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客厅里的明朝末年 > 第五十六章 这次穿越,多少有些作弊了

客厅里的明朝末年 第五十六章 这次穿越,多少有些作弊了

    按照后世的思维,要大幅度提高火绳枪产量,自然是要上机器和流水线的。

    但现在怎么可能呢?

    就算把个蒸汽机图纸摆在他们面前,等他们打出几台实用蒸汽机的时候,大明也早就亡了。

    而且,对付流寇、建奴这种中古时代的渣渣还要用蒸汽机,难道蒸汽机就不要面子吗?

    所以,方愈想出来的办法就两个:分工制和水车。

    分工制很好理解:让老刘先打造出一支“标准版火绳枪”,然后把这只枪拆分成各个“标准零件”。

    比如火绳、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托……

    再把这些东西分包给县城里的各个小作坊。

    这样的话,老刘这边只需要做枪管和最后的组装,能够省去了大把的时间。

    方愈就和老刘说了:“老刘,先不忙着锻造新管,你们只需要集中力量做完这一支枪就可以了。”

    老刘一听这话,顿时脸色惨白。

    他还以为东家对他的活不满意,是要把他们赶回去了呢。

    他们才吃了几天饱饭啊,正是庆幸无比的时候,如果现在要他们再带着一家老小回去受罪……说真的,那还不如一头栽进火炉死了算了。

    方愈看老刘脸色不对,知道他是想岔了。

    便握着他的手道:“我是有更重要的事要交给你,放宽心,你们来了这里就是我们的人,没有人能带走你们。”

    老刘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对于东家的表态他也非常感动。

    然后方愈就和他详细说明了分工制的事。

    虽然涞水县正经的铁匠铺、木匠铺也就那么几家,而且早就已经让方愈给的订单喂饱了。

    但小街小巷子里还有很多家庭作坊,他们或父子两个、或邻居三四个组成一个作坊。

    只要老刘给了他们图纸,再严格规定了尺寸(提供标准尺),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在家里慢慢敲去吧。

    额……你要说以后需要的火绳枪越来越多,而涞水县只是个小城,没有这么多作坊该怎么办?

    那不是还有附近的定兴、新城、河阳吗?

    哪怕是分包到了清苑和涿州,那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要知道,后世二战时期的日本人被美国人层层封锁,天上每天都是狂轰滥炸,他们靠的就是这套化整为零的家庭工坊制,硬生生的撑了好几年。

    要不然,他们哪来那么好的命能吃到那么贵的原子弹呢?

    老刘听了方愈这个办法,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做了一辈子工匠的老刘,他怎么也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

    按照东家的打算,那一支火绳枪的火绳可能是涞水县的,火药池可能是涿州的,枪托可能是静海的……

    这是整个保定府、顺天府、河间府乃至半个大明北方在造一支枪啊。

    方愈总结道:“所以,老刘你们以后只需要查验他们送来的货,把不合格的打回去,多次不合格的可以取消资格。

    把符合标准的零件留下来,再结合枪管做组装就可以了。”

    分工制说完以后,就到水车了。

    水车当然是用来钻枪管和打磨枪管内壁的,那些家庭作坊的加工水平,是没有办法做到枪镗内标准化的。

    所以这个最麻烦的枪管还得自己来做。

    方愈已经画好了水车的样式,现在掏出来给老刘看。

    明朝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各种加工水车和车床,就是功能非常有限而已。

    方愈就是在老刘这里看到了一台脚踏式车床,再想起后世的工业水车和风车,想了整整两天,综合之下画出来的图纸。

    老刘也是懂行的,这水车看的他叹为观止。

    忍不住叹道:“东家,这水车设想的实在精妙,如果有上好的钢钻头,两天的功夫就能钻完一根铳管,连打磨的时间都省了!”

    老刘觉得两天钻完一根铳管已经属于奇迹了,但方愈却知道用不了两天。

    一次排上十几台水车不行吗?一台水车多带两个钻头不行吗?

    钻头的事好解决,让潘老师扔几颗好钢钉,再加工成钻头就好了。(再硬就加工不了了)

    关键还是……水车你得有水是不是?

    老刘也想到了,他发愁道:“涞水县境内并没有大江大河,拒马河的水流不足以驱动大型水车,而且如今年年干旱,河里的水位也越来越低,东家的打算只怕是……”

    要让这水车发挥最大效果,还一次驱动十几台甚至几十台,不光要求水流充沛,水流要急,最好上游还要有落差。

    在这样天下大旱的当口,别说拒马河了,就连着名的洛水现在也是“奇旱,洛水不足盈尺”。

    不过天灾什么的不是问题,哪怕拒马河干透了也不是问题,毕竟有潘老师在嘛。

    只要潘老师拿根绣花针往拒马河里头划拉几下,河道就变深了。

    只要潘老师在客厅里吊上一个塑料袋,在里头装满自来水,再对准拒马河的位置捅上一个针眼。

    这和上回的喷雾可不一样,立马就是“拒马河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

    那时拒马河的流水变得又快又急,别说驱动几台小水车了,有本事建个发电站也是可以的……

    方愈细细想着这个场景,觉得自己这次穿越,多少有些作弊了。

    别人穿越要么苟着种田,要么自曝身份,还有自带系统拼命升级的。

    但方愈这个,差不多就是带了个神仙……

    这么想来,我好像还真是神子呢,方愈自己琢磨到。

    方愈也不和老刘解释,只说到时候自有办法。

    并且委托他来做总工,去县里召集木匠来制作水车。

    当然,同时他也要尽快完成手中的“标准版火绳枪”,然后给县里小作坊分工的事也是他的。

    吃饱了饭,穿上了好衣服,那就得好好干活。

    额,别看老刘一下子背了三份工,可他这里还有五个师傅和帮工帮忙。

    人家颜秀才才是真的一个人扛三份工呢。

    方神子这里,可没有白饭吃啊!

    涞水县城里。

    大明朝的兵部右侍郎、三边总督孙传庭此刻坐在县衙里,他的心脏狂跳,额头上爆汗如雨下。

    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涞水县真的有神仙!

    在到达涞水县之前,他始终都以为闵文龚在奏折里写的是一个世外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