义愤填膺。

    巳时,牢房里的犯人陆陆续续被押送到了各大刑场。

    西市口,李承乾坐在监刑台桌案后头,默默的注视着下方。

    “带人犯!”

    大理寺和百骑司的差役押着犯人逐一上台,铁链拖地之声刺耳。

    郑元珣披头散发,身上的锦衣早就被剥去,只余一件单薄的白衣。他嘴唇青紫,浑身发抖,不知是冻的,还是怕的。

    宇文运及其家眷,也被押送到了这边,他的妻儿老小,都在这里了。

    李承乾注视着宇文运。

    宇文运被两名壮卒架着,双腿早已废了,拖行间在雪地上留下两道暗红痕迹。

    本就是反贼余孽,苟活了这么多年,还是不老实。

    难怪阿耶说,当初阿翁对他们家,还是手下留情了。

    当年宇文颖在庆州跟杨文干混在一块一同谋反,就应该连带着宇文运一块诛杀。

    西市口这边处决的,还有卢献的家眷。

    另外有卢家与卢献勾连在一起的几十人。

    这些人,都是卢承庆自秦州回来,在卢家族内查出来的。

    为的,就是给朝廷一个交代,给皇帝一个交代。

    即便是痛心疾首,心如滴血,也不得不这样做。

    否则卢家就完了。

    自己一个人,就算是再怎么听话,再怎么为朝廷立功,为陛下做事,都保不住偌大的卢家。

    伍良业骑着快马,到了西市口。

    前方人员众多,只能在远处下马,将马交给外围守着的金吾卫兵士,随后手持泾阳王府令牌,穿过人群。

    看到了监刑台上,面无表情坐在椅子上的太子殿下。

    伍良业要上去,监刑台边的千牛卫拦住了他。

    “我是泾阳王府的护卫。”伍良业出示了腰牌。

    李承乾察觉这边的动静,转头一看,就看见了伍良业,挥了挥手,示意放行。

    伍良业这才顺利来到李承乾身边。

    “伍护卫,你怎么来了?”

    李承乾一边说一边向四周张望。

    “王叔不会也来了吧?”

    言语中带着几分担忧。

    “郎君倒是没来,只是郎君听说殿下在此处监斩,担忧殿下。”伍良业环视一番四周情况。

    “西市口斩首的人最多,场面或许不太好看。”

    “所以,郎君的意思是,这边该怎么样怎么样,殿下若是不想.......”

    李承乾明白伍良业话里的意思。

    摆了摆手。

    “孤并不在意。”李承乾说道:“便是人多如何?场面不好看又如何?”

    “这帮人........”李承乾抬手指了指:“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就算是死状再惨烈,让人看了,也只会拍手叫好。”

    “郎君是担心,殿下以往,并没有经历过........”

    李承乾笑了笑。

    “没见过是没见过,但是可不是没有经历过,伍护卫,武德九年,秦王府,当初大门若是被薛万彻攻破,下场恐怕要比这里的场面凄惨的多。”

    “当年伍护卫还在秦王府受了伤,孤都记得。”

    “那时候孤还小,可比这时候紧张多了。”

    “所以,无须担心。”李承乾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就像是在宫中,跟阿耶说的那般。

    自己是大唐的太子储君,该经历的,总要经历。

    深宫大院,与世隔绝中,可养不出优秀的储君。

    “等这边事情结束,孤着人回宫中送信,午饭嘛,就要去叨扰王叔了。”李承乾笑道。

    伍良业微微颔首。

    太子殿下都这般说,那就说明,没问题了。

    李承乾转过头去,看向长安县令。

    “宣旨吧。”

    “是。”长安县令拱手应声。

    长安县令取出一方绢帛,走到监刑台前方,目光扫视过刑台。

    “门下,经查,宇文运等一百三十二人,勾结佛寺,拐卖良家,虐杀无辜,罪证确凿。

    依大唐律法,判——斩首,以正国法!”

    首恶卢献自焚,刑场上虽然不会出现卢献,但是卢献的恶行,还是要告知百姓的。

    至于郑元珣,不是首恶,但也是帮凶。

    若不是帮凶,只是参与进了大云寺的一些腌臜事,事态不严重,也不至于被押送到西市口判了斩刑。

    郑元珣,也是往大云寺伸手了的。

    跟卢献和宇文运是一丘之貉。

    至于其他人,更不用说,如今被绑着跪在刑台上,等待验明正身的,又有哪个是无辜的?

    百骑司诏狱里的那些和尚被押着去了东市口刑台,这帮冲在前面干脏活的,也该死。

    长安令的话音落下,百姓轰然叫好。

    甚至有人红了眼眶,高声大呼“杀得好!”

    刑台上大理寺的差役行动起来,每验明一名罪犯的身份,都会高声呼喝出来。

    听到这些人的身份官职,百姓纷纷高呼苍天有眼!

    “午时已到——!”

    监刑官一声高喝,百姓的嘈杂声骤然一静。

    “行刑!”李承乾高声下令。

    刽子手鬼头刀扬起,寒光一闪——

    “噗!”

    血箭冲天,头颅滚落下来,在刑台上砸出一片刺目的红。

    郑元珣突然挣扎抬头,嘶声狂笑:“李承乾!别以为杀了我——”

    话未说完,刀光落下,血溅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