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 > 第123章 摊子越铺越大

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 第123章 摊子越铺越大

    林大妮和张海生一阵感叹,夫妻二人费尽心机的连哄带骗,总算是把小酒想去京都的心思给拉了回来。

    第二日一早,小酒和于怀恩再次商议白酒的事,她果然不再提去京都的事,二人就商议着从野牛村和于家村里挑选几个信得过的人押送白酒进入京都,把推广的事交给世医于家去做。

    于怀恩见小酒态度和昨日大有不同,心知是昨夜自己一家人走后,张海生不知和小酒说了什么重要的事,她才会改变对进京都的态度。

    二人在看诊房里把两个村子的人挑选了一遍,挑出五个人来。

    其中两个,一个是于家村的村长于浩,一个是于家村公认的老实人于深。

    另外三个,一个是野牛村的赵家赵铁柱,就是给小酒家垒灶的那个,还有两个,一个是里正伍德明,一个是野牛村的村长沙有山。

    这师徒二人虽然已经选定了这几个人,可这几个人愿不愿意去?还得于怀恩出面去一一商议。

    从肃阳边境之地,来回一趟京都,要花费多少时日,每日要给多少报酬,众人食宿如何应对?如何选择路线行路?这些都是要说清楚的。

    好的是于怀恩在这附近的十几个村子里,名声颇佳,有他出面去邀约商谈,这些人多半都会去的。

    毕竟有人出银子请他们去京都走一趟,不但开了眼界,回来后,这辈子都有的吹了,还能赚银子回来,这么好的事,几乎没人不会不答应。

    小酒向来是个只负责出主意的,具体实施,她就不管了,全然是个甩手掌柜。

    于怀恩忙着让大牛去请五人前来张家吃饭商谈。

    小酒又回到造纸坊,看着工人们熬浆蒸煮,她脑子里又在想着,应该想办法把卫生巾做出来了,不然以后自己也要用的时候,总不可能跟这个世界的人一样,用布条包着草木灰熬过那几天吧。

    只是做卫生巾这种事,让造纸坊里的男人们来干总是不妥,还别说这些爷们愿不愿意干这样的活了。

    还是得招女工,在造纸坊后面,再划一块地出来,如法炮制的再建一个小型造纸坊。

    还要继续改进造纸工艺,把纸张做的更柔韧,更能吸水一些,里面包上培制过的艾草,圣洁草这些妇科药草,不但清洁卫生,还能防治一些妇科炎症。

    想到这里,小酒又是热血上头,过完年,今年自己就十四岁了,眼看初潮随时会来,得赶紧把卫生巾造出来,就算不挣银子,自己和娘也得用上。

    再说,她在郡守府也是见识过这个世界的有钱人是怎么生活的了?

    一个大厨房里,都有十几二十个下人伺候,周瑶儿出恭的马桶都是紫檀木做的,擦屁股居然用锦丝布,用一块扔一块,真踏马浪费啊。

    巴掌大的一块锦丝布能值大几百个铜板,就这么给她用来擦屁股了。

    咦,她转念一想,要是自己以后能做出冲水马桶,代替那些用料精贵,还需要洗洗刷刷的木制马桶,岂不是又是一桩财路?

    打住,打住打住,小酒忙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先筹划做卫生巾的事吧,其他的以后再说。

    她转身出了造纸坊,又跑回前院,找到林大妮,“娘,咱家还有多少银子?”

    林大妮闻言,立刻满脸警惕的看着她,“你又要干什么?刚扩建了院子,又做了那么多酿酒的东西,家里只有不到一百两银子了,我可告诉你,不能再乱花了啊。”

    小酒笑眯眯的拉住她,“娘,你放心,咱花出去的银子都能赚回来,我又想到了一个赚银子的好方法,你把剩下的银子都拿出来,咱们再扩建一个造纸坊,在村子里招几个大婶大姨来做事。”

    “什么?”

    林大妮一听就急了,“家里有你赵家婶子帮忙做事,我都空闲下来了,你还招大婶大姨的做什么? 你是不是有点银子你就放不住?”

    小酒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不是不是,不是让大婶们来做家务煮饭,是让她们干活,干能赚银子的活,是能帮咱们赚银子的活。”

    小酒费力的跟林大妮解释了一遍卫生巾的原理,又苦口婆心的道:“娘,你信我,这东西肯定能帮咱们赚很多银子,你就别磨蹭了,我去找赵家婶子,让她去叫几个本分老实的大婶来商量商量。”

    林大妮并非不相信小酒说的这个能赚很多银子的事,她也是从京都的官宦人家出来的。

    当然明白这个被小酒叫做卫生巾的东西,一旦制造出来,只怕整个大靖国的贵妇们,不,不止是贵妇,那些但凡是家中有点家资的妇人们都会买这个东西来用。

    只是她觉得小酒这做生意的头脑太过于活络了些,造纸坊开了没多久,又是酿酒坊,现在又要做女人用的卫生巾,这摊子是越铺越大了。

    张家在这附近十里八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了,对于他们来说,名气太大终归是件危险的事。

    不过转念一想,白酒的事情传扬出去后,只怕她们想要名气小也做不到了,只盼着有小酒师父的于家挡在前面,能让小酒不要在京都抛头露面就好了。

    林大妮担忧着回房清点银子去了。

    小酒在厨房里和赵家婶子商量了一会儿,赵婶放下手里的活计,拍拍身上的灰,就出门去找人了。

    小酒又去找张海生。

    张海生向来是除了去京都的事外,其他事情都听小酒的。

    父女俩几句话说完,张海生拉出大黑,套上牛车,又去找当初给他们建造纸坊的工头去了。

    赵家婶子办事十分利索,不多会儿功夫,就把她认为村子里老实本分的几个大婶都叫到了张家。

    有赖于造纸坊和酿酒坊的事,野牛村的人几乎都知道,张家的事都是这个闺女说了算。

    五六个大婶兴奋的挤在张家的厨房里,万万想不到有一天,她们居然也能做工挣铜板。

    小酒开出的条件和造纸坊的工人一样,并没有因为招的是女工就压低工钱,几个大婶听了,眼睛都直了,一个个拍着胸脯跟小酒保证,一定不会泄露造纸坊的秘密,更加会努力干活。

    一个大婶拍得自己的大胸脯咚咚作响,“酒儿你就放心吧,不管什么活我都能做,不比那些大老爷们差。我平日里也是跟我家男人一起下地种庄稼的,有的是力气,绝对不会偷懒。”

    其他几个大婶大姨也有样学样的大声保证着。

    小酒笑眯眯的点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