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我成了绿茶代表? > 第1335章 降低一下目标?

快穿:我成了绿茶代表? 第1335章 降低一下目标?

    “利息是不是太高了?”张雨墨试图讨价还价。

    “这已经是最低的了。”孙老板摇摇头,“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这个利息已经很优惠了。”

    张雨墨陷入了两难境地。十万块钱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不借又没有其他办法。

    “我需要考虑一下。”张雨墨最终还是没有立即答应。

    回到家后,张雨墨把情况告诉了黄麻子。

    “十万块钱确实少了点。”黄麻子说道,“要不我们降低一下目标?”

    “降低目标?”

    “对,先不要想着每月五百张皮料。”黄麻子建议,“我们可以先从两百张开始,慢慢扩大规模。”

    张雨墨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建议有道理。

    “那我们需要多少资金?”

    “十五万应该够了。”黄麻子算了算,“我们手里有五万,再借十万,就够启动了。”

    “好,就这么办。”张雨墨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张雨墨再次找到了孙老板。

    “孙老板,我决定借这十万块钱。”

    “好。”孙老板很爽快,“什么时候要?”

    “越快越好。”

    “那就明天。”孙老板说道,“不过我需要你签个借条。”

    张雨墨看了看借条,条款很严格。如果到期不能还款,不仅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现在没有选择余地了。张雨墨咬咬牙,在借条上签了字。

    拿到十万块钱后,张雨墨立即开始行动。他先是完善了各种手续,然后联系东北的供应商,确定了货源。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张雨墨信心满满地等待着林女士的订单。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张老板,不好了!”黄麻子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林女士的工厂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张雨墨心中一沉。

    “听说是资金链断裂,工厂停产了。”黄麻子说道,“我们的订单可能要黄了。”

    张雨墨感觉天都要塌了。没有了林女士的订单,他们就失去了最大的客户。而且他们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果找不到新的客户,后果不堪设想。

    “你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吗?”张雨墨还抱着一丝希望。

    “我专门打听过了,确实是真的。”黄麻子说道,“林女士的工厂已经停工三天了。”

    张雨墨瘫坐在椅子上。这个打击来得太突然了。

    “现在怎么办?”黄麻子问。

    “先冷静一下。”张雨墨强迫自己镇定,“我们得想办法找到新的客户。”

    “到哪里去找?”

    “省城。”张雨墨站起身,“我们去省城找客户。”

    第二天,张雨墨和黄麻子来到了省城。他们先是去了几个大型的服装厂,但结果都不理想。

    “我们现在不需要皮料供应商。”一个厂长直接拒绝了他们。

    “我们有固定的供应商。”另一个厂长也没有兴趣。

    一天下来,张雨墨和黄麻子跑了十几家工厂,但没有一家愿意跟他们合作。

    “看来省城的市场已经饱和了。”回到旅馆后,黄麻子有些沮丧。

    “不一定。”张雨墨还在思考,“可能是我们的方法不对。”

    “什么意思?”

    “我们一直在找大客户,但忽略了小客户。”张雨墨说道,“也许我们应该改变策略。”

    第二天,张雨墨和黄麻子来到了省城的皮革市场。这里有很多小的皮革加工厂和贸易商。

    “老板,有好的皮料吗?”一个小老板主动询问。

    “有。”张雨墨拿出了样品,“这是东北的优质皮料。”

    小老板仔细看了看,眼睛一亮:“这质量不错啊。多少钱?”

    “比市场价便宜百分之十。”张雨墨报了价。

    “真的?”小老板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好的皮料,你们怎么能卖这么便宜?”

    “我们是直接从产地收购的。”张雨墨解释道,“省去了中间环节。”

    “那你们能保证稳定供应吗?”

    “当然。”张雨墨很肯定地说。

    经过一番谈判,这个小老板订购了五十张皮料。虽然数量不大,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张雨墨和黄麻子在皮革市场里转悠,逐一拜访各个商户。他们的策略很简单:薄利多销,以量取胜。

    “张老板,你们的皮料质量确实不错。”一个商户说道,“我要一百张。”

    “我也要一百张。”另一个商户也下了订单。

    慢慢地,订单开始增加。虽然每个订单都不大,但积少成多,总量也很可观。

    “看来我们的策略是对的。”黄麻子很兴奋,“小客户虽然单个订单不大,但总量不少。”

    “而且小客户的要求相对简单。”张雨墨也很满意,“不像大客户那样挑剔。”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张雨墨和黄麻子总共接到了三百张皮料的订单。虽然比不上林女士的五百张,但也足够维持他们的生意了。

    但就在他们准备回县城组织货源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张老板,我们的货什么时候能到?”一个客户打电话催货。

    “最迟下个星期。”张雨墨承诺道。

    “那就好。”客户挂断了电话。

    但张雨墨心里很清楚,要在一个星期内组织三百张皮料并不容易。他们需要协调多个供应商,还要解决运输问题。

    “麻子,你觉得我们能按时交货吗?”

    “有点悬。”黄麻子实话实说,“东北那边的供应商说至少需要十天时间。”

    “那运输呢?”

    “也是个问题。”黄麻子说道,“我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运输公司。”

    张雨墨感到压力很大。如果不能按时交货,不仅会失去这些客户,还会影响他们的信誉。

    “这样吧。”张雨墨下定了决心,“我们分头行动。你去联系运输公司,我去东北催货。”

    “好。”黄麻子点点头。

    张雨墨再次踏上了去东北的火车。这次他的心情比上次更加紧张。

    到达哈尔滨后,张雨墨立即找到了李国强。

    “李大哥,我需要你帮个忙。”张雨墨直接说明了情况。

    “三百张皮料,一个星期?”李国强摇摇头,“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