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相亲缘鉴 > 第471章 定位比赛

相亲缘鉴 第471章 定位比赛

    我笑道:“杨姐,需要怎么做我现在还是个设想,但是我得先和你说一下。因为到时候我怕你不理解,影响了进程就不好了。”

    杨姐说:“小林哥,这两年全靠你我们才把生意支楞起来,本来公司也有你的份,你想怎么做,大胆去做好了。我一个妇道人家见识没你广,我当好内当家就是了!”

    我说:“有你这话就够了,我现在也在铺垫阶段,暂时我们就那样发展,有了新方法我告诉你。”

    接着我们又闲聊了一些事情,杨姐也提了张小娟,对她的付出是赞不绝口,可是语气里面又满是怜惜:“小娟这丫头,在欢场里面混了这么久,可是心眼还是实诚。她对你可是没得说,我几次给她介绍男朋友,她都顾左右而言他,看来她还是放不下你。也不是我多嘴,现在这社会也没有那么多清规戒律了,你不如给她个定心丸,她也不是那种分不清大小的人!”

    我尴尬的一笑:“我要是能要他,我也不会娶了我现在的媳妇,以我的条件要是得陇望蜀,难免不会翻船。杨姐,实力不允许啊!”

    杨姐叹口气:“你呀!就是不像你港兄那样拿的起放的下,老是瞻前顾后,让人看着着急!”

    我说:“我是公家的人,凡事条条框框限制的死,而且我的妻子也不是像你这样看的开。我还是得谨言慎行,不能越雷池一步!”

    杨姐直摇头,仿佛是不认可我的做法,也可能是为张小娟不值。

    我也不再纠缠这一话题,匆匆从杨姐那边离开。

    第二天,行动技术支队的孙哥给我电话,告诉我上次他给我介绍的无线电定位俱乐部要活动了,邀请我一起去参加。

    我问孙哥要准备些什么,于是他给我开列了准备物项的清单,我依次准备好。同时我还按照孙哥的要求,去专门买了一些资料和书籍做功课。

    我几天里面浑浑噩噩的弄了个大概,我也不管那么多了,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接触真玩意我才知道这里面的深浅。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自然一切听孙哥这样的老手安排。

    其实这无线电定位其实比赛原理非常简单。就是组织者把一个无线电发生器放在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然后各小组自行利用自己组装的定位仪器,追踪这个发生器。谁先找到,谁就取得胜利。

    比赛前,各队都在同一个出发地点,定位仪器也不能先行组装,一切都要等开赛才开始制作和运行。我们只能准备一些元器件,以及生活物品。

    由于这样的定位和找寻一般需要好几天时间,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就和参加野外生存是一样的。

    由于我没什么经验,一切全听孙哥安排。我们组里面还有其他几个组员,都是孙哥的朋友。我是专业知识最差的,因此我也识趣的做一些后勤保障的事,其他都得和他们好好学。

    其实无线电定位最难的就是先找出发生器的电磁波频率,因此这时滤波器的制作非常关键。他们几个在那里探讨,而我只能在一旁看着,他们讲的我也是一知半解。

    这一次的比赛地点是一个小岛,整个岛面积约几十平方公里,但是岛上人烟稀少,我们的吃喝宿营全要自己解决。

    而且因为发射器的位置安放的十分隐蔽,而且一般都会在深山老林里面,因此全程定位都是徒步进行,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因此既考验我们的技术能力,更考验我们的身体能力。

    我跟着他们,一路不停的对我们的无线电定位仪器修修改改,反正每个组员都会提出不同的看法。我对地理知识比较了解,因此组里把地图定位作业交给我。由我把我们每个人经过的定位点,仔细标注在地图上,方便我们回头查看。

    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会被无线电杂波干扰,被带到另外的甚至南辕北辙的地方。这时,地图标注的精确就能节省不少时间,因此小组团队里面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只要你跟的上队伍,你就会有你的作用。

    两天相处下来,团队里面几个人已经非常熟悉了,同时无线电知识也是增长不少,比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效率高的多。

    我们的定位器是两个组员合作拼装的,我在旁边打一些下手,虽然插不上话,但是也学了不少。至少对无线电的知识从一知半解,到略通皮毛。而且也为我打开了新世界,让我明白其实行动技术部门的拿手好戏,也没有那么神秘了。

    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定位寻找,认识这行的朋友,还有发现一些新的技术,创造新的思维。

    我们在比赛结束之后,照例是要大家聚餐讨论比赛心得。赢家有赢家的感慨,输家有输家的总结。

    在比赛总结会上,我认识了两个小年轻,其实也就是大学生,但是他们是电子信息专业的,这次是受大学导师委派,来帮助另一个参赛队的。

    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比赛,因此我们赛后由于和其他的参与者都不熟,就坐在了同一桌。结果一聊,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两人一个姓苗,叫均步是外省来我省读大学的学生;另一个姓张,名聪吉,他倒是我们本省人,但是不是我们市的。

    两个人都是同一个班的,都是大四,现在马上面临抉择,是继续考研深造呢?还是找个工作先养活自己,积累工作经验。

    当然他们导师自然希望他们继续深造,因为他们的专业功底扎实,导师还是希望他们继续留在自己学校读研,并加入他们导师的科研项目团队。

    导师还非常贴心的帮他们运作保研,并承诺就算保研不成,只要他们成绩不要太离谱,进入他们导师的科研团队也没有问题。

    他们两人其实对考入研究生都不担心,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他们两人家境贫寒,苗均步甚至都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虽说研究生也有一定的补助,但是就他的生活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而且,读研不能赚到什么钱,家里面也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