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退伍兵重生,混成大国合伙人 > 第660章 易峰当组长了

退伍兵重生,混成大国合伙人 第660章 易峰当组长了

    南柳大街这次群体事件,可大可小。

    以出动县公安局这个级别,那就是该抓的抓,该罚的罚。

    那些被抓的闹事群众,打了城管和警察,算是占了‘便宜’,拘留罚款他们也只能认倒霉了。

    被打的老警察和城管是受害方,虽然不至于表扬,但也不会受到处罚。

    可这事出现了微妙变化,就从新任县领导蔡副书记的到来开始。

    他是从市里调来的,到县里任县委副书记,香安县城各大街占道经营是常事,尤其以南柳大街出名,他决定去看看。

    上次卖虾米老太太对易峰表示感谢,让他对城管的印象很不错,为此还在会上着重表扬了城管大队。

    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南柳大街就发生了群体事件,于是他专门赶来处理。

    不过他来的有点晚,事情县局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他看到的是结果是,现场群众已经散了大半,给人的感觉是,这事不大,已经过去了。

    胡局长向蔡书记汇报,说这次城管和小商贩之间闹事,是一个小误会引起的。

    并且是老百姓先动的手,打了城管和警察,这种暴力行为应该严惩。

    蔡书记最终也没追责城管和派出所,他倒是替打人的百姓说了情,毕竟牵扯的人不少,还是尽量从轻处理吧。

    胡局长无不遵从,反正委屈最大的是城管大队。

    而城管大队一调查,知道这事是陈刚处置不当引发的,挨打也是咎由自取,因此就同意了县局的处理结果。

    本来这事也就此结束了,谁知道有那好事之人,把这整个事件捅到了网上,还有人拍了照。

    陈刚小组除了易峰,全部受伤住院,没个十天半个月谁也上不了班。

    但是他们的工作得有人做,特别是南柳大街的巡查工作不能停。

    刘中队长喊了几个组长,全都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最后还是易峰临危受命,就成了这个组长的合适人选,唯一的一名在编正式工。

    代组长有了,组员还没着落。

    最后刘队长拍板决定,从其他小组里抽调人手,临时填充到易峰手下。

    易峰想着自己才来了半个月不到,就当上小组长了,心里多少有点高兴。

    可他看到前来报到的几个新组员,脸色瞬间就垮了。

    这分明就是一群老幼病残啊。

    一眼看过去,易峰还是最高的那一个。

    这可是北方某省啊,一米七以下都被称为二等残废,这些人愣是没一个超过一米六五。

    个子矮就不说了,你好歹是个正常人吧?

    说话结巴的徐得胜,走路夹着屁股的娘娘腔叶羽宁,憨憨傻笑的崔直仓,岁数大长得像老头的赵宝库,还有个看着十七岁都没有的李蒙。

    “李蒙,你成年了吗?怎么进来的?”

    “满十八了,不信给你看身份证。”

    小孩李蒙伸手要掏身份证,被易峰给拦下了。

    “行了。就这样吧。”

    在那个年代,年龄虚报个两三岁很正常,身份证上的年龄不可信,但你也得信。

    “你们都站好,按照大小个站成一排。”

    “这怎么才五个人?说好的不是六个吗?”

    就在这时候,有人喊报告。

    易峰扭头,然后抬头。

    可算来了个高的了。

    不过这也太高了点,自己说话还得仰头。

    “你有二米吧?”

    “报告组长,两米零三。”

    “不错,入列吧。你站排头。”

    最后来的这个新组员叫谢书耀,走路一步三晃荡,看的易峰有点嘬牙花子。

    这就是一个瘦竹竿啊,易峰都有点担心,这风稍微大点他就倒了。

    眼前的这一排六人,看的易峰心里直难受。

    能进城管大队的,哪怕是临时工,说明家里多少都有些关系,开不了。

    虽然是半个月的组员,还是得给他们讲讲规矩。

    “你们都比我来得早,大队的规矩我就不讲了。下面说说我的规矩。”

    “我的规矩就俩字,服从。下了班你们爱干啥我不管。但是上班期间,必须做到服从。懂吗?”

    “哦。”

    “懂了。”

    “嗯。”

    “知道。”

    六个人回应是稀稀拉拉,像是没吃饭。

    易峰没有立即发火,规矩不是靠嘴讲的,得看行动。

    再说这些人虽然看着都是其貌不扬,不堪大用,甚至窝窝囊囊的,但是有个优点。

    那就是这样的人都比较老实,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所以易峰只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他们绝对服从,听话就行。

    “今天上午的工作,巡查南柳大街。带上我准备的工具,十分钟后出发。”

    六个人互相看看,南柳大街昨天才干完仗,今天还去?万一挨揍咋办?

    至于易峰说的工具,他们都忽略了。

    易峰也没解释,他照例给卖虾米的老太太发了短信,通知她,他们城管要来了。

    陈刚他们组虽然人住院了,但是那辆小货车还是好的。

    一行七个人上了车,才发现易组长说的工具是啥?

    扫把,箩筐,小铲子,抹布,水桶等等。

    怎么看着像是要打扫卫生呢?不是有环卫工吗?

    他们到了南柳大街,发现小商贩们都走光了,算是松了一口气。

    易峰下车,朝众人一挥手。

    “都下来干活儿。先把地上的垃圾都清理了。”

    早上小摊贩占道经营,剩下的垃圾比较多,特别是卖菜的,抛下的烂菜叶子最多。

    六人里面最爱发问的是徐德胜,偏偏他还是个结巴。

    “组。组长。这。活儿,不。不。不是有。有环卫。工。。工人。干。”

    易峰听着耳朵难受,等不及他说完就阻止了他。

    “环卫工人不是二十四小时都在。我巡街看着难受?”

    “那。。那。。你。。你。”

    易峰不想跟他解释了。

    “还记得我的规矩吧?服从!”

    “好。好吧。。谁。。让。。你。。是。组。。”

    易峰受不了,其他人也受不了徐得胜。

    娘娘腔叶羽宁捏着兰花指一戳徐得胜。

    “哎呀,得胜。你就闭嘴吧。听组长的,拿扫帚扫地去。”

    结巴徐得胜,憨憨崔直仓,老头赵宝库,小孩李蒙,娘娘腔叶羽宁负责打扫街面垃圾。

    易峰则带着瘦竹竿谢书耀,来到一根电线杆子前。

    “看见上面贴的小广告了吧?你负责清理高处的,下面的归我。”

    好好的一根水泥电线杆子,上面贴了最少五六十张小广告,有的地方是一层又一层。

    什么治疗不孕不育的,治疗淋霉脚气的,寻东西的,招工的,等等。

    就像一块块狗皮膏药,糊在电线杆子上,墙上,地面,垃圾桶上,树干上。

    谢书耀二话不说,拿起铲子就干。

    好不容易揭掉半张,他一低头,嘴张的老大。

    易组长负责的那下半截,是干干净净,光滑如新,连小广告的一点纸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