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 > 第29章 只有大黑吃闲饭

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 第29章 只有大黑吃闲饭

    小酒和爹娘是第一次进城,也是第一次逛肃阳城,几乎每个店铺都要进去看一圈,遇到需要的,合适的,小酒就买下来。

    于大夫跟在他们身后,也不嫌烦。

    大靖朝此时国泰民安,又在着重发展经济,几乎所有大城中都没有严格的宵禁。

    两旁的商铺一直开着,天色虽然已晚,却没有关门打烊的样子,街道上的人流也没有减少多少。

    反而有些逛夜市的人,和专门摆夜市摊子的商贩们陆续出来,还让大街上更加热闹了起来。

    商铺里外也点上了明亮的灯笼和蜡烛,光线明亮璀璨,把铺子里的东西照耀得颜色质地都更加好看和有质感。

    街边的各种小食摊子,香饮子摊子,灸烤摊子都支棱了起来,摊子上挂着亮堂的灯笼,上面写着各自卖的东西,叫卖声,吆喝声,食物的香味也都传了出来。

    小酒一边走一边看,因她身上放着银子,师父和爹娘都紧紧跟着她,把她围在中间。

    于大夫见这家人一遇到布匹店就进去挑选问价,还买了几盒一看就是送人的四色点心盒子,又买了肉干,他心里知道这是张家人在为拜师仪式准备。

    便拉住了张海生和小酒道;“我说过了,拜师礼不用你们准备,我这边已经让小酒她师娘准备好了,你们再买就浪费了。”

    张海生和林大妮脸色尴尬,连忙道;“酒儿她师父啊,要是今天以前,咱的情况自己清楚,也就不说什么了,小酒师父的恩情咱只能记在心里。可是今天小酒也有了银子,就不能再让您破费了。”

    于大夫只是不肯,拉着张海生和张小酒,就要去找客栈住下,不让他们再逛。

    小酒连忙挣脱,道;“师父,我也想给家里买点东西,既然师父已经把拜师礼的东西都买好了,那我不买就是了。”

    见张小酒这么说,于大夫只好随她,小酒和爹娘一起买了六匹棉布,又买了些其他生活用品,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直到把张海生的背篓都装满了,这才找了一家客栈吃了晚饭住下。

    第二天一早,几人起来收拾好东西后,在城里吃了早饭,就又从北门出城,往家里赶路。

    几人坐马车来的时候只花了一个多时辰,可是走路回去,却足足走了三个多时辰才回到集市,今天已经不是开集的日子。

    集市里冷冷清清,只有几家住在这里的人家开了门面,几人找了一个卖汤饭的门店吃了些汤饭,休息了一阵后,又继续出发,差不多到了晚上才把于大夫送回于家村。

    一家人送完了于大夫,又赶忙往野牛村赶,直到月亮上中天时分,小酒拖着两条已经麻木了的腿,跟在爹娘后面,终于回到了家。

    大牛出来开门,一眼就看见小酒有气无力的靠在门框上,见到大牛,小酒哭丧着脸,悠悠吐出了一口气,“大哥,我终于活着走回来了。”

    说完往院子里一迈腿,身子却软软倒了下去,慌得张海生和大牛赶忙把她扶回了院子。

    好不容易回到家,林大妮赶紧做了面糊糊,三人吃完后,休息了好一会才缓过气来。

    厨房里,除了小牛还在睡觉外,张家人都坐在桌子边。

    小酒把腰间缠着的布袋子取了下来,把里面的银子,银票和买东西找开的零碎铜板,全都拿出来数了一遍后,把五十两银票递给了林大妮。

    林大妮不接,“这是你自己挣的银子,就是你的,你自己放,不要乱花,好好存着。”

    小酒把银票放在林大妮面前,她倒也不是非要交给家里当做全家的共同资产。

    “娘,你帮我放着,我想开一个造纸工坊,这些银子不知道够不够,等咱们打听清楚开一个造纸工坊要多少银子了再说,要是不够我再努力挣。”

    “什么?你要开工坊?”

    张海生和林大妮都吃惊的看着她。

    小酒点点头,“靠种庄稼咱家只能天天喝面糊糊,大哥也没办法念书,小牛儿就更别提了。

    要是遇到天灾干旱水灾什么的,咱家就得去讨饭,我想过了,咱们得做生意,得赚钱,只要有钱,有多多的钱,即使遇到天灾咱家也能抵挡得住,不用去讨饭逃荒。“

    张小酒说得很认真,她眼神在爹娘身上转了一圈,又分出三两银子交给了张海生。

    “爹,这三两银子拿去给大哥和小牛儿交私塾的束修,让大哥和小牛儿尽快去继续念书。”

    大牛听了急忙摇头,“不不不,我怎么能用酒儿的钱去念书?这不行,我不去。“

    张小酒也摇头,对大牛道;“咱们现在有这些银子,可以供大哥和小牛儿先去私塾继续念书,等以后工坊挣了钱,大哥和小牛儿还可以上书院念书。

    你天天在院子地上写字,去捡拾柴火割草也在偷偷背书,我知道大哥是很想继续念书的。”

    张海生和林大妮对视了一眼,大牛脸色有些苍白,他不知道自己天天背书写字的事,被小酒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这个妹妹是懂他的,知道他想念书,所以,妹妹想开工坊,想赚钱,也都是为了他。

    大牛心里感动,眼睛都有些红了。

    张小酒:你想多了,我是为了保命才想要做生意赚钱的,当然了,也是为了能改善自己和家里的生活。

    见大牛一副犹豫为难的样子,张小酒就继续劝道;“要是以后大哥和小牛儿读书有出息了,对咱家做生意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即使是考个秀才,咱家也可以免很多税钱,老话说得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的钱是该花的。”

    林大妮却缓缓摇头,“酒啊,娘知道你想帮家里,想帮你大哥和小牛儿,可是这银子是你挣的,就是你的银子,咱们乡野人,读那么多书干吗?还不是得在地里干活刨食。“

    说到这里,林大妮看了一眼大儿子,见他脸色落寞,心里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又道;“你大哥要是真想读书,花了你多少银子,也得让他写个欠条,以后都是要还给你的。小牛儿还不到七岁,他读书的事,等明年再说。

    再说说你想开工坊这个事,娘觉得吧,开工坊要请工人,要给月银,要供饭,还要买很多工具,要地方,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你这些银子还不一定能开起来,就算开起来了, 要是工坊赚不了钱呢?那这些银子不都打水漂了吗?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啊。还不如你自己存着傍身,以后也可以拿来当你的嫁妆。”

    张小酒嘿嘿笑了几声,“娘,嫁妆什么的,现在说这个太早了,大哥读书的事却是眼前的事。

    我给自己大哥读书的银子还写什么借条,你这样不是让我们兄妹生分了吗?

    我这个做妹妹的没能力的时候就不用说了,有能力的时候供自己大哥念书有什么?再说了,我还指望着大哥以后考个状元,咱家的生意还能依托大哥,做得越来越好呢。

    开工坊的事,您就听我的吧,要是都像您这样,做啥都怕,那这世上还有人敢做生意吗?

    放心吧,咱们开个造纸工坊应该不用多少本钱,造纸原料在咱们野牛村周围,漫山遍野都是,都不用花本钱。

    咱们找村里的里正要个地方,挖井,挖池子,垒灶台,再请十几个工人,月银都是干活满一个月了才发,又不是发月银才干活,造纸工序我都知道。。。。。。\"

    说到这里,张小酒脑子里猛然咯噔了一下,糟糕,怎么说漏嘴了,万一他们问自己怎么知道造纸工序的呢?

    果不其然,张海生一脸疑惑的看着她,问道;“酒啊,你怎么知道造纸工序的?咱们村里可没有这种工坊,不是,咱们村可是啥工坊都没有呢。”

    小酒一双眼睛骨碌碌转,“还不就是当年那个老婆婆教我的嘛,我记得当时她还教我很多其他东西呢。

    不过我当时小,以为她只是想骗我们家的面糊糊吃,就没把她说的那些当回事儿。

    这几年不是长大了嘛,回想起来,那个老婆婆说的,居然都是真的呢,你们看,她教我采集药材,炮制药材不都是真的嘛。”

    林大妮搜肠刮肚也想不起小酒嘴里说的那个什么老婆婆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怎么那么神通广大?连造纸工序都知道?

    张小酒怕爹娘抓住这个问题问个没完,自己应付不住,赶忙扯开话题,道;“爹,明天拜师仪式,我想拿六盒四色点心,两匹棉布,十条肉干,再给师父送十两银子,当做拜师礼。

    趁着明天去师父家的人多,要是杏林村那个马家的人来了,爹就问问他,他们的牛车在哪里做的?花了多少银子?咱们现在有银子做牛车了,可不能让大黑再天天吃闲饭不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