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 第76章 都是聪明人 骂阵

九重天之三国英豪 第76章 都是聪明人 骂阵

    三员大将出世,令杨逸的实力再进一步。

    虽然已经进入周山郡,但是却没遇到任何抵抗,所有城池都是望风而降。

    到达方城,情形更是夸张,不仅没有见到任何军队,就连百姓也是寥寥。

    原来耿好得到李承业的授意,不仅率领本部兵马前往镇北城,还将方城的百姓裹挟一同前往。

    由于长久宣传的缘故,杨逸在方城百姓心中如同混世魔王一般,所以耿好能够轻易的动员百姓北迁。

    就当汉军进驻到城内时,兴城太守黄炳率领队伍前来犒军。

    “末将拜见陛下。”

    “起来吧。”

    对于这位最早便旗帜鲜明支持新朝建立的“聪明人”,杨逸显得十分随和。

    “末将带来些牛羊和美酒,供大军享用。”

    “有心。”

    此时黄炳突然跪倒在地。

    “末将有不情之请,恳请陛下允准。”

    “你说。”

    “末将想前往军中效力。”

    杨逸微笑的看着他。

    “北境战场不适合你,去京师张辽将军帐下,以后在他身边好好学习。”

    “多谢陛下!”

    黄炳高兴的叩谢杨逸。

    他没有想到汉帝竟然会设身处地为他考虑,京城也是他向往之地,并且张辽将军的威名也是早有耳闻。

    黄炳欢天喜地的离去。

    不管他最初表明态度支持“大汉”是否有投机的成分,但所起作用不能忽视。

    杨逸也愿意给他机会,希望其永远都是“聪明人”。

    随着汉军的逼近,镇北城已经处于全面戒备的状态。

    它现在已经成为一座孤城,不久前代郡刚刚发布公告,历数李承业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表明正式脱离镇北军,归顺大汉。

    所以当杨逸率军抵达镇北城时,早已有两支军队在此驻扎。

    一支是燕郡的南宫适,另外一支则是代郡的“厉海”。

    汉军扎营完毕,两人携手前来觐见。

    “末将拜见陛下。”

    “南宫太守辛苦。”

    杨逸和颜悦色的和南宫适打着招呼,后者也与有荣焉的起身落座。

    厉海却满头大汗的跪在原地,动也不敢动。

    都说汉军强大,其将领更是彪悍无敌,如今真的身处其间,他觉得传言并不足以形容汉军的恐怖。

    在三国英豪的注视下,厉海甚至感到呼吸都变的不顺畅,要知道他也是武皇前期武者。

    “厉太守是真的幡然醒悟,还是受形势所迫?”

    面对杨逸的质问,厉海清楚他的回答尤为关键,能否全身而退,就看接下来的表现。

    “末将不敢欺瞒陛下,虽然对李贼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感到愤慨,可是如果没有陛下天威在旁震慑,末将也没有胆量站出来反对他。”

    “你倒实在。”

    “陛下天威浩浩汤汤,卑职如何敢说假话。”

    “你此时投效,并不一定能保住太守之位。”

    “小人心里明白,哪怕只做一名帐前小卒,也是心甘情愿。”

    懂得审时度势,并且知进退,这么多年的太守没有白做。

    “等待朝廷的考核过后,自会做出安排,只要你忠心效力,朕自会一视同仁。”

    “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虽然已经是汗流浃背,但是厉海知道他已经闯过了最难一关。

    至于太守的位置,他早有思想准备。

    只要能够保住性命,以大汉蓬勃发展趋势,怎么会没有他的用武之地。

    “南宫适。”

    “末将在。”

    “命你率领本部兵马围困西门,不得走脱一兵一卒。”

    “得令。”

    “厉海。”

    “末将在。”

    “命你率领本部兵马围困东门,同样不能让敌人逃脱。”

    “得令。”

    从杨逸的安排就能看出围歼敌人的决心,只是南宫适却有些担心。

    “陛下主攻南门,但是北门却无兵马防守,如果李贼从此突围,该如何应对。”

    “爱卿不必担心,北门明面没有兵马,实际却另有安排。”

    听杨逸这么说,南宫适方才放下心来。

    毕竟汉帝用兵如神,不是他所能揣测。

    杨逸的到来,自然瞒不过李承业,看着城外飘扬的龙旗,眼中充满了杀机。

    如果早知道有《天书》的存在,他就会在杨逸初抵镇北城时痛下杀手,绝不会给其发展机会。

    可惜如今对方气候已成,他反而成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但是想要轻易取他性命,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困兽犹斗,何况他李承业。

    翌日,随着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响起,汉军列队城外,准备开始攻城。

    此时,李承业站在城楼,高声大喝。

    “汉帝敢否现身一叙?”

    不到半盏茶的时间,一身金甲的杨逸在典韦、许褚的簇拥下,出现在李承业的眼前。

    “汉帝无故大兴刀兵犯我疆界,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此举非明君所为。”

    对于李承业的“倒打一耙”,杨逸满脸的不屑。

    “你以为颠倒黑白就能改变即将灭亡的现实。”

    “我一人身死事小,可让镇北城三百万百姓遭受无妄之灾,于心不忍。”

    由于两人的对话都运足真气,远近皆能听到。

    镇北城百姓纷纷流露出感动的神色,更加坚定和李承业共进退的决心。

    “你暗里勾结胡族,奴颜婢膝,其实荼毒北境百姓的罪魁祸首就是你。”

    “杨逸你不用在此污蔑老夫,如此无稽之谈何人会信。”

    李承业的信心来源于近二十年对镇北城百姓的“洗脑”,果然如他所料,城楼上的士兵和百姓都对杨逸的指控不为所动。

    “我是燕郡太守南宫适,李承业不仅和胡族勾结,放纵他们劫掠百姓,并且每年都会供奉女子给北胡。”

    “我是代郡太守厉海,李承业指使李忠协助胡虏攻打龙城,事败后李忠自杀,李承业为了掩盖自身的罪行,竟然诛灭李忠三族,如此刻薄寡恩之人,不值得北地儿郎追随。”

    南宫适曾经是李承业的左膀右臂,厉海更是除了李忠之外,镇北军的二号人物。他们的指控自然更具说服力。

    并且李忠的事情,大家全部知晓,不过是被李承业强行掩盖下来罢了。

    如今听到两位镇北军重量级人物的话后,城楼上士兵和百姓开始骚动起来。

    并且大家看向李承业的眼神也充满了疑虑。

    杨逸怎么可能不清楚李承业是什么人,和他讲道理,就是个笑话。

    栽赃嫁祸、指鹿为马、混淆视听,杨逸比他在行。

    汉帝是什么身份,自然不屑和他辩论,南宫适和厉海则是最合适的人选。

    “镇北军的弟兄们,我之所以反对李承业,是因为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就在此时,南宫适再加一把火。

    “当年云妃娘娘不幸陨落,参与围攻她的就有李承业。”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水中的巨石,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即便方才两人共同指证李承业勾结胡族,镇北城军民都没有这么大的反应。

    要知道当年北境局势危殆,百姓更是朝不保夕,如果没有云妃娘娘,现在很多人不可能站在这里。

    所以云妃的恩德北境百姓从未忘记,虽然他们现在已经很少公开祭奠她,但是如果有人敢对其不敬,百姓还会群起攻之。

    如今听闻云妃的遇害竟然和李承业有关,大家都震惊不已。

    甚至其周边的士兵都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和其保持一定的距离。

    “南宫适你个老匹夫,不要在这里血口喷人,我怎么可能对云妃娘娘不利。”

    “我这里有李忠的亲笔书信,只要他的家人遇害,便让我将其交给陛下,里面详细记录了你和胡族勾结,参与围攻云妃娘娘的细节。”

    栽赃嘛,就要做的真实一些。

    杨逸好整以暇的在一旁看戏。

    李承业的脸皮再厚,也承受不住连续的暴击。

    “镇北军的兄弟们,陛下胸襟开阔,就连镇东将军都能赦免,并且封了侯爵,为什么四镇将军唯独不赦李承业,就是因为他当年做下丧尽天良,断子绝孙的丑事。”

    在杨逸面前,厉海也是竭尽全力表现。

    “你们难道真的愿意为了李承业这样的不忠不义之徒,搭上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南宫适的喝问如同利剑刺向镇北城军民的胸膛,虽然他们还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但是已经军心大乱。

    “汉帝,你让两个贪生怕死的叛将在这里污蔑老夫,有失身份。”

    “他们难道说的不是实情?你当年没有参与围攻母妃?没有指使李忠协助胡虏攻打龙城?没有道貌岸然将三百万镇北城百姓当作筹码,抵抗朝廷大军?”

    听到杨逸的质问,李承业站在城楼放声狂笑。

    “即便都是我做的如何?你不是号称爱民如子,但是无奈镇北城的百姓都心向李某,你要是选择强攻,必然会伤及无辜,到时天下苍生会怎么看待他们崇拜的陛下。”

    李承业的脸色有一丝潮红,明显是种病态的激动。

    杨逸并没有理会他,而是转向后方的军队。

    “只有认同大汉,才是大汉的子民,拥护逆贼,占领我们的城池,他们就是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