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第52章 再遇老刘(2)酒言志

隐形富豪炼成记 第52章 再遇老刘(2)酒言志

    一瓶白牛二喝完,老刘有些醉了,凡三就没再要酒,要了个拍黄瓜。

    这时候,喝酒的人心里发烧,吃点凉菜,比较舒服。

    老刘发现没有酒了,就招呼服务员,又要了一瓶白牛二。

    “凡哥,就1瓶二锅头而已,至于嘛!大钱都花了,咱就别计较这块儿八角啦!”

    服务员把酒启开后,老刘先给自己倒一杯,举起来嚷道:“来,咱们接着干!”

    凡三担心他喝醉,这杯喝完后,抢过酒瓶,自己倒酒。他故意给老刘倒了半杯,自己满杯。

    不料,被老刘发现。

    “凡哥,你看不起我还是咋的?赶紧倒满。我这人做事,最恨不公平。你别担心,这种白牛二,我自己都能喝一瓶,这才喝多少,小意思!”

    不过,这哥们估计已喝得差不多,酒桌上要酒喝的人,大都离醉不远了。

    又喝了3杯,老刘终于醉了。

    酒醉心里明,这家伙晕乎乎的,还不忘夸口。

    “旁人都说飞到枝头当凤凰。他妈的,老子偏不!咱不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咱要让世人看看,咱本身就是巨人!”

    说完,他就晕晕乎乎地趴到桌子上,不一会儿就扯起了呼噜。

    这时,老刘手机响了,来电号码显示:小金。

    那个小张拿起来一看,苦笑着对凡三说:“三哥,这是刘哥以前的女朋友,你说接不接?”

    “接吧,就说他喝多了,已经睡了。”

    听小张说老刘已睡,对方也没有多问 ,直接把电话挂掉了。

    “那个小金现在去了哪里?”

    “一次,小金到柜台来,听她告诉刘哥,好像去了国务院下面一个什么局。”

    “怪不得!”

    凡三感叹一声,赶紧结账。然后,他与那个干瘦的小张,把老刘扶到楼下。

    凡三叫了一辆出租车,给小张50元钱,嘱咐他晚上在老刘床头放一杯凉白开,或者两瓶矿泉水。

    出租车消失在京都夜色里,尾灯闪烁,血红,像醉酒者的眼睛。

    远处,方方正正的国仁大学校门,被路灯照得通明。

    想起老刘的遭遇,凡三感慨万千,即使走进这个象牙塔,似乎也没什么卵用。

    老刘是本县的理科状元,好不容易考上对面那所名校,那又如何,走出校门,一样遭受社会毒打,不仅没有当上“大官”,反而遭到官宦人家的嫌弃。

    这种事,自古已亦然。

    几千年前,有个男子在田间耕作时发牢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为此 ,他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引发他一番浩叹:“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这场田间对话,后来引爆一场农民大起义,终结了当时强大得似乎可以延绵万世的大秦王朝。

    可是,几千年后,人类社会这种等级分明的阶层结构依然。这不,刚刚引发了一位苏北男人的浩叹。

    昏黄的路灯下,凡三踽踽独行。

    说实话,凡三看不出老刘怎么能靠摆摊儿翻身,实现鲤鱼跃龙门的梦想,还是挺佩服他。

    这哥们,起码像个男人!

    他没有因为心上人离开而自暴自弃,一直在为梦想奔波,哪怕是踩三轮送货,遭受各种眼色,也一直没放弃!

    凡三自忖,自己没有老刘那样的雄心壮志,去做万众瞩目的巨人,他只想在股市里多赚点钱,让家人过得好一点。

    老刘的酒话,虽然不是假大空,但凡三还是更在乎小确幸。

    同样来自偏远乡村的两个青年,来到京都,邂逅在中关村,却做出了几乎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谁对谁错,还是走着瞧吧!”

    上楼后,站在窗前,看了一眼灯火彻夜不眠的中关村,凡三自言自语。

    他简单洗把脸,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其实,凡三也喝得差不多了。

    两个人喝了近2瓶白牛二,凡三的酒精麻醉状态,与老牛是半斤八两。

    只不过,那家伙是酒入愁肠,酒不醉人人自醉罢了。

    醉里乾坤大,醒来日月长。

    第二天,也就是1月11日,星期一,凡三一早就醒来了。

    这一天,也是凡三从家里回到营业部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当天,沪综指收了一个小锤头阳线,

    从这天起,大盘就开始绿肥红瘦。

    这时,时令还在冬月末,尚未进入腊月,但A股早早开始了每年例行的春节前“冬眠”。

    除了极少数东城钢铁这样的牛股,绝大多数个股都是随着大盘阴跌不止。

    营业部大厅,看盘的人逐渐减少,来的人也都是东一处西一处的打牌聊天。

    行情冷清,大厅里的散户也开始消停了,凡三没事就很少下去了,待在办公室,按部就班地挂单,买入那两只目标股:浦江梅林与琼海彩虹。

    不过,市场成交真的是太清淡了,一天想买10万股都是奢望。

    凡三也没有太在意,每天还是挂单。

    挂完单,他就开始看那些英语培训教材,准备苦学一年,托福考试一次过关。

    业余没事,凡三偶尔也去中关村电子市场转转。他倒不想买什么便宜货,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

    村里电子市场很多,大的就有三家。

    在黄庄对面的一家市场,楼上三层,一个摊位上,凡三看到那个干瘦的小张。

    显然,这就是老刘的“地盘”了。看上去,老刘主要是卖电脑软盘、光盘,价位和附近摊位差不多。

    让凡三意外的是,这么个小摊位,老刘竟然也跑去做了企业注册,名叫做金北计算机商贸公司。

    这个家伙,真是个情种,公司名字还有前女友的姓氏。

    当天,老刘不在,去鹏城进货去了。

    楼里,一个挨一个的摊位,卖的货大同小异,客流没有想象的那样摩肩接踵。都说这里很赚钱,那钱到底是赚谁的呢?

    “三哥,你不晓得这里的门道。这个摊位只是门脸,真正赚钱,还是要靠往外地批发。光指望摊位本身,赚当地人的钱,那三瓜两枣,估计连摊位费都赚不上来。”

    凡三还是有些疑惑:“我看,这前后左右,价格都差不多,客户怎么好选择呢?”

    小张左右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说:“这里面,假货很多。同样的价格,假货要比正品多赚一倍。但刘哥吩咐,就是赔本,咱们这边也绝不买假货。周边不少摊主,都笑刘哥是书呆子,放着假货的大钱不赚,死守着自己的真品受罪。”

    举世皆醉,唯我独醒。

    凡三还真的有点佩服老刘这种出污泥而不染的认真劲,他低声告诉小张:“老刘说得对,做生意还是要看长远点,不能只图眼前。”

    小张点点头,凡三就没有多说,又上4楼转了一圈,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