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武神伐仙 > 第1335章 蛮人治蛮

武神伐仙 第1335章 蛮人治蛮

    第1335章 蛮人治蛮

    正堂内瞬间一片哗然!

    官员惊讶得合不拢嘴,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林青看着众人的反应,神色平静,他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震动,但他心中的决心却如磐石般坚定。

    一位都司主事站起身来,双手微微颤抖,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公爷,千里之遥,谈何容易啊!

    要实现将敌人阻于千里之外,

    需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修筑多少关隘堡垒,

    组建多少巡逻部队...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事情。”

    林青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看着他:

    “这并非易事,但不能退缩。

    都护府的成立,就是为了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一步步来,先稳固根基,再逐步拓展防御范围。

    如今我们击败蛮国,士气正盛。

    不仅是大乾的百姓希望和平,

    草原人若是有口吃的,谁千里迢迢跑来大乾打仗啊。

    所以本公觉得,将那些小部都拉进都护府中来,

    往来商贸多多扶持,

    到时候让他们在冬日里不饿死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帮着咱们抵御外敌,

    若这一次蛮国挺过来了,他要是再有什么歪心思,

    那些人,至少...也能壮壮声势不是?”

    布政使司的严友贤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

    “公爷,即便有决心,可这...一个乾人一个草原人,该如何管啊...

    乾人去管草原人,草原人不会服气。

    草原人来管乾人,那我等更不服气了。

    这权力划分若不能妥善解决,都护府与三司之间恐怕难以协同合作,反而会生出诸多事端。”

    严友贤语速慢了下来,眼中透露着担忧,

    作为布政使,他太清楚管人的难处了。

    林青微微踱步,缓缓说道:

    “严大人,权力划分固然重要,但不能因噎废食。

    我意,都护府主要负责军事防御、边疆事务以及与草原各部的交涉。

    而三司依旧掌管民政、财政、刑狱等事务。

    平日里各司其职,遇到大事则共同商议。

    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

    但本公想请诸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唇亡齿寒啊...

    稍有不慎整个曲州就灰飞烟灭,这个时候若不激进,何时才能激进?

    至于谁管谁的问题,简单。

    草原人去管草原人,乾人来管乾人!”

    众人脸色古怪地思忖着这话,

    这时,都司大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只见草原日逐王拓跋砚身着华丽服饰,大步走进堂内。

    他身形干瘦,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历经沧桑后的沉稳。

    虽屡战屡败,但他的气度依旧不凡,

    在被封为顺昌王后,更添了几分威严。

    拓跋砚踏入大堂,目光扫视一圈,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

    他微微抱拳,向林青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

    “听闻公爷在此商议要事,拓跋砚不请自来,还望公爷莫怪。”

    王爷向国公行礼,此事有违礼数,但在场之人并没有觉得不妥。

    林青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

    “日逐王来得正好,我等正商议西北都护府之事,

    其中便涉及草原事务,正需日逐王这般熟悉草原的人参与。

    我提议,由日逐王在都护府内担任要职,

    掌管草原各部相关事宜,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大堂内瞬间炸开了锅。

    一位都司官员率先站了出来,满脸怒容:

    “公爷,这万万不可!

    他曾是草原之人,虽说如今被封顺昌王,但谁能保证他没有异心?

    让他掌管草原事务,万一他暗中勾结草原各部,意图谋反,

    那我们边疆岂不是危在旦夕?”

    此人情绪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额头上青筋暴起,

    显然对林青的提议极为不满。

    林青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说道:

    “张大人,莫要如此激动。

    日逐王自归顺朝廷以来,一直忠心耿耿,协助我们稳定边疆局势。

    此次与蛮国之战,日逐王也出了不少力,可见其诚意。

    再者,若我们对草原事务一无所知,强行管理,只会适得其反。

    日逐王熟悉草原各部的风俗人情、势力分布,

    由他来管理,定能事半功倍。”

    这时,布政使司的严友贤也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公爷,话虽如此,但日逐王毕竟是草原人,

    他若在都护府内权力过大,恐会引起乾人官员的不满,

    不利于都护府的团结协作。

    而且,草原各部向来复杂,矛盾众多,

    他能否公正地处理好这些事务,还需斟酌。”

    严友贤说话毫不客气,一边说着一边摇头,脸上满是忧虑。

    乔刚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我赞成靖国公的提议!

    日逐王为人豪爽,重情重义。

    这段时间与我们并肩作战,我深知他的为人。

    他一心向往和平,希望草原与大乾能够友好相处。

    有他在,定能将草原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促进榷场合作。

    更何况,还可以建立如按察使司这般的监督机制嘛。”

    又有一位按察使司的官员站起身来,冷冷地说道:

    “乔将军,你说得轻松。

    监督机制岂是那么容易建立的?

    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更多矛盾。

    我认为,让一个草原人在都护府内担任要职,实在不妥。

    我们大乾人才济济,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权力交给一个外人?”

    此人神色冷峻,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

    眼神中满是对拓跋砚的不信任。

    拓跋砚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面色平静,没有丝毫的恼怒。

    待众人稍作停顿,他向前一步,抱拳说道:

    “诸位大人,拓跋砚明白你们的担忧。

    我虽出身草原,但蛮国倒行逆施,屡屡发动战事,

    本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而且,自本王归顺大乾以来,便一心向乾。

    这段日子里,通过榷场,本王看到了一条和平相处的路,

    也愿意为边疆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若能在都护府内任职,本王定会妥善处理草原事务,不偏袒任何一方。

    若有违背,愿受大乾律法严惩。”

    拓跋砚的声音坚定有力,眼神中透露出诚恳与决心。

    但在场诸多官员可不管这哪的,一个个的踊跃发言,言辞一个比一个激烈,

    争吵一直从早上吵到了晚上,也没有吵出一个所以然来,会议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