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武神伐仙 > 第1325章 信心大振

武神伐仙 第1325章 信心大振

    第1325章 信心大振

    曲州都指挥使司,林青带着一行人匆匆赶来此地,

    刚刚下马,他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一道熟悉人影,

    个子不高、身形干瘦,肤色更为黝黑的崔枕!

    见到他,记忆一下子就将他拉回了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在北乡城的城门口,林青第一次见到了饿晕的知府。

    “崔大人!”

    林青快步迎上前去,脸上带着爽朗笑容,热情地伸出手。

    崔枕原本焦急的神色瞬间化作惊喜,

    他快走几步,紧紧握住林青的手,声音中满是激动:

    “靖国公!好久不见!您可算来了!”

    林青看着崔枕那黑瘦面容,眼中闪过一丝关切:

    “崔大人,距离上次见面可是好久了。”

    崔枕连连点头,眼中闪过泪花:

    “的确好久了,日子不长,但事情却很多啊....”

    “这段日子辛苦你了,看你这模样,想必为了曲州事务,日夜操劳啊。”

    崔枕微微摇头,苦笑着说:

    “都是分内之事,与将士们的浴血奋战相比,我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只是这局势愈发艰难,真让人心焦。”

    “行了,进去说...”

    一行人快速走进了都指挥使司衙门的正堂,

    如以往那般,衙门内来来往往吏员不绝,

    每个人脸上都写得匆忙,像是一根筋紧紧绷。

    一股沉闷气氛在衙门内弥漫。

    可当第一个吏员见到林青匆匆走近之后,

    他整个人呆愣在原地,过了许久才发出了一声轻呼:

    “靖国公?”

    这一声音像是惊雷,在整个衙门内弥漫,不知多少人停下脚步,将视线投了过来....

    几乎在刹那间,衙门内的沉闷气息奇怪地消失了,转而变成了浓浓的喜悦以及激动,

    “靖国公”“大人”“将军”这等声音连绵不绝,

    林青欣慰地笑了笑,站在正堂门口,看着黑眼圈弥漫的诸多吏员,沉声道:

    “这段日子,你们辛苦了,既然本公回来了,

    战事很快就会结束,到时候你们好好歇息。”

    哗——

    场面前所未有的振奋,诸多吏员发出了一声声欢呼,

    而且,听闻消息的诸多吏员纷纷从衙房中冲了出来,见到林青后有些人喜极而泣...

    进入衙房,众人依次落座,林青坐在上首,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轻松。

    吏员将一封封文书放到了他身前,厚厚一叠,还轻声提醒:

    “大人,这些文书是最近的伤亡情况以及对后续战事的推测。”

    “嗯,知道了。”

    林青点了点头,看向下首落座的众人,沉声问道:

    “好了,诸位都说说吧。”

    轻松愉快的气氛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武恒看向崔枕问道:

    “崔大人,筹措粮草进展如何?可有什么阻碍?”

    崔枕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叹了口气,目光中满是无奈:

    “唉,武大人,这粮草之事,实在是难如登天。

    如今大乾上下,各处都战事吃紧,自顾不暇,根本无法给曲州支援。

    我们只能靠曲州自己,

    甚至...风浪城也只能靠自己了。”

    林青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对此早有预料:

    “崔大人,我知道了,

    艰难时刻,唯有靠自己才能坚守下去。”

    武恒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那这征南大军围城,风浪城的粮草储备还能支撑多久?”

    崔枕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

    “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最多也就半月之数了。

    而且城中百姓众多,粮食供应本就紧张,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林青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问道:

    “崔大人,可知征南大军那边有多少粮草?

    他们远道而来,后勤补给想来也不容易。”

    崔枕微微思索,缓缓说道:

    “据我多方打探推测,征南大军携带的粮草,撑个两月有余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他们此番志在攻下曲州,前期筹备必然充足。

    只是这草原人向来行事诡秘,我也不敢完全确定。”

    林青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去抢他们的粮草!”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武恒瞪大了眼睛,满脸诧异:

    “外面有大军重重包围,我军骑兵想要出城都困难重重,去抢粮草...有些难度啊。”

    林青神秘一笑,眼中透着自信:

    “本公自有办法,征南大军的粮草,我们势在必得。”

    崔枕眼中闪过疑惑,但还是选择相信林青:

    “靖国公,若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吩咐,

    我崔枕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林青微微点头,感激地看着崔枕:

    “崔大人,这段时间你在曲州稳定民心,协调各方事务,已经辛苦了。

    接下来,还得劳烦你继续维持好城内秩序,安抚百姓。”

    崔枕郑重其事地点头:

    “公爷放心,城内之事,我定会处理妥当。

    只是这抢粮草之事,关系重大,您千万要小心啊。”

    这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曲州布政使严友贤以及按察使荣九匆匆赶来,

    二人踏入正堂,神色焦急中带着几分欣喜,

    见到林青后,立刻上前行礼。

    “靖国公!”

    严友贤声音洪亮,脸上虽有倦意,但目光中满是振奋,

    “听闻您归来,我等便急忙赶来,这下曲州可有主心骨了!”

    荣九也跟着附和,微微欠身道:

    “是啊,公爷一来,我等心里便踏实多了。”

    林青起身还礼,微笑着说道:

    “严大人、荣大人,不必多礼,

    如今曲州局势严峻,还需我等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快快落座。”

    二人坐下后,严友贤脸上笑容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公爷,如今粮草短缺,百姓人心惶惶,

    城中治安也愈发难维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乱。

    所以下官想请您在百姓之中露一面,以安定民心。”

    林青点了点头:“可以。”

    荣九在一旁补充道:

    “征南大军围城多日,城外百姓流离失所,不少难民涌入城中,

    这无疑让本就紧张的物资供应更加捉襟见肘,

    也给城内安全带来了极大压力,有一些人在其中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