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回龙湾后起之秀(21)状元卷

隐形富豪炼成记 回龙湾后起之秀(21)状元卷

    吴雨生计划,编辑5套试题,3套练习题对应三次模拟考试,每次模拟考试前做1套;高考前发2套模拟试卷,高考前夕做,押宝当年高考试题。

    头3套试题,十一后寄出,每套10元,邮费2元;后2套试题,每套15元,邮费2元,六一后寄出,他担心寄早了,会被高考明天小组反猜题发现,失去应有效果。

    这些哥们原先的资料共享,他们理化生各把一门,吴雨生自己编辑数学试卷。

    每门根据内容分类,出3套练习测试题,2套押宝题,务必于1个月内完成。

    这3个室友,出完题,基本上就万事大吉,自己该干嘛干嘛去了。

    吴雨生则将这些哥们原先的复习资料,收过来备用;然后,他自己负责审核校对,综合平衡,并把这套卷子命名为“高三理科学科状元测试卷”,简称“状元卷”。

    这段时间,吴雨生没少往学生会跑,经过反复蘑菇,会里终于给他出了一个证明。

    “兹有清华大学部分学生勤工俭学,自主编选高三理科复习资料,自费对外推广发行,希接洽协助为荷!特此证明。菁华大学学生会 一九九九年九月”

    拿到盖有学生会大红印章的证明信,吴雨生先去复印部复印了几十张,然后,将原件过塑,专门买了一个带有薄膜夹层的硬皮文件夹,与学生会服务社的工商营业执照一起,郑重地装好。

    “这是护身符,关键时刻是救命符!”

    深知经商不易的吴雨生,对这把“尚方宝剑”非常珍惜。

    这个十一,菁华大学学生要参加建国50周年群众游行与广场联欢,学生会干部忙得团团转。

    拿到证明信后,吴雨生也不再去骚扰,而是静下心来在寝室里编辑状元卷。

    幸好,他们寝室4个人都没被抽上去参加游行,因此,不用去参加各种彩排,难得有两周时间,除了上课,业余安安静静编辑试卷。

    国庆小长假期间,大家各自负责的5套卷子,终于都完成。

    吴雨生请这哥仨撮了一顿,然后,自己静下来,根据自己的分析与预测,对5套卷子,做了少量调整。

    在此期间,这小子找到燕郊的印刷厂,印制了一大批传单,正面是对状元卷的介绍说明,背面上方是菁华大学学生会的证明,下面是 学生会勤工俭学服务社的联系电话、邮寄地址、银行账号。

    为了方便,留下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学生会服务社座机,一个是吴雨生手机号。

    为了收发邮件,吴雨生专门招聘了一个京都辍学女孩石秀丽,在服务社接听电话,收发邮件。

    服务社在学生会有一个专门房间,一部座机。这个座机与吴雨生的手机号联通,响两声后,如果无人接听,会自动转到他手机上,可以留言。

    这番折腾后,吴雨生身上那4万块钱,已经花掉了1万。

    这件事,吴雨生没有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着急;他也没有告诉肖青春,他估计这小妞100%反对。

    既然是冒险,他就不想让最亲近的人担忧,如果亏了,就当这4万奖金没拿。

    10月14号中午,刘洋打电话告诉吴雨生,中州全省教研大会下周一在商都开幕,周末是报到时间。

    他建议,吴雨生最好能周末过去,找关系,将状元卷传单放到参会代表房间。

    “这样,全省各县市教研室各科老师,一下子就都知道了你们的模拟试卷,比你盲目地邮寄,瞎猫去撞死耗子要有效多了。”刘洋在电话里分析。

    吴雨生觉得很有道理。

    接到电话后,吴雨生就到学生会找靳平。进办公室后,他发现靳平不在,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办公桌前翻看当天的报纸。

    “小伙子,你有什么事吗?靳老师去机电学院了,要一会儿才回来,有事我可以代为转告。”

    这位老人,梳着整齐的背头,穿着浅银色休闲服,一看就知道曾当过领导。

    吴雨生只是想临走前见靳平一面,看她有什么好的建议,倒也不没什么急事。

    “爷爷,也没什么急事,我先在这等靳老师一会吧!”

    不一会儿,靳平就回来了。

    听说吴雨生要回中州推销状元卷,她不由有些发急:“你就这样带着传单回去,谁认识你呀?没人介绍,估计你连会议驻地都进不去。”

    靳平这样一说,吴雨生也有点傻了。

    之前,他觉得自己是义阳新科状元,事迹又上过省报,再怎么着,回去也有一些人买账吧,现在看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他哪里知道,对于省教育厅这样的实权机构,别说他刚考上菁华,就是菁华毕业了都不一定进得了下属单位,谁会在意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呢!

    一看吴雨生被说懵了,靳平也有点过意不去:“你也别急,我再想想办法。”

    这时,旁边的老人说话了:“小伙子,别急,把你想做的事情,说给我听听。”

    吴雨生看了老人一眼,又看向靳平,看她什么意见。

    “你这会儿没课吧,跟我爸爸聊聊也好,他以前也是搞教育的。”说完,靳平就拿起一份资料出去了。

    看着老人和蔼的目光,吴雨生的心平静下来,就把组织几位室友,编选高中数理化复习资料,准备在省教研大会推销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后,靳老没有立即搭腔,而是闭目思考了一会,然后问道:“你凭什么觉得人家会买你们的资料呢?”

    “因为我们有经验呀,我们几个高考都是单科满分。而且,他们几个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出来的,复习资料也是一流的。”

    “你们是学科状元不假,但那都是过去。高考题年年会变,下一年基本不会重复上一年题型,你告诉我,凭什么人家就相信你呢?”

    老人的话慢条斯理,吴雨生听来却如雷贯耳,顿时有些懵圈。

    “靳老,照您这么一说,我们之前不都白忙了吗?”这小子有些沮丧。

    “也不是,我相信,凭你们的能力与经验,编选出来的资料,不比别人差。关键是你们怎么说服人家?”靳老微笑着说。

    这就是一个悖论。

    甲说:“你没有用过,怎么知道我的资料没有价值?”

    乙说:“正因为不知道你的资料有没有价值,所以我才不敢用。”

    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一个陌生人相信你,愿意掏钱买单。

    这正是无名小卒的悲哀,越是没有名气,越没人愿意搭理你。吴雨生不由想起古代卞和为和氏璧断脚的故事。

    “问题是,如何把你们新科状元的知名度,转化为资料的美誉度,这中间,恐怕需要有机构或名人背书?”靳老提醒。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找到症结,吴雨生心情好了许多。可是,他一个乡下孩子,四方黑三方,除了靳平,他在京都一个熟人都没有。

    这时,老人从随身钱包里,拿出几张名片,递给吴雨生。

    “小伙子,相逢即是有缘。这是我的名片,你去中州参加教研会议,先去找一下教研室的张主任,也许能中点用。”

    吴雨生接过这几张印制得很精致的布纹纸名片,老者名叫靳秋原,上面的头衔有点奇特:教育工作者。

    这时,已经中午12点了。

    吴雨生邀请老人一起出去吃午饭,被他谢绝,他向老人致谢后就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