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别闹,我就想做个快乐的小乞丐 > 第434章 东江汛情

别闹,我就想做个快乐的小乞丐 第434章 东江汛情

    登上大堤,眼前的景象将凌震深深震撼到了。

    只见东江水面已经扩展到了两公里以上 ,湍急的洪水如同无数狂奔的野马向下游倾泻奔流,气势非常吓人。

    而江水已经漫堤 ,只不过被防汛大军用沙袋筑起了一道五六十公分高

    堤坝给拦住了。

    大堤上无数的军民正在加高临时堤坝,因为洪水还在上涨,大雨还在下。

    “快来人呀,这边要决口了。”

    突然有人大喊。

    在大堤下轮流休息的一支部队迅速冲了过去。

    凌震也随着前去增援的人员往那边跑,才发现临时堤坝冲开了一个二十多米的缺口,江水很急,在不断的将口子扩大。

    另外水流还不断冲刷大堤内侧的护坡,如果不尽快堵住,要不了多久,这段大堤就会冲毁决堤,整个东山市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一连,二连,下水,用身体先挡住水流,其余的人用沙袋将缺口堵住。”

    一名中校军官果断发出指令。

    一百多个身穿迷彩服的年轻军人,没有任何犹豫跳进湍急的洪水里,手挽手挡在缺口前面,任凭水浪一次又一次的打在脸上,丝毫不退却。

    有这百多名勇士挡住浪头,洪水对堤坝的冲击减少了很多,数百名军人和防汛人员迅速搬运沙袋堵缺口。

    感动于人民 子弟兵的无私奉献,凌震也加入到抢险的队伍当中 。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奋战,缺口终于被堵住了。

    那些一直泡在水里的官兵全都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但眼神坚定,身形挺拔,没有一个人倒下。

    凌震也累得够呛,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干这么重的体力活,好在这会雨停了,他也跟着那群官兵席地而坐,打算恢复体力再走。

    就看见大堤下来了不少穿着统一服饰的年轻人,抬着大铁桶上来了。

    “大伙过来吃饭啦,免费的,不要钱。”

    这群年轻人将铁桶放在一处平整的位置,开始用一次性的碗筷给大伙分发食物。

    凌震也去领了一份,是一碗米饭,一份青椒炒肉,一份番茄鸡蛋汤,热腾腾的,应该是 刚做好不久。

    再看远处,不少这样的志愿者在送饭,都是一些酒店、餐馆自发组织的。

    所有人都在为抗洪抢险出钱出力,凌震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

    东江的水势这么大,如果继续上涨,决堤的可能性非常大,那 东山这个千万人口的省会城市会遭受灭顶之灾。

    无数人会在洪水中死去,积累数十年的工业也将毁于一旦。

    可这大堤上的人太多了,就算是晚上,也有人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巡视,自己想要利用空间灵宝,将东江水吸走一部分,是不能有人看见的。

    凌震打开手机,先搜了一下东江汛情通报。

    东山市以及下游地区的水位都超警戒,都有大量的人员坚守在防汛第一线,去下游不合适。

    而东江茅坪段位于两山之间,没有防汛压力。

    只是这里距离茅坪有三百多公里,这个时候赶过去就天黑了,今天肯定回不来。

    为了缓解汛情,凌震给苏蕊发了个信息,立马开车出发。

    而此时的苏蕊正在东江大堤下的临时防汛指挥部开会。

    主持会议的东山市市长江桥,参会的有一百多人,既有各单位的负责人,也有水利专家,气象专家。

    “同志们,根据气象部门的通报,今天到后天晚上,还有两轮大的降雨,这给我们的防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另外,根据东江水利委员会的资料显示,今天晚上零点,东江第三次洪峰将抵达本市。

    现在的情况大家都了解,洪水已经漫堤,仅靠沙袋堤坝勉强维持,如果洪峰叠加,东江大堤很可能保不住 。

    现在要讨论两个方案,一是死守东江大堤,二是启用泄洪预案,大伙有什么意见都提出来。”

    江桥神情严肃的通报了相关情况,让专家进行讨论。

    水利局长首先发表意见:“市长,从现在到到零点,时间只有不到十个小时,如果泄洪,那泄洪区的老百姓的转移恐怕来不及。”

    “来不及?只转移人员,不转移财产怎么来不及?”

    “云阳泄洪区有五个乡镇,人口八十万,这么多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全部转移出去,难度太大了。”

    “难点 在哪里?”

    “让老百姓放弃自己的财产转移,大部分人会不同意,一旦他们都携带物资转移,时间就肯定不够,还会造成交通堵塞。”

    “可以东江大堤目前的状况,很难抵御第三次洪峰的到来。”

    军区领导立马站起来:“请市长放心,我们的增援部队一个小时后抵达,将会有五万名官兵投入抢险。”

    市长点点头看向水利局长:“你们估算一下,在现有基础上还要加多高的堤坝,才能确保洪峰安全通过?”

    水利局长跟专家简单的沟通了一下回复:“还要加一米高 ,东山堤段全长一百多公里,如果全部加高一米,这个工程量太大了,洪峰到来之前能否完成,我心里也没底。”

    市长沉思了一会,然后给市委打电话沟通了一下。

    “同志们,刚刚接到赵书记的指示,咱们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全面加固东江大堤,将堤坝增加一米。

    另一方面,启动云阳泄洪预案,由云阳县县委县政府和市局成立专班,马上安排泄洪区的居民转移,必须在 晚上十点以前完成转移任务,泄洪区不能有一个老百姓滞留。”

    市长的这个命令一发出来,所有人都立马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将这两件事落实下去。

    苏 蕊被市局领导调派到云阳,指挥和督导当地公安局的工作,确保泄洪区居民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打击犯罪。

    苏蕊则很着急,因为凌震的老家就在泄洪区内,只不过凌家村靠近山区,当地村民只要上山就能确保安全。

    但一旦泄洪,那里就会成为孤岛,等洪水退去,估计是两个月之后,生活会非常不方便,物资也会欠缺。

    最好的办法是,让凌震他们一家人都 搬到东山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