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 > 第60章 卖纸

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 第60章 卖纸

    张家的纸张好,自然不能放在集市上卖,再说这么好的纸张在集市上既卖不出去,也卖不出价钱。

    小酒一直以来就没想过要自己做零售,这纸还得拉到肃阳城里,找纸铺,直接给纸铺发货。

    这事还得于怀恩一起去才行,于大夫的医术精绝,曾经参加过多次义诊,在肃阳还是有些名声的。

    第一批纸的量不算太多,四五百斤的样子,将切割好的纸都装箱放上牛车,刚好装了大半个车厢,还能有三个人坐的位置。

    这还得多亏了大黑的牛车够大。

    于怀恩和张海生,小酒坐在牛车上,一大早就往肃阳城赶。

    直到快下午时分才进了肃阳城。

    进城后,三人先找好了客栈,于怀恩和小酒带着样品纸就往肃阳城最大的纸铺去,张海生留在客栈里看守自家的货。

    肃阳城最大的纸铺叫做汇成纸铺,专门卖各种字纸,书纸,画纸,甚至草纸都有。

    于怀恩曾经给汇成纸铺的掌柜看诊过,也算是熟人了。

    来到纸铺后,让店里的伙计通传了一声,不多久,纸铺掌柜的就亲自迎了出来。

    掌柜的把这师徒二人让到一间雅室,又上了茶,一番寒暄后,于怀恩也不多绕圈子,直接把样品纸张交给了掌柜。

    掌柜的看到纸张的第一眼就有些愣神了,接着就是仔细查看,写字,浸水各种方法试了一下这纸的柔韧度和凝实程度。

    果然,真正的好东西是不愁销路的,掌柜的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纸质,心里就已经决定必须要收下来,连忙问这是哪家造纸坊的纸?

    小酒被这一问也傻了,她一直都是闷头造纸,就没想过给造纸坊取个什么名字。

    不过她飞快反应了过来,笑答道:“这是张氏造纸坊的纸,造纸坊刚开业,这是第一批纸,以后的纸只会比这更好,不知掌柜的愿意收咱家的纸吗?”

    “这纸质确实不错,我想问一下,这张氏造纸坊一个月能出产多少?”

    小酒在心里草草估算了一下,“目前每个月能出不到一千斤纸,不过造纸坊还会扩建,每个月的产量都会上涨,要说固定产量,现在还真说不好。”

    掌柜的看着小酒,沉吟着点点头,“只是不知本店要是收这纸,贵纸坊能给本店什么价格?”

    小酒闻言,转头看了看师父,见他也在思索,便回道:“掌柜的觉得以这纸的纸质,能出什么价格收?”

    掌柜的见小酒又把问题抛了回来,就知道这两人也没想好什么价格出,便也沉吟起来。

    汇成纸铺是百年老店,做生意一直都以明买明卖出名,明知道这纸恐怕是大靖朝最好的纸张,自然不会在价格方面,故意压价,耍什么歪门邪道的心眼。

    良久后,掌柜的才缓缓开口道:“说实话,张家造纸坊的纸确实品相质地都是一流的,起码我做了几十年的纸品,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纸张,

    若这纸是我们自己做的,那这样的纸张就不该放在纸铺里当一般的纸品来卖。

    应该做成纸签,或是画纸,用来供应达官贵人,还得限量限产,不然就显不出这纸的好来。

    不过我看贵纸坊是不想费心做售货的事,要不然也不会来找我们纸铺了。”

    小酒点头,“掌柜的说的不错,我们造纸坊只管造纸,出售什么的可以交给擅长的人来做,我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耗费心力做售卖的事。”

    掌柜的点点头,脸上的笑容立马就恳切了许多,“若是讲售卖,我们这汇成纸铺不只是在肃阳城,就是整个大靖国,我们都还是有些名声的,

    既然姑娘你都这么敞亮了,那我就说个实在话吧,我这店里最好的字纸,书纸,画纸进货价是二两半银子一扎,一扎纸,三尺宽,五尺长,十斤一扎。

    你们的纸质比其他家的好,但是这么好的纸,买得起的人也少,要是价格太高,反而会压货。。。。。。”

    掌柜的说到这里看了一下小酒和于怀恩,见这二人只是笑着,也不接话,只好又道:“这样吧,这纸本店收价三两半银子一扎,你们看如何?”

    小酒听完了掌柜的话,顿时只觉得脑子里嗡嗡的响。

    她知道自家的纸好,可也没想到这纸居然能卖这么贵,她上一次在肃阳买的草纸也才二十几文钱一斤,虽然那只是草纸,可是再好的纸也是用同样的原料做出来的啊。

    怎么价格能悬殊得这么大的吗?仔细一想,十斤一扎,一扎三两半两,其实就是三百五十文钱一斤。

    写字用的纸这么贵,怪不得这时代的人读书那么费钱,家里穷的,不要说买书书了,买纸都买不起。

    小酒又转头去看师父,于怀恩是知道这家纸铺做生意的规矩的,见掌柜的开价公道,便点点头。

    小酒立刻笑了起来,“掌柜的快人快语,三两半银子就三两半银子。

    不过,有个事我要先说清楚,要是以后我家纸坊的产量高了,贵店收不完,我也是要给别家店供货的。”

    掌柜的见小酒也爽快,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个我知道,我汇成纸铺的纸品,还没有积货的时候,贵纸坊的纸我们不仅仅是在这肃阳城卖,还要送货到京都,京都还有我们的总店,大靖朝十几个郡,我们汇成纸铺几乎都有分店,贵纸坊能造出来多少?我们就能收多少?”

    “哦,原来是这样啊。”

    小酒笑着点头,掌柜的却又道:“不过本店也有个要求,只要我们汇成能吃的下贵纸坊的货,那贵纸坊就不能向别的纸铺供货。要是贵纸坊同意这个条件,一会儿这个条款都是要写进供货条约里的。”

    小酒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好,只要汇成纸铺能吃得下我们造纸坊的纸,我们就只向汇成纸铺供货,要是你们收不完,那我还是要再找其他纸铺售货的。”

    “这是当然,做生意自然是以赚钱为主,不过我汇成纸铺是百年老店,分店遍布大靖朝,若是真连贵纸坊一个纸坊的货都吃不完,那就白搭了这百年老店的名声了。”

    双方条件谈好,很快签订了供货条约。

    小酒让掌柜的派伙计去她们落脚的客栈,叫张海生把牛车赶过来,把这次拉来的纸过称,足有四百六十斤。

    等到汇成纸铺的人过完秤,查完了纸,双方一手交银子一手交货。

    汇成纸铺掌柜的十分会做人,交易结束,还宴请小酒她们到旁边的酒楼吃了一顿豪宴。

    一直到了肃阳城夜市喧闹起来,吃完宴席的张家父女和于怀恩谢绝了掌柜相送,走在华灯明亮的肃阳城街头。

    四百六十斤纸卖了一百六十一两银子,现在小酒的银子已经够了,就是好感度不够,还不能升级药田。

    但是好感度这东西,从上一次在集市摆摊看诊后,她就不愁了,下一次集市,再去一趟,应该就能凑够一百点好感度了。

    小酒把银子银票都交给张海生捆在腰间,明天还要去换铜钱,回野牛村还得给工人们发工钱。

    一想到造纸坊以后还能扩建,还能增加产量,还能赚更多银子,小酒心里就是一阵一阵止不住的兴奋。

    此时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铺里卖的东西,只觉得这也想买,那也想买。

    张海生收了银子,却不让小酒乱买东西,小酒好说歹说,才给了小酒十一两银子的零头。

    小酒拿了银子,就是一通逛,每个店铺都要进去溜达一圈,不多久她爹和她师父两人手里,肩头,腰上都挂满了她买的各种杂货。

    眼见着两个大男子汉都快扛不动了,小酒这才作罢,三人回到寄放牛车的地方,赶着大黑拉着牛车回到客栈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