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 > 第177章 起义军优待政策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 第177章 起义军优待政策

    当晚,安排裤衩军休息后,一营原地警戒。二营和上午投诚的晋军一起打扫战场。和上午一样,死掉的士兵尽量核实身份,好好安葬。

    如果就把尸骨放在野外,一晚上野兽就会将其啃光。

    次日早上,我军给裤衩军士兵们除了配发了背心。

    起床后,这些士兵出了帐篷,呼吸几口新鲜空气,竟然发现早饭已经准备好了。

    “你们竟然还有早餐?”

    “有早餐奇怪吗?近一年半以来,我们都是一日三餐,甚至有时候晚上还有加餐。

    就是你们来了,粮食没储备那么多,品种少了。

    你看这早餐,只有馒头、咸菜和玉米面粥。

    要在以前,至少还能吃到一个鸡蛋。

    我们一个营才一千多号人,你们一下子来了四千多,实在没带那么多物资,大家都将就一点吧。”

    “这哪还能算将就?我们以前一天就吃两顿饭,每顿饭三两主食都保证不了。很多时候就是喝菜汤。

    我们到你们这边,你们不仅不杀不打不骂,这吃的饭比你们平常还好。

    早就听说你们这边优先俘虏,今天才算是真正见识到了!”

    “首先纠正一下:你们不是俘虏,不管昨天上午来的还是下午来的,都算起义。

    另外我们吃的并不比你们差,其实我们也没有对你们特殊对待,我们吃什么,你们也吃什么。

    并不像你说的那样:你们吃的比我们好。”

    其实历史上,确实在我军优待俘虏政策下,俘虏的待遇比我军高级首长还好。经常咱们自己的战士吃糠咽菜,却给战俘四菜一汤。

    那是因为生产力被破坏严重,物资严重不足,要让俘虏感受到温暖,就只好自己人省吃俭用,把节约下来的物资给战俘。

    现在不一样,我军条件明显改善,生活物资储备丰富,只要做到不区别对待,就足以令战俘们感动。

    如果再好,那就是天天给战俘吃满汉全席,没那个必要,还会影响到咱们自己战士的心理。

    “这样更好!真的是没把我们当战俘看待,而是当作自己人。

    我这个人比较粗,感谢的话也不会说,一句话,我们以后就是长官您的人,长官让我们打谁,我们没二话,保证个个都是不怕死的!”

    “不是战俘,是起义军!你们能有这样的觉悟,很好!我们也希望能和你们并肩战斗。

    不过,怎么安置你们我可做不了主,等吃完饭,就带你们到旅总部。即便你们想继续当兵,也要先经过训练。

    发杆枪就上战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对对对,应该的。昨天那些炮弹真让我们开了眼,还好你们没真想炸死我们!

    这些炮连炮A团的弟兄们都没见过!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时候就让我们上战场,不光帮不上忙,还是个累赘!”

    战士笑了一下说道:

    “好了,闲话就不多说了,等吃完了会有人带你们领单兵自热口粮。走到旅部要一整天,中午只能吃单兵口粮了。”

    等吃完早饭,裤衩军和投诚军合兵一处,先称其为投诚军吧。由一个连战士带路,没有汽车、步战车等车辆,全程靠走。四十人算一个排,一名战士带一个排。

    剩下受伤不能走的,才安排车辆。

    出发之前,投诚军见到了刚才说过的单兵口粮。

    每人一大包,再带上一壶水,午餐问题就解决了。包装上用简体字印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不管包里面是什么,人家给就只管拿着,反正人家又不会害自己,要害自己也不用等到现在。

    “弟兄们,中午之前可以把水喝干,中间有地方补水,那可是天然矿物质弱碱性水!天热,多喝点水。咱们上午多走一些路,下午太热,走不快。

    下面,以各排编号的顺序,出发!”

    “一排,齐步走!一二一……”

    各排相继出发。

    路上各排排长还教会了投诚军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来让路途中不那么枯燥;二来顺便先进行一些思想教育。

    走了两个小时后,唱歌都唱得口干舌燥了,就不再唱歌,时不时排长讲个笑话,调动一下气氛。

    投诚军总共四千多人,由一百多人护送,不怕他们逃跑吗?

    话说,有这么好的待遇,谁还跑?哪怕罪大恶极的,也没想跑。

    现在跑肯定跑不过子弹,再说了,八路军优待俘虏,说不定能保住命。就算最终还是被枪毙,也先吃几顿饱饭再说!从来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呢!

    夏天,天亮得早。从早上六点出发,到中午十二点前后,走了三十公里。大家的水也基本喝干了。

    “再坚持一下,前方两公里就到补水点了。”

    又打起精神走了两公里,果然来到一处依山傍水,又有树木遮阴的好地方。一条小瀑布,挂在山崖边,汇入一处半月形小潭中。这潭水清澈见底,尤其在夏季,让人见了就忍不住想喝上几口。

    若非正在打仗,真想在这周围建一所房子,种上两亩地,养些鸡鸭猪羊。

    这样过上一生也挺不错的,这里一看就灵气充裕,说不定有生之年还能修炼到金丹期。

    “弟兄们,以排为单位,按各排序号顺序,到水潭边灌水,回来以后,各排排长教给大家怎么吃饭。

    中午就在这里休息,下午三点再继续行军。”

    这吃饭还用得着教吗?当然用!单兵自热食品包内有说明书,用简体字书写。

    简体字不是问题,问题是就算是繁体字,也有一小半人不认识。

    大家在排长的带领下,拆开包装,拿出说明书,多数人能连猜带蒙地看个大概。少数拿着说明书在风中凌乱。心中在想:“没文化,真可怕!不认字连饭都不会吃!”

    严土皇很抠门,但人家在教育上却不抠门。他的治下,识字率要远远高于华夏其他农村地区。

    排长先把说明书挑重点念了一遍。又亲自带领大家,一步一步地演示操作。

    这份自热口粮内包括鱼香肉丁炒饭三百二十克、黑椒牛肉炒饭三百二十克、辣味圆白菜二十克和速溶饮料十克。

    算不上多么丰盛,不如九十年后的外卖可口。但这只是应急所用,应急的原则通常是够吃即可。在口味上可以适当让步。

    就算应急时才用,也比投诚军平时吃的饭菜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连他们的两位师长都觉得味道不错,除了没酒。

    吃完饭后,连长让大家带好垃圾,这要一直带到旅部,由专门的垃圾处理站来处理。

    之后休息两个小时再继续赶路,到晚上八点,才赶到旅部。

    晚饭的丰盛程度和前一天晚上差不多,没有区别对待。

    自从投诚以来,投诚军们感觉自己不像是俘虏,倒像是来享福的!慢慢的,有的投诚军产生了原本就和我军战士是亲密战友的感觉。

    早在一九二八年,我方就制定政策,对待俘虏要做到:“不打俘虏、不搜腰包、受伤者给予治疗、愿留的收编入伍、愿走的发给路费”。

    抗倭战争期间,对待倭寇战俘,我军也要求“不滥杀、不虐待、不侮辱其自尊心。”

    对待华夏同胞,当然会更好一些。

    这些投诚军们,底层士兵,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愿意回家的发给路费;愿意加入我军的,编入新兵团。无家可归又不想加入我军的,也可以发给安家费,转为解放区居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养家,在解放区安家落户。

    对待军官有所不同,要先经过集中教育,再依据犯错大小,结合他自己的意愿,或者释放、或者改造、或者留用。

    廖副师长和A1002师师长不仅能够留用,还能经过学习后继续担任军官。只是部队已经不是原先的部队了。

    只对罪孽深重、残害人民、冥顽不灵者予以枪毙或者监禁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