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 > 第25章 襄垣巷战秀芹出现,山本近藤是纵是擒?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 第25章 襄垣巷战秀芹出现,山本近藤是纵是擒?

    记得一位伟人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这里所说的人,是指的人与武器结合后所形成的战术素养。

    比如漠海边战争,一边是武装到牙齿的特种兵;另一边是穿背心裤衩的游击队。

    双方打了一场巷战,结果特种兵输了。

    最后背心裤衩军还从被击毙的特种兵头上,把他的钢盔摘走了。

    这东西能卖不少钱,钱能买到钢管。

    白糖、化肥结合华夏优质钢管,可以制造出廉价而又好用的火箭炮。

    所以,即使我军在装备上极度领先,打起巷战来,也不是稳胜。

    如果鬼子智商降到0,依靠现有装备,如同古代战争一样,双方面对面摆好阵型对攻。

    那我军几乎可以做到零伤亡全歼鬼子。

    实现降维打击。

    但是,若论智商,虽然华夏人从来都是全世界之翘楚,膏药国和太极国却也差不到哪儿去。

    而且,独立旅的敌人不止有面前的一个联队。

    36师团223联队、炮兵联队、21师团的第62联队、山炮兵第51联队,还有前面提到过的第37师团225联队,第41师团238联队及一个山炮兵大队,都在赶来的路上。

    独立混成第4旅团、第9旅团也出城活动,意图分散我军注意力。

    围魏救赵谈不上,就一个386旅就把它们吓死了。

    哪还敢来“围”?

    独立旅大多数兵力放在了打援上,参加巷战的每个团只抽出来一个营。

    总兵力与鬼子相当,这还是没计算黄鞋军的情况。

    我军在装备上占优,有防弹衣、步枪换了短突击步枪,在火力密度和持续性上,我方占优。

    虽然巷战有很大几率发生白刃战,而一般来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短突击步枪偏短。

    但是,巷战空间有限。

    在有限空间内,过长的冷兵器未必就占优势。

    在训练上,鬼子和我军大体相当。

    甚至鬼子更占优势。

    虽然独立旅训练抓得很紧,但毕竟时间太短,还不到半年。

    在人心向背方面,当然双方不可同日而语。

    甚至一部分黄鞋军还战场起义,利用自身地形熟悉的优势,带领我军清除隐藏在各个角落的鬼子。

    但鬼子却能利用平民,让我军束手束脚。

    这一点又倾向于鬼子。

    这样一比较就能看出来:打巷战,我军虽然占优,但形成不了压倒性优势。

    毙敌一千,也要自伤八百。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不把特战团调来?

    这种战斗,不是特战团更有优势吗?

    如果特战团真的是合格的特种兵,那确实打巷战更有优势。

    但问题是特战团大多数战士,也就训练了两三个月的而已。

    只有少数训练时间达到了半年。

    两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训练效果再好能好到什么样?

    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当中,科学性只占一小半,大部分还要看训练了多长时间。

    比如后世的各种特长班,很多家长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哪个都学不长。

    最终孩子什么都懂一点点,什么都不精。

    以围棋培训班为例,每星期上一次课,一次一个半小时。

    一年能上50周吧,因为有节假日或者其他原因请假的情况。

    这样也不过75个小时嘛,再说形象一点:只有3天多一点。

    再怎么天才、老师再好、训练再科学,3天能学成什么样?

    也只不过比没学过的强那么一点点嘛!

    特种兵训练也是一样,训练时长不够,达不到特种兵标准。

    他们也就是体能和射击上比普通战士强。

    其中射击最好的都抽调出去组建了狙击小队。

    其他的很多特种作战科目都还没有训练。

    再说了,特战团昨天打了一个白天加半个晚上,已经很疲惫了。

    所以就没再把特战团调上来。

    他们继续留着当总预备队。

    这次巷战,战士们打得很憋屈:

    一间房子,里面有很多鬼子,用什么武器最好?

    按说用无坐力炮、加榴炮都很好,手雷也可以。

    煤气罐型手雷在密闭空间效能尤其高。

    但是,这些都不敢用。

    因为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老百姓。

    等冒着巨大的牺牲,歼灭了房间里的鬼子,却发现:原来里面没有老百姓。

    歼灭224联队的进程很缓慢,张大彪已经去了前线。

    “老赵,早就想到了这是块硬骨头,没想到还真他娘的难啃!

    你留守指挥部,我去找大彪!”

    “嗯,注意安全!”赵政委并没有反对。

    如果放在半年前,赵政委肯定会说:

    “不行,你是指挥员,不是战斗员。你应该在指挥的位置上。”

    但是现在,赵政委觉得这个老李不简单。

    远比他表现出来的强大。

    早就听说老李能打仗,但是来独立旅差不多半年了,没见过李旅长在指挥上有什么过人之处。

    前两天对付山本挺进队的时候,老李还分析说鬼子会用暗语传递情报。

    结果不是也没用嘛!鬼子就直接明说的几点几点干什么事。

    鬼子就那么自信地认为我军没有一个懂膏药语的?

    事实证明,老李分析错了!

    很多指挥作战、战场分析、制订计划的活都交给了张大彪。

    倒是张大彪看起来有两下子。

    反观这老李,纯粹就一条咸鱼!

    尽管如此,独立旅却由几千人发展到了几万人,武器装备都优先给独立旅。

    那炮弹,独立旅可以敞开了打,就跟不要钱似的。

    总觉得这事不能用李云龙的人格魅力来解释。

    这老李闲了这么长时间,是该活动活动了!

    或许全旅谁都有危险,就他没危险。

    李云龙刚出门,又折回来,把张大彪的大刀去掉红缨,背在了身后。

    “和尚,跟我走!虎子,保护好政委!”

    这才出了门,带着和尚,直奔4团前沿阵地。

    问了几个战士,找到了张大彪。

    “大彪!”

    “旅长,你也来啦!自从咱独立旅换新装备以来,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再好的装备也用不上。

    有战士请求用重火力,被我给否了。”

    “嗯,做得对!咱打鬼子是为了老百姓,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死在咱面前,更不能死在咱自己人手里。”

    “旅长,你看,左前方那座二层楼,两边都是房子,绕不过去,只能强攻。

    刚才里面有孩子哭声,应该是有老百姓。

    牺牲了5名战士都没冲进去。

    鬼子有无坐力炮,有掷弹筒。”

    李云龙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儿,问道:

    “有下水道没有?”

    “人钻不进去,烟囱也钻不进去。”

    李云龙又看了一会儿道:

    “看见这两座楼中间那个缺口了没有?

    缺口旁边有个窗户,可以钻进人。

    开一辆步战车直冲过去,吸引火力。

    人贴着墙根,靠近窗口后往大门口外扔颗手雷。

    趁鬼子注意力在手雷上,从窗户跳进去!”

    “好!来五个人,再调一辆步战车。按旅长说的办。

    五个人先进去一个,其他人在窗口往里射击,注意观察老百姓位置。”

    几分钟后,传来隆隆的响声。

    一辆步战车,对着门口旁边打了两个短点射,未做停留,接着就往前开。

    铛、铛两声,步战车硬挨了两发无坐力炮弹。

    乘员的头被震得嗡嗡响。

    试着开了一下,步战车还能动。

    就又往前开,边开边转动炮塔。似乎要强行冲进去。

    这时又挨了一发无坐力炮弹,里面扔出了燃烧瓶。

    步战车这回动不了了,但是里面的乘员也没事,还能当碉堡来用。

    五名战士也赶到了指定地点。

    向街道中心靠近楼门处扔了一颗煤气罐手雷。

    “轰!”

    云爆弹是两次爆炸。

    当手雷爆炸时,鬼子还在欣赏这奇特的手雷:怎么还会炸两次?

    一名战士一个前滚翻就跳进了窗户,端起枪就射!

    瞬间打倒了五头鬼子,同时扫了一眼,喊道:“没有人质!”

    鬼子也反应了过来,十余枪打在了战士全身各处。

    战士在闭上眼睛前,一直扣着扳机,打空了整个弹夹。

    又打倒了两头鬼子。之后战士也倒在了地上。

    战友们顾不上悲痛。

    此时不要辜负了战士用生命打开的进攻通道,才是对战士最大的尊重。

    四支短突击步枪配合默契,很快就将第一层的鬼子全部歼灭。

    四名战士,跳进窗口,打开了大门。

    有战士拿来水基型灭火器,将大火扑灭。

    一楼只进去四名战士,其他人只敢到门口。

    如果一窝蜂冲进去,里面往下扔手雷;

    或者武士道精神发作,来个自杀式袭击,那伤亡就大了。

    武器由冷兵器发展成热兵器之后,战争死的人反而减少了,核武器除外。

    原因就是人的密度降低了。

    这四名战士贴着墙,探头往楼梯上张望,然后就发现伸出一支手枪,战士马上缩了回来。

    两发子弹飞了出来,虽然没有造成伤亡,也给我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这怎么打?只要上了半截楼梯,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

    而且,那个孩子很可能在上面,或者是吓晕了,或者是被打晕了,听不到声音,无法判断孩子到底在哪个位置。

    哪怕咱有个防爆盾牌,它真能防住子弹,人家还可以往下扔手雷。

    鬼子步兵按标准,每头会带4枚手雷。

    纯靠消耗得到什么时候?

    “大彪,周围都拿下了吗?”

    “东侧拿下了,西侧还没有。”

    “对面那段城墙呢?”

    “拿下了。”

    “好,先用无坐力炮,空炸引信,离窗户远点,只要能震破窗户就行。

    然后派狙击手上城墙,看能不能看到楼里面。

    能解决一个算一个。

    等上面鬼子少了,咱们的人就有机会从楼梯上去。

    只要咱的人上去了,鬼子就不是咱的对手。”

    “可是,人质怎么办?”

    “暂时鬼子不敢伤害人质,等它们用人质要挟的时候,放它们走。

    只要它们经过我身边10米之内,我就有办法。”

    张大彪看了一眼李云龙,想起了旅长的不同寻常之处。

    “好,我马上去安排!”

    不一会儿,配属4团使用4名狙击手就在楼对面城墙上做好了准备。

    “轰!”

    “轰!”

    两声巨响后,窗户上的玻璃全被震了个粉碎。

    因为有充足的炮弹练习,无坐力炮手的弹种选择、引信设置等安排得极为精确。

    两枚炮弹,震碎了两个窗户的玻璃。

    一发也没浪费;也没有任何一发火力过剩,伤及无辜。

    爆炸的烟雾刚刚散去,狙击手马上就各自锁定一头鬼子。

    “砰、砰!”两枪,两头鬼子魂归地狱。

    这两头都是靠近楼梯的鬼子。

    两名战士反应很快,趁这个机会,三步两步就跳上了楼梯,三秒钟不到就冲到了楼上。

    这时,狙击手再次开了两枪,击毙两头鬼子。

    两名战士刚刚冲上去,迎面就看到鬼子朝楼梯扔的手雷。

    “手雷!”

    两名战士喊了一声,边用突击步枪射击;边滚到墙角。

    防弹衣硬接了几枚弹片,战士没有受伤。不过楼梯也炸断了。

    但是两名战士的步枪属于自动步枪,射速远不是栓动步枪能比的。

    很快,二楼就剩下一头鬼子,把刀架在一个孩子脖子上,孩子早就吓傻了,一动也不敢动,也不敢出声。

    此外还有五六个黄鞋军蹲在地上,步枪、手枪全部扔掉,抱着脑袋表示投降。

    鬼子吱哇叫着什么,估计意思是让战士们放过它,它就不杀那个孩子。

    这时,鬼子身边的一个黄鞋军突然一指窗户喊道:“手雷!”

    鬼子转头向窗户看去——哪有什么东西!

    它听不懂“手雷”是什么意思,只以为黄鞋军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

    意识到中计的时候,感觉拿刀的手被人撞到一边。

    接着刀就脱手了,再一看,刀已经到了这名黄鞋军手里。

    再之后,就感觉肚子又凉又热又疼的,特别舒爽。

    接着不由自主趴在了地上,背后也传来更加舒爽的感觉。

    然后就下了地狱。

    这些,都是那个黄鞋军干的。

    此时,黄鞋军又把刀扔掉,重新举起了手。

    “别杀我!俺们都是被逼无奈才当了黄鞋军,没欺负过老百姓。

    昨天俺还杀了两头小鬼子呢!加上今天这个,已经仨了!”

    “看在你救了这个孩子的份上,算是将功折罪了,你们都起来吧!”

    战士临时自作主张放过了这些黄鞋军。

    “你们谁对这里熟悉?哪里有鬼子?”

    “我熟!”

    “我也熟!”

    “长官,俺们都熟,俺们这就带你们去打鬼子!”

    战士走到孩子身边,孩子经历了这么多,刚刚意识到已经脱离了危险。

    这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战士们只得又抱、又拍地哄着孩子。

    直到下面的战士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架梯子,这才把他们接了下去。

    这座难啃的二层楼宣告攻破。

    梯子没扔,有了它,对爬二楼、爬房顶很有帮助。

    绝大多数战士没有不借助工具爬到房顶的本事。

    即使现在的特战团,有这项本领的也不多。

    有了倒戈的黄鞋军帮助,进攻速度快了一些。

    黄鞋军多年来在这一带从事治安工作,对一些小路、房间的出入口都很熟悉。

    甚至连地窖、暗道都指出了几条。

    很快,就攻到了警察厅门前。

    这是襄垣的最后一战,山本和224联队长近藤新八都在这里。

    哲几松四已经不知道死在了哪里。

    它们绑了一个20来岁的姑娘来要挟独立旅。

    要求独立旅放它们走。

    战士们一方面死了很多战友,对这伙儿鬼子极端痛恨;

    另一方面又不想伤及那位姑娘。

    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如果因此就放过了鬼子,那它们就尝到了甜头。

    以后每逢难处就会劫持华夏人。

    但如果不放过这些鬼子,又会伤到那位姑娘。

    “旅长,怎么办?”

    “刚才咱们进攻的时候,有一位被咱们救出来的老大爷对我说道:

    这么多年了,终于看到了希望。

    我说,是啊,你看,咱们的装备比鬼子强多了,鬼子蹦跶不了几天啦!

    老大爷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是说的这个。

    我是说的你们的为人,你们宁可自己牺牲也不愿使用重武器,所以我才说,我看到了希望。

    不仅是赶走鬼子的希望,还有民族复兴的希望!

    我这才明白过来,这就是民心!

    这个时候,民心比这几头鬼子更重要!”

    “那就放过它们?”张大彪疑惑地问道。

    “大彪,你看我背着的是啥?”

    张大彪往李云龙背上一看,惊喜而又疑惑地叫道:“大刀!我的刀!”

    “哈哈哈哈,还会用吗?”

    “旅长,这哪能忘得了!老伙计,今天带你开开荤!”

    张大彪明白了李云龙的意思。

    “和尚,盯好剩下的几头鬼子,别让它们搞小动作。

    找个会膏药话的原黄鞋军来。”

    “长官,俺会。俺叫李大毛,俺杀了三头鬼子了。”

    “好,就你吧。跟山本说,它们不是讲什么武士道精神吗?

    让他下来,跟我决斗,能赢得了我就放它走!”

    “好嘞!”

    “对面的山本小鬼子听着:听闻阁下剑道世家出身。

    膏药国的剑道,不过是我华夏的皮毛而已。

    师徒名分,早有定论。

    我独立旅参谋长张大彪,愿意与阁下比试刀剑。

    如果阁下能战胜我们参谋长,我们参谋长就让开道路,放阁下一马;

    如果阁下败在我们参谋长刀下,就请珍惜武士的荣誉,放这位姑娘离开!”

    李大毛一边说,战士们一边向山本等鬼子靠拢。

    李云龙也混在战士们当中,慢慢靠近那位姑娘。

    只要靠近到十米之内,必要时就可以把那位姑娘装进系统空间。

    虽然事后不容易解释,但总比丢了性命要强。

    这时候,那位姑娘说话了:

    “李旅长在吗?不要管俺,开炮吧!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

    只要你杀了这伙儿鬼子,下辈子,俺当你的女人!

    记住了,俺姓杨,叫秀芹!”

    李云龙听后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