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第14章 客串家教

隐形富豪炼成记 第14章 客串家教

    12月12号晚上,凡三与马艳红从浦江坐朝发夕至列车返回京都。

    上车不久,凡三就开始呼呼大睡,马艳红已经习惯了,三哥一向就是这样,不由抿嘴偷笑。

    到京都后刚刚清晨6点,两人打车回光明小区,院子里很安静,除了几个晨练的中老年人,几乎看不到人影。

    怕影响父母与孩子们休息,凡三直接去了思想那个房间,关上门继续呼呼大睡。

    这段时间,事情太多太杂,这家伙又困又累,真的想好好睡一觉。

    这一觉睡到上午11点,被阳阳与帆帆跑进来吵醒。

    两个小家伙去找兔兔玩,看到马姑姑回来了,每人拿到几个大白兔奶糖后,就跑回来喊爸爸。

    阳阳现在与思念住一个房间,但思念、思想大了,总是跟思豫一块混。

    阳阳跟不上阵,她就经常去找自己的两个小弟,3个小家伙一起玩。

    凡三是个女儿奴,对两个女儿宠得不得了。被两个小家伙吵醒后,他就到洗手间简单洗漱,然后到对面的父母房间。

    进去后,父亲坐在茶几前喝茶,母亲与钱咏琳在厨房门口摘菜。

    这天,钱咏琳穿着红毛衣,黑西裤,白球鞋,秀发高挽,一副居家主妇的模样。

    思念、思想在做家庭作业,凡三进去看了看,拿起思念最近的数学测试卷。

    看了一遍,他发现失分主要在应用题,特别是鸡兔同笼问题上,追击等距离与速度计算还行。

    思想的数学、英语都没问题,语文出在作文上,几次测试分数都一般。

    凡三将他近期的作文都看了一遍,发现主要是语言不够生动流畅,重点不突出,有点记流水账。

    看到爸爸查看姐姐、哥哥的作业,阳阳主动跑回屋,将自己的几门作业都拿了过来。

    建华学校英语开得早,一年级就有英语。小家伙语数外比较均衡,各科都90分以上。

    帆帆还在上大班,主要是识字与认数,也没什么作业。

    “帆帆,最近老师叫你们背诵诗歌没有?”看着这个白皮细肉的小儿子,凡三饶有兴致地问。

    旁边的阳阳抢着回答:“爸爸,帆帆会背3首了。”说完,这个小大姐头吩咐小弟:“看着我干嘛,还不快背给爸爸听。”

    帆帆这小子一向胆大,轮到动真格的,反而有点怂了。

    磨蹭了好一会儿,他才背着双手,仰起小脸,看着爸爸,背了一首《鹅,鹅,鹅》。

    这时,张瑞昌过来叫帆帆下去吃饭,看到凡三回来,坐下唠了一会。

    虎婆老两口就住在楼下,上下都走步道,不用坐电梯,方便得很。

    两个小家伙来回串门,也是走楼道。

    但虎婆细心得很,每次帆帆离开,她都要张瑞昌亲自接送,做到万无一失。这小家伙,真的成了老两口的命根子。

    凡文车老两口,对阳阳倒是放养,每次上下楼,很少跟着过去。

    好在马艳红家就在虎婆下一层,她家对面是钱咏琳,虎婆对面是阳阳房间,暂时没住人。

    凡学兰与凡雪在思念、思想楼上,再上面是凡学梅的两套房子。

    这上下5层都是凡家自己人,因此,几个孩子上下跑,不用出楼,大人们也比较放心。

    马燕与陈丽华的房子,在另外一栋。

    这两小妞,一个天马行空,经常不在家;一个则很宅,平时很少出门,因此,虽在一个小区,不预约就很少碰见。

    吃过午饭,凡三开始辅导思念数学,专门给她讲鸡兔同笼问题,思想也一起听讲。

    这一刻,那个回龙中学小名师回来了。

    凡文车老两口不懂,但乐呵呵地听。

    钱咏琳则搬了一张小椅子,坐在思念门前,静静地看着三哥,仿佛又回到当初的课堂。

    凡三没有空口说书,而是在小黑板上,用粉笔划了一个表格。

    他将鸡、兔、头、脚列成4竖行,通过试错的方式,从上到下逐个对比,到23时,正好对上94只脚。

    他又引导两个孩子,发现一个规律:每减少1只鸡,就多出2只脚。相反,每减少一只兔子,就减少2只脚。

    然后,再用通行的算术方法,列式分步计算。

    这一小时总算没有白忙。

    思念搞懂后,凡三随即出了一个同类题,让她独立演算:野鸡兔子四十九,一百条腿地上走,问又几只野鸡?几只兔子?

    思念想了一下,不要5分钟,自己就独立运算出来了,还列出了完整的分步与综合算式。

    凡三看后,点头赞许,高兴得思念抱住他胳膊喊道:“老爸,你不上班,在家辅导我们多好?”

    凡三苦笑着说:“下周二开始我休年假,元旦前就当你们的家教老师。”

    思念一听欢呼雀跃,思想也很高兴,这些年,爸爸很少在家待过一星期。

    第二天上午,凡三辅导思念的作文。

    他的方法简单直白,就是找几篇有代表性的课文,让这小子背熟,然后照着范文仿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作文写得好,不过是多看多练而已,没什么神秘,一点也不用发憷。”

    凡三给儿子提神打气,让一向害怕写作文的思想,顿时有了信心。

    下午,凡三主持,在思想房间,开了一个英语情景对话。

    思豫主持,思想、思念是主力,阳阳、兔兔、帆帆是跟班,长辈们是观众,凡三是老师。

    几个孩子,台词不一样,大孩子多,小孩子少,帆帆就两句:开场白是 Good m。结束语是 bye bye。

    一场对话下来,几个孩子很紧张,也很兴奋,大人们则听得津津有味。

    “三子不教书,真是可惜了!”凡学梅感慨。

    “三哥要是一直教书,我们也不会呆在这里!”马艳红笑着接话。

    这一说,惹得众人相视而笑。

    生活就是这样,有得就有失,很难两全其美。

    “我的英语是二把刀,有时间,让马燕过来指导他们,那小妞英语贼棒!”凡三笑着说。

    “三哥,你留学几年,马燕就出去过两次,总共没有一个月,你的英语还不如她吗?”钱咏琳有些不明白。

    “英语也有个发音问题,跟中国话一样,到京都这么多年,我的普通话一直不标准。”凡三苦笑道。

    这一说,大伙差不多都明白了。

    凡雪挺着大肚子也过来了,她下周就要进医院待产,春节肯定要留在京都了。

    凡学兰孩子还小,哪里也不能去。

    因此,凡文车老两口决定,今年过年不回老家了,就在京都过。

    凡三漂惯了,无所谓。孙楚寒假可以过来,凡学梅也没意见。

    马艳红一家比较困扰,不回去的话,公公婆婆老两口,这个年就没法过了。

    虎婆老两口也无所谓,两个孩子常年在南边,想团聚,来京都也一样,反正凡家房子多,有地方住。

    不过,这些事到了凡三这里就变简单了:“艳红,让叔叔阿姨来这边过年不就行了,他们在老家呆了一辈子,出来走走看看不挺好吗?”

    这一说,马艳红一拍脑瓜:“是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见嫂子松了口,钱咏琳心中暗喜,高兴地看了凡三一眼:“还是三哥有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