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 第76章 浮出水面

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第76章 浮出水面

    季正洋又问:“哦,你师傅是?”

    小太监自豪地说道:“我师傅是骆公公!”

    季正洋顿时来了精神:“我想打听个事,骆公公可有什么喜好?”

    小太监咽下口中的点心,回道:“你说我师傅啊,他最爱听戏,尤其是‘玉音楼’的伶人唱腔,每次听都如痴如醉。”

    季正洋微微颔首,心中明了。

    他看出小太监对自己的提点有些不解,便解释道:“公公,听戏倒也是我的喜好之一。若是今晚骆公公有空,可否安排我陪他一同听戏?”

    小太监闻言一愣。

    随即眼中露出感激之色:“如此甚好!师傅要是知道有知音人同他一起听戏,定会欣喜不已。”

    季正洋微笑着点头:“那便有劳公公安排了。”

    他又从抽屉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递给小太监,“这是一盒自制的香料,我闲暇时喜欢调制一些。公公若不嫌弃,便收下吧。”

    小太监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包淡紫色的香料,散发着一股清新的香气。

    他忍不住赞叹道:“大人真是有心!这香料定是珍品。”

    “公公喜欢便好。”季正洋温和地说,“若宫中有事需与我联系,可告知我一声。我会尽量帮忙。”

    小太监心中感动不已:“谢季大人!大人之恩情,小的铭记在心。”

    说完,他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将作监殿。

    他心中暗自感慨:季大人不仅气度非凡,对待下人也如此和善,真是难得!

    只是,此刻的他并未注意到,季正洋的目光在他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那目光中,有深意的探寻,也有难以言明的思绪。

    夕阳的余晖洒在小太监的住处,斑驳陆离地映照在古老的木窗上。

    他快步走进房间,迫不及待地将那淡紫色的香料放入粗糙的茶具中。

    随着热水的注入,一股清新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充满了整个房间。

    那香气淡雅而又迷人,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魔力,让人心旷神怡。

    小太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

    脸上露出了满足愉悦的表情,仿佛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被这香气洗涤干净。

    他不禁感叹这香料的奇妙,心中对季正洋的感激之情更加强烈。

    小太监端着那杯香料茶,心中琢磨着那番话。

    他来到骆公公的房门外,心中有些忐忑。

    他轻轻敲了敲门,听到骆公公回应后,才推门而入。

    房间里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

    骆公公坐在炕上,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经书,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地看着小太监。

    小太监快步走到骆公公面前,语气恭敬地说:“师傅,今晚我替您值夜,您可以去玉音楼听戏。”

    说着,他将那杯香料茶呈上。

    骆公公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他放下经书,接过茶杯,闻了一闻,轻抿了一口。

    顿时,那独特的香气与滋味交织,令他仿佛置身于仙境。

    他的神情变得十分愉悦,眼中流露出赞许之意。

    骆公公放下茶杯。

    他轻轻拍了拍小太监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你长大了,懂得孝敬师傅了。”

    小太监心中一暖。

    他低头道:“谢谢师傅夸奖,弟子定当加倍努力。”

    骆公公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站起身来,准备出门前往玉音楼。

    夜幕降临,宫中的灯火逐渐亮起。

    内侍府长廊灯火摇曳,小太监站在长廊一角,目送着骆公公渐行渐远......

    此时,玉音楼内。

    季正洋早已等候在那里。

    他环顾四周,只见楼内装饰华丽,戏台位于楼中央,上方悬挂着一块红纱幕。

    红木座椅雕刻着精致的龙凤图案,彰显着富贵与气派。

    墙上的琴、筝、笛等乐器,每一件都经过精心挑选。

    此时,玉音楼内已坐满了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

    季正洋目光炯炯地盯着大门的方向。

    不久,骆公公缓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快意。

    玉音楼内,红纱幕缓缓拉开,戏曲的旋律悠扬而起。

    戏台上。

    一伶人头顶素白纶巾,胡须发白,脸上刻画着岁月的痕迹,一双深邃的眼睛透露出沧桑。

    他抡起衣袖,手微微颤抖,眼中含泪,声音哽咽唱道:

    “战火纷飞,亲人皆逝,唯留一侄,相依为命。抚养之恩,情深似海,盼他成材,无怨无悔。”

    “为他寻得良缘,天竺手串寄情深,奈何船沉宝物失,命运弄人苦不堪。”

    骆公公端坐在戏台前,双目微闭,似乎沉浸在戏中的情感之中。

    伶人继续唱道:

    “侄子心碎,盗出宫中宝物,却遭发配边疆苦,哀我深情付流水。”

    “陪伴之情,胜过千言万语。风雨同行,晴天共赏,有你便是晴天。”

    当伶人唱出这一段凄美的曲词时,骆公公的眼角开始湿润,泪水缓缓滑落。

    这时,另一个伶人登场。

    他一身鲜亮的红色戏服,衣襟上镶着金边,袖口绣着精美的云纹图案。

    头发束起,额头上贴着金箔,英俊潇洒。

    他唱腔婉转,声音悲凉地唱道:

    “红衣翩翩,少年英勇,宫墙高耸入云端,我心却恋红尘事,难舍世间美红颜。”

    “砗磲手串,情意深深,谁料海船竟沉沦,佳人未得心不甘,将我舍弃不再见。”

    “命运弄人,愿世间少些苦难,多些温暖,陪伴叔父,共度时光。”

    骆公公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遭遇,与亲人离散,受尽苦难。

    如今虽身居宫中,吃喝不愁,但内心的伤痛却难以抚平。

    那一段段往日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不禁泪流满面。

    骆公公用手拭去泪水。

    在这玉音楼中,今日伶人们的曲段仿佛直击他心灵深处的伤痕,让他的情感得以释放。

    台上扮演侄子的伶人缓步走下台,走进了骆公公的包厢内。

    他轻声道:“叔父,您怎么了?怎么哭了?”

    说着,他递上帕子,为骆公公拭去眼角的泪水。

    骆公公紧紧握住伶人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悲痛:“侄儿,你能回来太好了。叔父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伶人感伤道:“叔父,侄儿不孝,让您担心了。”

    骆公公紧紧抱住伶人。

    过了好一会儿,他松开怀抱,深情地看着伶人,泪流满面。

    “侄儿,叔父为你重新寻得了一串砗磲手串。你拿着,从今往后,再也别离开叔父了!”

    伶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砗磲手串,叔父从何而来?”

    “是杨......”骆公公正要解释。

    就在这时,一支暗箭破空而来。

    那箭矢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直取骆公公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