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靠属性变强,我在镇守司吃软饭 > 第1053章 变化之道,造访故人

靠属性变强,我在镇守司吃软饭 第1053章 变化之道,造访故人

    许凌有预感,若能真正悟透变化道韵,那么哪怕面对某些强横的宇宙意志或法则之主。

    他也能堂堂正正的在对方面前“扭曲现实”——用变化之理,推演出无数可能中的胜利之线。

    只是,悟道之门难寻。

    就像这次因果道韵,他都要借助佛门圣地的机缘和净空小和尚这份“纯净的执念”才能契机迸发。

    那么,“变化”这一道韵的突破口,会在哪里呢?

    许凌在虚空中缓缓踱步,眉头紧锁,反复思索,却始终难以梳理出清晰脉络。

    许久之后,他忽然轻叹一声,眼神深邃。

    “既然想不通,那就回源头去找找看吧……”

    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人影——那位他从内心真正尊重和敬仰的前辈修士。

    那位曾在他低阶时便给予了人族后辈无私传承、并传下《万象如意变化妙诀》前身的大能——平阳道尊。

    “现在,我也算走到了变化大道的边缘,若能再与他一谈,或许就能突破那道最后的门槛。”

    许凌念动之间,便直接用之前留下的传信玉佩先联系平阳道尊。

    对这位前辈,他十分尊重,找人之前,得先打好招呼。

    所幸对方并不在闭关当中,于是他便顺着那一丝遥远的空间波动轨迹,展开跨界穿梭。

    许凌说走就走,只是稍作确认自身状态后,便迅速开启了跨越时空的实体降临通道,目标直指平阳道尊所属的宇宙时空。

    这个决定来得毫不犹豫,因为许凌心中早已下定决心,既然自己在变化道韵上早已打下根基,就必须抓紧每一丝可能的契机,去进一步提升与圆满。

    而对许凌而言,眼前这个宇宙并不陌生。

    他曾经在系统试炼幻境中以化身之形随着平阳道尊的视角游历过这个世界,那段经历犹如浮光掠影却印象深刻,犹如梦中归途,令人一见难忘。

    彼时他便察觉到,这一方宇宙时空的修行体系,与他原本所在的主宇宙相比,有着极其显着的不同。

    首先,此界并没有明确的阶位划分——什么人仙、灵仙、玄仙、金仙之类的修士等级制度在这里完全不存在。

    修士的强弱,也并非以灵力总量、元神厚度或修为年份来判断。

    而是直接体现在其所掌握的法门层次、悟道深度以及对“本我”的领悟程度。

    在这种体系中,悟性几乎成了一切的根本——若是能于晨钟暮鼓之间,顿悟天地至理,那即便只是一介凡人,也可一念化仙。

    而若是资质愚钝、死读死练,即便苦修千年,也难以窥见大道之门。

    那次幻境中的经历,曾让许凌震撼不已。

    他甚至在内心暗自吐槽——“这才叫修仙。”

    真正的修仙,当如是!

    不拘于外物,不困于名利,不求浮名,不盲追头衔,纵然隐于田野,亦可心通天地。

    与之相比,他所在的主宇宙,虽然体系完善,强者如云,却也早已沦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修道工厂”。

    人人为资源奔波,为所谓宗门荣誉拼命,为仙诀秘宝你死我活。

    长生之道,成了打怪升级似的数字游戏。

    更让他感慨的是,这种差异不是偶然,而是根植于宇宙法则的不同之中。

    这一方宇宙被称作“灵元界”,主宰法则为“本源映照”与“心意映现”,换言之——心灵即力量,悟性即通道,念动则道行生。

    在这样的宇宙里,平阳道尊这样的人物,不是靠堆积资源与搏杀敌人爬上高峰的。

    而是靠一念通天,一悟破境,以自身心灵在大道之镜中映出真实轨迹。

    当然这种形态的弱点也相当明显,就是实际战力会与真实境界倒挂,在杀戮与争斗方面远不如其他修行体系。

    数百万年前的天魔之乱,便实际的体现了出来,此界几乎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随着空间之力崩解重组,许凌的身形逐渐从星辰混沌之中浮现出来,周遭是无垠青空,风过如歌,山河皆静。

    这一瞬间,他已然来到了目的地——平阳道尊的隐居之所。

    这是一片宛若世外桃源般的山谷。

    山谷不大,却极尽幽静雅致。

    东边有瀑布自千丈绝壁飞流直下,水光如练,雾气升腾,宛若仙霞。

    西边则是一片竹林,翠竹摇曳,似有琴音缭绕其中,时而有几只灵禽飞掠而过,清啼脆鸣,悦耳动人。

    谷底草木繁茂,灵气四溢,每一株花草都透出微妙的道意。甚至有些花蕊中隐有光华,似乎在与天地呼吸共鸣。

    山谷中央,一间茅屋坐落,屋前一片青石小院,院中有石桌石凳,几株梅树静静伫立,枝上初绽的梅花带着寒气与清香,一如往昔。

    许凌脚步轻轻落地,望着这幽静安宁之地,心中忽然生出一丝久违的宁和。

    他记得,平阳道尊的风格便是这般——不喜浮华,不追权势,只求于一方天地之中,将万象之变尽收心中。

    片刻之后,院中茅屋门开,一道熟悉而清瘦的身影走了出来。

    还是那一身朴素的灰衣,袖口干净,神情沉稳。

    与当初分别之时并无太多变化,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沉静与平和,少了那股当年身负传承的锋芒。

    “晚辈许凌,见过前辈。”

    许凌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灰衣道人先是一愣,随即笑道:“竟真是你啊,怎么突然想到找我这个老家伙了?”

    “本来该早来拜访,但确实一事接一事,直到今日,才有空来前辈这避世清修之地叨扰。”

    许凌笑着回道,话语真挚,没有半分敷衍。

    他目光扫了一眼这山谷,又调侃道:“不过说句实话,这地方……可一点不像什么道尊大能的居所。”

    平阳道尊哈哈一笑,仿佛被触动了什么回忆。

    “到了你我这般境界,何须讲究外在排场?你我之道,本就源自‘变化’,千般布置,终敌不过一念之真。而且我现在不过是一介灵仙小修罢了,哪来什么大能之名。”

    许凌听罢,心中不禁一动。

    这番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极深修行之理——不执着于身份,不沉迷于头衔,不困于外物,才能真正踏入道之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