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 第67章 羞辱鬼族 郑国公出京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第67章 羞辱鬼族 郑国公出京

    不知道当初杨运是如何忍受他们的。

    “如果本王拒绝会怎样。”

    松本千再次被杨逸打断,他的脸色变的极其难看。

    “汉王殿下,打断别人的话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

    “你方才所言也没有尊重本王。”

    看到汉王冷峻的神色,松本千脸上还是倨傲的神色。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如果殿下觉得刺耳,可能和心境有关。”

    松本千阴阳怪气的说道。

    “好,你们提出的条件,本王全部拒绝。”

    听到这里,松本千的神情变的严肃起来。

    “汉王现在可谓是四面皆敌,外部有强大的鬼族、蛮族、婆罗族、胡族。”

    “内部还遭到士族反对,并且江南、北境、南境都有割据自立的打算,如果没有我族的帮助,新朝很有可能会胎死腹中。”

    松本千的语气充满了威胁。

    “强大的外族?胡族刚刚被本王宰了四十万,龙城周边千里,胡虏因此不敢踏足。”

    “婆罗族更是每战必败,他们强在哪里?”

    “蛮族和镇南军交手多年,互有胜负,但是也未能越雷池半步,连孱弱的乾朝都无法战胜,更不消说面对强大的’大汉’。”

    “至于你们鬼族,可曾在镇东军手中讨得半点儿便宜,还敢厚颜无耻自称强大。”

    杨逸的话让松本千无言以对。

    “汉军连续作战,早已是强弩之末,殿下莫不以为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和整个天下抗衡。”

    “你不用再说废话,本王想知道你嚣张的真正本钱是什么?”

    松本千沉思过后,骄傲的说道“如果殿下能够答应我们的条件,我族自会撤回对高家的支持。”

    听到这里,果然认证了众人的判断。

    毫无底线的士族又玩起了“老把戏”,左右不过还是“里通外国”那一套。

    为了自身利益,他们没有什么是不能出卖的。

    既然已经搞清楚事情真相,杨逸也不打算多费唇舌。

    “你们今天的运气不错,本王不杀你们,但是不太喜欢你们的态度。”

    “将他们的膝盖全都敲碎,教会他们见到本王要如何行礼。”

    “得令。”

    早就义愤填膺的将领们纷纷上前。

    松本千的随员中也有武皇武者,但如何敌得过三国英豪。

    不费吹灰之力,他们的膝盖全部被敲碎,跪在杨逸面前。

    大殿上响起一片惨嚎之声,只有松本千即使疼的满头大汗,仍旧忍住不吭声,而是死死的盯住杨逸。

    之所以不杀他们,也是贾诩的主意。

    他想以松本千作饵,将和鬼族的士族全部钓出来。

    这种顶级谋士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喜欢“钓鱼”,并且乐此不疲。

    关键被他们选中的对象都极为配合,不管多么明显的陷阱,他们还是争先恐后的“咬钩儿”。

    让杨逸一度曾经产生质疑,到底是他们太笨,还是和贾诩等人厮混久了,他变的聪明。

    六月初八,距离登基大典只剩下一天,杨逸却迎来一位出乎意料的访客。

    “拜见汉王。”

    他疑惑的看着大礼参拜的杨至,揣测其来意。

    前朝的皇子自然不可能再拥有亲王的爵位,但是杨逸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给了杨至“郑国公”之位,足够其“颐养天年”。

    “郑国公有事?”

    “微臣申请出京,恳请殿下允准。”

    听他这么说,杨逸立马有了精神。

    皇子们被圈养在京城,乃是公开的秘密。

    如今杨至想要出京,并且还是在他登基的前一天,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郑国公意欲何往?”

    “吴山城。”

    杨至没有半点儿犹豫。

    吴山城正是镇南军的大本营。

    但是他却坦荡的说了出来,显的没有任何私心。

    “你难道不担心会引起本王的猜忌,从而丢掉性命。”

    “不会。”

    “为什么?”

    “因为您是汉王。”

    听完他的回答,杨逸忍不住放声大笑。

    “好,本王准了。”

    杨至脸上没有任何变化,恭敬、严谨的行礼之后,转身离开。

    “如果他能劝镇南军归顺,消弭滔天的兵祸,倒也是大功一件。”

    “孔明怎么知道他不会一去不归,就此拥兵自重。”

    “主公明明已经知道答案,却在这里调笑微臣。”

    听到他的回答,杨逸不禁莞尔一笑。

    “世人都小看了郑国公。”

    通过杨运发动的这场政变,大家方才看清曾经的泰王,乾皇的长子。

    虽然他在皇位继承者中呼声较高,但是却从未引起众人的关注。

    似乎他的声望完全来自“长子”这个身份。

    就连诸葛亮、贾诩这样顶尖聪明的人都未能发现他的伪装,可见杨至的过人之处。

    这样的人不是“聪明”,而是真正的拥有“智慧”,又怎么会对大势看走眼。

    之所以选择离京前往吴山城,正是担心镇南将军错估形势。

    有心胸、有手段,并且还能顾及情谊,杨至是真英雄。

    如果不是杨逸的横空出世,最后的胜者也不会是刻薄寡恩的杨运,一定是这位大智若愚的郑国公。

    六月初九,杨逸如同“傀儡”一般完成各种繁琐的程序,大汉就此建立。

    看着京城中处处飘扬的绣着“汉”字的大旗,所有的疲倦全都烟消云散。

    杨逸和所有的三国英豪在此刻仿佛找到了“家”的感觉,就此安定下来。

    随着大汉的建立,各地也开始风云涌动。

    首先跳出来的是李承业,不仅公开发表檄文痛斥杨逸无君无父、残暴嗜杀、藐视纲常,最后言明无道之人不配为君。

    宣称杨逸所建立的“大汉”是伪朝,镇北军继承大乾的衣钵,自立“北乾”。

    好在他还保有一分理智,没敢贸然称帝,而是进位为“镇北王”。

    只是北地四郡反响不一,代郡和周山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切拥护李承业。

    燕郡则是干脆打出了大汉的旗号,表明其汉臣的身份。

    这惹得李承业大怒,开始整军备战,北地内战迫在眉睫。

    紧随其后的是高家所建立的“高宋”。

    高家的祖上曾经出任宋王,这是想恢复往日的荣光。

    高怀远也如愿的成为高宋的第一位君主。

    相比李承业,“高宋”的实力要强上许多,江南七郡九十六城,全部支持高家,并且还得到来自北方士族的拥护。

    一时之间,高宋的声威还要盖过大汉。

    西线,镇西将军第一个表示对大汉的支持,表明自身汉臣的身份。

    东线,即便文聘率领十万黄龙军进入到山海城,镇东将军也没有明确的态度,天下人也都清楚他在等待什么。

    南线,镇南军表现的异常安静,没有人清楚他们具体的动向。

    北方虽然名义上被划入大汉的范围,但实际管辖区域并不多,大多地方上的豪强都采取观望的态度。

    只有兴城等少数郡府明确表态支持大汉。

    黄炳的表现再次让杨逸刮目相看,他不仅拒绝了高家的拉拢,还直接将册封他的北乾官员赶出兴城,半分面子都没给李承业。

    随后打出“汉”字旗号,表明他拥戴大汉,身为汉臣的身份。

    由于建立“大汉”的原因,杨逸每日获取兵种的数量升级为两百名,但是希望中的“大礼包”却没有出现。

    “这不合理!”

    建立新朝,正式称帝,都是质的飞跃,“爆兵”增长三倍,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却没有其他的改变,杨逸感觉受到了“歧视”。

    似乎感受到了他的不满,“三国世界”竟然也能传送信息。

    大意就是在当初他获封汉王之时,由于情况紧急,三国世界送出了九名英豪,那就相当于杨逸称帝的奖励。

    “还能提前消费!”

    对于这个解释,他虽然不喜,但也毫无办法。

    实际上,提前出世的九名英豪助力颇多。

    杨逸的确不该抱怨。

    按照原定计划,杨逸正式登基后,陆雪蓉便要随同张合一同返回瀚海城。

    出发的前夜,她却来到皇宫,请求面见杨逸。

    后者清楚她的来意,虽然知道见面肯定会产生分歧,但却无法拒绝一直对他关爱有加的小姨。

    思虑过后,还是让人将其带到御书房。

    “微臣参见陛下。”

    “此处没有外人,小姨也不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

    “你如今贵为天子,君臣之礼不可废。”

    陆雪蓉却坚持行礼过后,方才站起身来。

    “陛下,父亲和两位兄长并非不念亲情,他们有不得已的苦衷。”

    果然不出杨逸所料,陆雪蓉此来就是为陆汉阳父子求情。

    “小姨想要朕怎么做?”

    “能不能让他们留在瀚海城,他们在那里生活了一辈子,早已习惯。”

    “他们以什么身份留在西线。”

    杨逸不动声色的问道。

    “普通人,父亲和两位兄长可以卸下军职,只是作为富贵闲人留在瀚海城。”

    听到这里,杨逸的脸色稍缓。

    “这是他们的意思?”

    “是。”

    陆雪蓉知道瞒不过杨逸,只得点头应承。

    “如果将来发生冲突又待如何?”

    陆汉阳镇守西线多年,累积的威望不是短期内能够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