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 第1495章 鼎盛资本诞生
在京都住了近十天,周春明跑了不少地方。
几乎全都是要争取的地块。
趁着九零年代初,地价还非常低,如果全都拿下,绝对是赚得飞起。
身为重生者,他可太清楚,日后京都的房价有多夸张。
当然,困难不是没有。
如果公平公正的竞争,没有哪家房企可以争得过现在的“新天地”集团,财力摆在那里,完全就是断档式领先。
可是这一行水太深,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周春明也并不指望,在二十年后还能保持头部房企的地位。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他掌控的资产,恐怕已经超过五万亿美刀,这点小钱还真的没放在眼里。
反正就是尽力争取,成不成的,还要看天意。
这一天。
又有好几个人,前来拜访周春明。
其中就有高继伟的亲弟弟,叫做高继辉。
还有一个名叫安迪,也有留学的背景,是沪都的精英阶层。
高继辉长相比较老成,看着非常稳重,甚至还有一点憨厚。如果他跟他哥站在一块儿,不明真相的路人,或许以为高继辉才是哥。
安迪则是一米八五的身高,穿着打扮非常正式,头发也梳得一丝不乱,五官虽然普通,瞧着却比较温文尔雅。
这几位能见到周春明,都是非常激动。因为所有人都在传,说周春明如今是华国首富。
事实上,这也不能算谣传。
毕竟,周春明仅仅是捐建“岭南科技大学”,动用的五十亿资金,就超过“华国富豪榜”第二名很多倍。
若能得到首富的点拨,人生肯定跟开了挂一样,那肯定是不同了。
一会儿功夫,打发走了其他的客人,周春明单独留下了安迪和高继辉。
“不瞒二位,”周春明缓缓说道,“我打算成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名字已经起好了,叫做是‘鼎盛资本’,想邀两位加入。”
“‘鼎盛资本’今后的业务,就是在华国范围内,展开有偿投资业务,扶持极具潜力的中小企业,或者是创业项目。”
“就当下的国内环境而言,时机已经成熟了,比较适合做这门生意。”
安迪和高继辉对视了一眼,都感到很兴奋。
很多人都知道,周老板在海外还有两家规模惊人的离岸投资公司。
却不知道,人家早就计划着,要在国内搞一家风险投资企业,专门针对内地市场。
实际上,在八零年代中期,华国就诞生了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在九零年代初,已经陆续有省份,也成立风险投资公司,整个行业处在起步阶段,周春明成立“鼎盛资本”只能说恰逢其时。
“老板请继续讲。”安迪说道。
周春明又说道:“咱们‘鼎盛资本’,既然敢叫做资本,当然是不缺资金的,可以说比所有国内外同行资金都充裕。”
“一般来讲,当下国外比较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比如红杉、凯鹏华盈、软银、 3i Group等等,管理的资金规模,通常在几亿美刀至几十亿美刀不等,而‘鼎盛资本’随时可以拿出两百亿美刀。”
“当然,风险投资不能这么玩,主打的是一个以小搏大,按照华国当下的经济状况,账面上有个五亿华国币,已经是绰绰有余。”
听到周春明的话,安迪和高继辉都差点惊掉下巴。
原来周老板如此有钱吗?!
随时可以拿出两百亿美刀,当今的世界首富也做不到啊。有两百亿美刀的身家,不代表可以拿出两百亿美刀的现金,这当然是两个概念。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安迪你来替我执掌‘鼎盛资本’,继辉你给他当副手,待遇方面咱们接下来会谈,不会亏待你们的。”周春明说道。
“行!我非常愿意!多谢老板赏识!”安迪立即答道。
“我也愿意!感谢老板!”高继辉也激动的说道。
实际上,他俩受邀来拜访周春明,其实也是存着,想在周老板这里找一条门路,让老板带着发财的意思。
既然周春明都安排好了,那肯定不能拒绝。
而且“鼎盛资本”一听就霸气侧露,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可以碰瓷的。
“那就这么定了。”周春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之所以选安迪执掌“鼎盛资本”,原因在于,这位是周春明前世的老部下,非常忠诚可靠,跟随他很多年。
至于高继辉,则是因为高继伟的委托,想给年轻人一个机会。高继辉的履历没有那么亮眼,但也好歹是名牌本科毕业,但是双学位,人同样值得信赖。
给两人开出了超过七位数的年薪之后,周春明说道:“‘鼎盛资本’将在京都、沪都和特区都设立办事处,方便开展业务。”
“如果业务发展得好,咱们还可以考虑,将风投业务扩展开海外,投资一些有潜力的海外企业。”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超过百万元以上的风险投资,都要经由我过目并批准。”
“没问题!”两人异口同声。
钱是老板的,人家当然有最终拍板的决定权。
“行,你们就留在京都几天,我给你们讲一讲风险投资相关的东西,算是业务培训吧。”周春明又说道。
两人都是忙不迭的点头。
实际上,前世的时候,周春明也开有风险投资公司,只是业务发展得马马虎虎。
但是这一世,那就完全不同了。
仅仅在最近几年,潜在的优质投资对象包括四通、方正、海尔、tcL、搜狐、网易、企鹅、携程和度娘等等。
所以现在就布局,非常有必要。
周春明并没有贪心到,想把以上这些企业,全部发展成为“鼎盛资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投资其中的几个,已经赚翻了。
到了千禧年以后,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大量企业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个个都嗷嗷待哺,急切的需要资金扶持。
“黑岩”和“原石”这两家,虽然也有风险投资的项目,但是跟“鼎盛资本”并不冲突,他们也主要是在海外市场发力。
……
几乎全都是要争取的地块。
趁着九零年代初,地价还非常低,如果全都拿下,绝对是赚得飞起。
身为重生者,他可太清楚,日后京都的房价有多夸张。
当然,困难不是没有。
如果公平公正的竞争,没有哪家房企可以争得过现在的“新天地”集团,财力摆在那里,完全就是断档式领先。
可是这一行水太深,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周春明也并不指望,在二十年后还能保持头部房企的地位。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他掌控的资产,恐怕已经超过五万亿美刀,这点小钱还真的没放在眼里。
反正就是尽力争取,成不成的,还要看天意。
这一天。
又有好几个人,前来拜访周春明。
其中就有高继伟的亲弟弟,叫做高继辉。
还有一个名叫安迪,也有留学的背景,是沪都的精英阶层。
高继辉长相比较老成,看着非常稳重,甚至还有一点憨厚。如果他跟他哥站在一块儿,不明真相的路人,或许以为高继辉才是哥。
安迪则是一米八五的身高,穿着打扮非常正式,头发也梳得一丝不乱,五官虽然普通,瞧着却比较温文尔雅。
这几位能见到周春明,都是非常激动。因为所有人都在传,说周春明如今是华国首富。
事实上,这也不能算谣传。
毕竟,周春明仅仅是捐建“岭南科技大学”,动用的五十亿资金,就超过“华国富豪榜”第二名很多倍。
若能得到首富的点拨,人生肯定跟开了挂一样,那肯定是不同了。
一会儿功夫,打发走了其他的客人,周春明单独留下了安迪和高继辉。
“不瞒二位,”周春明缓缓说道,“我打算成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名字已经起好了,叫做是‘鼎盛资本’,想邀两位加入。”
“‘鼎盛资本’今后的业务,就是在华国范围内,展开有偿投资业务,扶持极具潜力的中小企业,或者是创业项目。”
“就当下的国内环境而言,时机已经成熟了,比较适合做这门生意。”
安迪和高继辉对视了一眼,都感到很兴奋。
很多人都知道,周老板在海外还有两家规模惊人的离岸投资公司。
却不知道,人家早就计划着,要在国内搞一家风险投资企业,专门针对内地市场。
实际上,在八零年代中期,华国就诞生了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在九零年代初,已经陆续有省份,也成立风险投资公司,整个行业处在起步阶段,周春明成立“鼎盛资本”只能说恰逢其时。
“老板请继续讲。”安迪说道。
周春明又说道:“咱们‘鼎盛资本’,既然敢叫做资本,当然是不缺资金的,可以说比所有国内外同行资金都充裕。”
“一般来讲,当下国外比较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比如红杉、凯鹏华盈、软银、 3i Group等等,管理的资金规模,通常在几亿美刀至几十亿美刀不等,而‘鼎盛资本’随时可以拿出两百亿美刀。”
“当然,风险投资不能这么玩,主打的是一个以小搏大,按照华国当下的经济状况,账面上有个五亿华国币,已经是绰绰有余。”
听到周春明的话,安迪和高继辉都差点惊掉下巴。
原来周老板如此有钱吗?!
随时可以拿出两百亿美刀,当今的世界首富也做不到啊。有两百亿美刀的身家,不代表可以拿出两百亿美刀的现金,这当然是两个概念。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安迪你来替我执掌‘鼎盛资本’,继辉你给他当副手,待遇方面咱们接下来会谈,不会亏待你们的。”周春明说道。
“行!我非常愿意!多谢老板赏识!”安迪立即答道。
“我也愿意!感谢老板!”高继辉也激动的说道。
实际上,他俩受邀来拜访周春明,其实也是存着,想在周老板这里找一条门路,让老板带着发财的意思。
既然周春明都安排好了,那肯定不能拒绝。
而且“鼎盛资本”一听就霸气侧露,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可以碰瓷的。
“那就这么定了。”周春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之所以选安迪执掌“鼎盛资本”,原因在于,这位是周春明前世的老部下,非常忠诚可靠,跟随他很多年。
至于高继辉,则是因为高继伟的委托,想给年轻人一个机会。高继辉的履历没有那么亮眼,但也好歹是名牌本科毕业,但是双学位,人同样值得信赖。
给两人开出了超过七位数的年薪之后,周春明说道:“‘鼎盛资本’将在京都、沪都和特区都设立办事处,方便开展业务。”
“如果业务发展得好,咱们还可以考虑,将风投业务扩展开海外,投资一些有潜力的海外企业。”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超过百万元以上的风险投资,都要经由我过目并批准。”
“没问题!”两人异口同声。
钱是老板的,人家当然有最终拍板的决定权。
“行,你们就留在京都几天,我给你们讲一讲风险投资相关的东西,算是业务培训吧。”周春明又说道。
两人都是忙不迭的点头。
实际上,前世的时候,周春明也开有风险投资公司,只是业务发展得马马虎虎。
但是这一世,那就完全不同了。
仅仅在最近几年,潜在的优质投资对象包括四通、方正、海尔、tcL、搜狐、网易、企鹅、携程和度娘等等。
所以现在就布局,非常有必要。
周春明并没有贪心到,想把以上这些企业,全部发展成为“鼎盛资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投资其中的几个,已经赚翻了。
到了千禧年以后,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大量企业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个个都嗷嗷待哺,急切的需要资金扶持。
“黑岩”和“原石”这两家,虽然也有风险投资的项目,但是跟“鼎盛资本”并不冲突,他们也主要是在海外市场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