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1388章 只有一条路了:亡国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第1388章 只有一条路了:亡国

    如果跟整个欧地为敌,杨枫自信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可是,燕州的敌人,不单单只是欧地,还有大楚国、大吴国和大印国。

    这一场战事,势必会耗时很长,对燕州的消耗也会很大。

    所以啊,杨枫准备分化欧地,与其中一部分为敌,拉拢或者交好另外一部分。

    当杨枫将欧地吞下去一部分的的时候,在仁政的作用下,就可以用欧攻欧了。

    就是用占领区的欧军,去攻击别的地方的欧地国家。

    所以,杨枫就打算从大意国往西北方向打,交好东北方向的欧地国家。

    大比国,自然是首当其冲。

    除此之外呢,这个作战方案,就把大欧国给涵盖进来了。

    毕竟,燕州这一次出兵的主要目的,就是灭掉大欧国。

    大欧国的科技发达,着实算是燕州的劲敌。

    灭掉大欧国,获得大欧国的科技,再跟燕州的科技结合一下,保证能让燕州的科技再上一层楼。

    然后,杨枫再返身对付欧地的其余国家,自然就是事半功倍了。

    却说大比国的皇帝得知消息,不由大吃一惊。

    燕军的厉害,大比国可是领教了。

    空战方面,大比国绝对不占优势。

    于是,大比国皇帝立即就下旨,命人将那个汤姆逊的大意国人抓了,给杨枫送过去。

    然后,大比国皇帝还给杨枫送了一份厚礼,有金银珠宝,还有几个大比国的美人。

    大比国皇帝的意思,承认燕州占领了大意国,并同燕州结盟。

    杨枫得了汤姆逊,也得了大比国的厚礼,便答应了大比国皇帝的请求。

    但是,三天后,杨枫“大发雷霆”,说是大比国皇帝扣押了汤姆逊手中的一件宝物。

    这件宝物,是汤姆逊通过不光彩的手段,从燕州购买的。

    而这件宝物呢,其实是燕王府的镇府之宝,被一个获罪的下人偷出去卖掉,以报复杨枫对他的惩罚。

    后来,杨枫打探到,这件宝物落入了大意国,所以才会出兵。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杨枫想打大比国,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编出来的理由,也是理由。

    大比国的皇帝傻了眼。

    燕王府的镇府之宝?

    朕没见过啊,怎么会扣留呢?

    大比国的皇帝当真了,赶忙下旨彻查此事,看到底是谁扣押了这件宝物。

    可是查来查去,没有人见到这件宝物啊。

    大比国皇帝基本上反应过来了,或许都特么没有这件宝物,这只是燕州要出兵大比国的借口。

    于是,大比国皇帝赶忙向四周的国家求助。

    大比国的邻国,也有三个,其中就有大瑞国。

    但是呢,杨枫得了大比国皇帝的厚礼,转手就送给了大瑞国的皇帝,说是燕州准备跟大瑞国结盟。

    大瑞国的皇帝大喜啊。

    跟燕州结盟,好事嘛。

    不过呢,大瑞国里也有明白人,一眼看出这是杨枫的策略,拉一个打一个。

    等燕州把第一批该打的都打了,就会立即翻脸,开始对付另外的。

    但大瑞国的皇帝不信,认为燕州是大国,绝不会言而无信的。

    被劝烦了之后,大瑞国的皇帝问:“如果大瑞国拒绝结盟,就是得罪了燕州,给燕州出兵的理由。”

    “你们说,大瑞国能击败燕州吗?”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哑口无言了。

    就算燕州用的是阳谋,又能怎样,你大瑞国打不起,打不赢啊。

    于是,燕州与大瑞国顺利结盟。

    大瑞国的皇帝也不傻,除了答应结盟之外,还准备跟燕州联姻。

    大瑞国皇帝打算将他最喜爱的女儿,也是大瑞国的第一美女,拉琪雅公主,嫁给杨枫。

    杨枫当然一口答应下来,并给了拉琪雅公主滕妾的名分。

    滕妾?

    堂堂一国公主嫁过去,只是滕妾?

    大瑞国的皇帝当然有几分不喜,于是就派人通知杨枫,至少得给拉琪雅公主一个妾妃的身份。

    谁想到,杨枫竟然一口答应了。

    什么叫得寸进尺?

    大瑞国的皇帝就是这样,就再次提出要求,得给拉琪雅公主侧妃的身份。

    这一次,杨枫没有痛快答应,说是派人回蓟城,跟燕王妃商议一下,然后还得报到大楚国,请大楚国皇帝圣裁。

    而燕军对大比国的军事行动,已经正式开始了。

    既然你大比国交不出那件宝物,不好意思,我燕军只能是亲自去取了。

    大比国向三个邻国求助,但因为大瑞国拒绝出兵相助,而导致另外两个国家也保持了观望的态度。

    首战,还是空战,大比国失利,损失了三十架战斗机。

    空战之后,杨枫依然还是用仁政的办法,开始散播传单。

    当然,战前,杨枫已经派了很多大意国的人,到大比国各地宣传燕州仁政的好处。

    还是这样的组合拳,使得大比国很快就民心不稳了。

    大比国的皇帝又惊又怒,哪里还敢再跟燕州继续打,赶忙派人求和,请杨枫提罢兵的条件。

    杨枫直接就把使者给杀了,让其余人把首级给大比国的皇帝送过去。

    另外,杨枫让那些人给大比国的皇帝带了一句话:马上举国投降,不然大比国皇室再无血脉留在世上。

    大比国的皇帝得知消息,差点没晕过去。

    举国投降?

    我特么,战事刚开始啊,你就让我举国投降?

    我…我确实打不赢。

    大比国的皇帝纠结之极啊,迟迟下不了决心。

    可战事不会因为大比国皇帝的纠结而停下啊,依然还在继续着。

    每天,都是败报传来。

    不是被燕军歼灭了多少人,就是某个城被燕军给占领了,还有就是某个城起义了,等等,让大比国的皇帝不胜其烦。

    终于,半个月的时间,大比国的皇帝崩溃了,再派使者去见杨枫,说是愿意举国投降。

    可是,杨枫这边又变卦了。

    杨枫的意思,大比国皇帝的投降没有诚意,是打不过了,所以才投降,是没把燕州放在眼里,没把他燕王杨枫放在眼里。

    同样,杨枫再次把使者砍了脑袋,让其余人送回给大比国的皇帝,继续带话。

    大比国的皇帝傻了眼。

    投降无门啊。

    打又打不过。

    邻国也不救援。

    各地起义不断。

    大比国只有一条路了: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