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我为器祖 > 第1089章 先天和后天道文

洪荒:我为器祖 第1089章 先天和后天道文

    在山遥水长,地域分化严重,缺乏交流手段的情况下。

    各地凡俗人族聚集地想要统一一种文字,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要是当地的仙神愿意帮助的话,倒是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可无论是外族仙神还是人族修行者,都不会花费精力在这上面。

    他们已经有了先天道文用于交流,这后天文字对他们是无用之物,也就便于凡俗生灵用于交流了。

    与他们无益呀!

    再加上洪荒多灾多难,时不时的就会爆发一场不知为何的劫难。

    时间一长,经历了千年、万年、甚至百万年之后。

    这种后天文字就非常容易变形,将原本统一的文字体系,再次分割开来。

    做了也等于无用功,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以致于就算有心帮助凡俗生灵创造文字的仙神,很快也会失去了耐心,放弃了此事。

    仓颉游历的人族聚集地越多,见识的原始文字种类也就越繁杂。

    甚至相隔一座山脉的两处人族城镇,别说文字了,就是交流用的语言都大有不同。

    这种情况下,想要一统人族甚至后天文字,谈何容易。

    遍阅成千上万种人族原始文字后,仓颉逐渐明白过来。

    创建一套适用于人族的文字体系很容易,一般的地仙、天仙都能做到。

    但这套文字适用一地容易,被整个人族接纳却是千难万难。

    就是由首阳山推动,人皇亲自下场创造文字,这套文字体系的下场也必然不会有多好。

    后天文字缺少了一个可以锚定的东西,这个东西能够确保后天文字相隔千山万水,经历无数会元浮沉,也可以万世不移。

    这难度就大了。

    人皇天帝都有移位之时,又如何能够保证一套文字体系经历千万载而不发生大变化。

    仓颉脸色变化不定,将手中根据遍阅过的人族原始文字,而创造出来的五套后天文字全部随手毁了去。

    将目光落在了手中的一枚炼气心法玉简上。

    这套炼气心法,只是人族中普普通通的一套修炼法门,最高也不过只能修行到炼气化神境界。

    但再简单的修行法门,也是用先天道文来记录表述的。

    要说在洪荒中能够万世不变,经历亿万年还保持着原初模样的东西。

    除了那些先天灵宝外,就只有眼前这门修行之法了。

    倒不是这门心法可以经历万世不移,不会发生变化。

    而是记载心法的先天道文,无数岁月过去,也依旧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这让仓颉意识到,修行所用的道文,就是最佳的后天文字瞄定之物。

    也只有先创造出一种可以对先天道文取而代之,哪怕只是被修仙者们并用的后天道文。

    也能够保证这种后天道文在修仙界,万世流传下去。

    一旦这种道文在修行界流传开来,以它为模板创建的后天文字,也就能保证时时矫正。

    只要修仙者不绝,还有人要利用后天道文入道修行,这种后天文字就可以千万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看着手中的这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修炼心法。

    仓颉心中暗道一声。

    “可惜!”

    这先天道文是远古先天神只们,感应万般大道,逐渐从大道中感悟出来的道文。

    研读这些文字,以它们为修行,可以更近的靠近大道。

    有利于修行。

    但得之于天,来之于道。

    这种先天道文道韵太强,根本不适合凡俗化。

    仓颉尝试了数遍,想要以先天道文为蓝本,创造出一套后天文字。

    结果每当文字不当时,就会引发道韵力量凭空而生,将之毁灭。

    这力量不强,天仙都能够抵挡。

    可凡俗生灵显然没有这种抵抗的能力。

    光这一点就不适合在凡俗界推行了。

    “还是得先创造出一种适合修行的后天道文来,再根据后天道文来化凡出后天文字。”

    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仓颉收拾好心情,将重点放在了后天道文上。

    又是无数年过去。

    仓颉不知在南域已经游历了多久,丈量了多少人族大地。

    大半个南域人族聚集地,都留下了仓颉只言片语的传说。

    每到一地,仓颉就会将当地的原始文字收集起来。

    这都是他创造后天道文的素材。

    想要一个人编造出能够沟通天地,用于炼气修行的后天道文,可谓是难之又难。

    仓颉有时在想,这件事要是交给师祖和祖师这等混元圣人来操办,或许会非常简单吧!

    此时仓颉也不过大罗金仙修为,想要设计出一套在人族内具有普适性的修行文字,几乎不可能。

    主要是因为仓颉无法高屋建瓴,他也没有领会过准圣、混元的风景。

    想要以后天道文描述出这种境界,就显然不可能。

    如果借后天道文只能记录到大罗金仙,甚至金仙境界的经文法门。

    无法触及准圣、混元境界的玄妙之处。

    那后天道文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掉。

    这就不符合仓颉开创后天道文的初衷了。

    仓颉是要用它建立一套混世不变的锚定体系。

    后天道文想要在洪荒保持永世不变,非得触摸到混元级别不可。

    只有如此,哪怕日后有更多的后天道文诞生,它也不会被仙神们所抛弃。

    一人智短,万人智长。

    仓颉也不认为他的智慧,就能彻底胜过亿亿万凡俗人族。

    凡俗生灵中,也不乏身无灵根,不能修仙得道。

    却拥有大智慧的智者。

    在这些智者手中,也是诞生了无数的原始文字。

    机缘巧合之下,这些智者有时也能无意间创造出一些能够引发天地共鸣的后天文字。

    这无疑就是后天道文的雏形。

    千百万年的积累下,哪怕只有只言片语流传到了后世,也足以堆积出了一座海量的原始文字大洋。

    仓颉就如同垃圾山里的淘宝者,每到一处就将当地的文字尽数收集起来。

    主要是那些能够引动道韵的文字。

    当仓颉足迹将南域人族疆域踏遍了九成九。

    来到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化天峰道统的根源,祖师爷诞生之地。

    原本的五色人族部落族地,现在的五行宗山门驻地。

    如今称呼为五行山的地方。

    仓颉手中收集到的蕴含道韵的后天文字,已经有数百万个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