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武神伐仙 > 第1563章 意气风发

武神伐仙 第1563章 意气风发

    突然,淮南王停下脚步,仰头大笑起来,

    笑声爽朗而又充满豪情,在正堂中回荡,

    仿佛要将长久以来心中的压抑与憋屈全部释放出来。

    笑声渐歇,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一些,

    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和剧烈起伏的胸膛,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波澜。

    “来人!”

    淮南王高声喊道。

    一名侍从匆匆跑进正堂,单膝跪地,恭敬地问道:

    “王爷有何吩咐?”

    淮南王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

    “速去将本王那些珍藏的美酒取来,今日本王要痛饮一番!”

    侍从微微一愣,随即连忙应道:

    “是,王爷!”

    不一会儿,侍从带着几名仆人,小心翼翼地抬着几坛美酒走进正堂。

    淮南王看着那些美酒,眼中满是喜悦,

    他走上前去,亲自揭开一坛美酒的封泥,

    顿时,一股浓郁醇厚的酒香弥漫开来。

    淮南王深吸一口气,陶醉地说道:

    “好酒啊!今日就借这美酒,预祝本王登基大业顺利成功!”

    说着,他拿起一个酒碗,满满地倒上一碗酒,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酒液顺着他的嘴角流下,打湿了他的衣衫,

    可他却毫不在意,只是放声大笑。

    “哈哈哈!从今往后,本王就是大乾皇帝了,定要让这大乾焕然一新,让百姓们过上富足日子!!”

    淮南王大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畅快。

    这时,淮南王的幕僚张铭听到动静,匆匆走进正堂。

    他看到淮南王如此兴奋的模样,心中先是一惊,随即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微笑着走上前去,躬身行礼道: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如今时机成熟,王爷登基在望,实乃大乾之幸,百姓之福啊!”

    淮南王看到张铭,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连忙上前扶起张铭,说道:

    “张先生来得正好!

    本王如今心中满是壮志豪情,

    正想与先生好好商议一番这登基之后的大计。”

    张铭微笑着说道:

    “王爷但说无妨,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为王爷出谋划策。”

    淮南王拉着张铭的手,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说道:

    “张先生,本王登基之后,这新政推行必然要加快步伐,

    可如今朝中仍有不少顽固势力,

    本王担心他们会从中作梗,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张铭沉思片刻,说道:

    “王爷,新政推行乃是大势所趋,那些顽固势力不过是螳臂当车。

    王爷登基后,可先对朝中大臣进行一番梳理,

    重用那些支持新政之人,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或贬或撤,以儆效尤。

    同时,王爷还可借助靖国公的靖安军之力,在各地加强新政推行,让百姓们真正了解新政的好处,从而获得百姓们的支持。

    如此一来,那些顽固势力便孤立无援,不足为惧了。”

    淮南王听了张铭的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本王登基后,定当如此行事。

    有了百姓的支持,这新政何愁不能顺利推行?这大乾何愁不能繁荣昌盛?”

    说着,淮南王又拿起酒碗,倒上一碗酒,递给张铭,说道:

    “张先生,今日就与本王一同饮此酒,

    预祝本王登基大业成功,新政推行顺利!”

    张铭接过酒碗,微笑着说道:

    “下官愿与王爷共饮此酒,祝王爷心想事成,大乾国运昌隆!”

    两人相视一笑,仰头饮下碗中美酒。

    酒碗刚一放下,淮南王兴致愈发高涨,又起身来回踱步,说道:

    “有先生相助,本王登基之后推行新政便更有底气了。

    只是那靖国公林青,虽一心为本王、为大乾,

    可他行事太过果决刚猛,朝中不少大臣对他已有怨言,

    本王担心日后这朝堂之上,会因他生出诸多波澜啊。”

    张铭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

    “王爷所言极是,靖国公确实是个难得的忠臣良将,

    有他在,王爷登基之路以及新政推行都顺畅许多。

    但他行事风格太过强硬,难免会得罪不少人,

    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若处理不当,恐会引发一些麻烦。”

    淮南王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一丝忧虑,说道:

    “先生可有办法化解此难题?

    林青于本王、于大乾有大功,

    本王实在不想因他人非议而亏待了他,可又担心朝堂因此不稳。”

    张铭轻抚胡须,缓缓说道:

    “王爷,依下官之见,可找个合适时机,

    在朝堂之上公开肯定靖国公的功绩,

    让那些大臣明白王爷对他的重视与信任。

    同时,私下里也可让靖国公知晓王爷的难处,劝他行事稍作收敛,多与其他大臣沟通交流,缓和关系。

    如此一来,既能保住靖国公的威望,又能减少朝堂上的矛盾。”

    淮南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可,说道:

    “先生此计甚好,只是那林青性格刚直,不知能否听得进本王劝告。”

    张铭微笑着说道:

    “王爷,靖国公虽性格刚直,但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只要王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定能明白王爷的良苦用心,

    而且,靖国公一心为大乾,

    想必也不愿看到朝堂因他而陷入混乱。”

    淮南王长舒一口气,说道:

    “但愿如此吧,如今本王登基在即,朝堂稳定至关重要。

    除了此事,先生觉得本王登基之后,在用人方面还需注意些什么?”

    张铭正色道:

    “王爷,用人乃治国之根本,

    登基之后,王爷当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心怀大乾者,皆可重用。

    同时,对于那些尸位素餐、贪污腐败之徒,

    要坚决予以清除,以正朝堂风气。”

    淮南王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本王定当牢记在心,日后用人唯才是举,让大乾朝堂充满清正之气。”

    说着,淮南王又拿起酒坛,为张铭和自己再次倒满酒,说道:

    “今日与先生一番畅谈,让本王心中豁然开朗。

    来,先生,再与本王共饮此酒,愿本王登基之后,能如先生所言,打造一个清明盛世!”

    张铭端起酒碗,郑重地说道:

    “下官定当追随王爷,为大乾繁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言罢,两人再次一饮而尽,爽朗的笑声在正堂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