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武神伐仙 > 第1356章 进退两难

武神伐仙 第1356章 进退两难

    周勇听闻镇国公的质问,心中猛地一紧,

    额头上瞬间冒出细密汗珠,与脸上尘土混在一起,显得愈发狼狈。

    他微微低下头,不敢直视镇国公的眼睛,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镇国公,起初...起初末将确实没觉得这事儿有多大。

    想着楚州再怎么着,也不至于连个水源都寻不到,多找找总能找到。

    所以第一天没找着,末将就想着第二天接着找,

    第二天又没找到,末将还是不甘心,便决定再找最后一天,

    要是还寻不着,就立刻来向陛下和诸位大人禀告。”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抬眼观察着镇国公的神色,

    只见镇国公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怀疑。

    周勇心中愈发慌乱,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镇国公,末将真不是有意隐瞒不报。

    实在是想着不能因为这点事儿,就惊扰了陛下和各位大人,

    况且...况且地图虽是我们前军斥候绘制的,

    但以往也从未出过这种差错,末将实在想不明白,

    为何此次所有标注的水源都干涸了。”

    光汉皇帝静静地听着周勇的解释,脸色依旧阴沉,

    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周勇,

    似乎要从他神情中判断真假。

    营帐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的声响,

    在这压抑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哼!”镇国公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不悦,

    “周将军,这可不是小事,大军缺水,关乎数万将士的生死,

    一旦军心大乱,后果不堪设想。

    你身为前军斥候的负责人,本就该第一时间将此事上报,

    却因为怕担责而延误,若因此导致严重后果,你担待得起吗?”

    镇国公的声音冰冷,带着一丝斥责,在营帐内回荡。

    周勇“扑通”一声,再次重重地跪在地上,

    额头紧贴地面,声音颤抖地说道:

    “镇国公,陛下,末将知错了!

    末将糊涂,一时鬼迷心窍,只想着得失,却忘了肩负重任。

    求陛下和镇国公责罚,末将愿以死谢罪!”

    光汉皇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怒火,缓缓说道:

    “周勇,你身为朝廷将军,理应知晓轻重。

    责罚之事,暂且先放一放,如今最重要的是解决水源问题。”

    周勇抬起头,

    “陛下圣明!末将一定戴罪立功,

    若李将军寻得水源,末将愿亲自带领前军将士,

    不惜一切代价将水运回军营,确保大军有水可用。”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兴国公孟述微微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此事疑点重重。

    楚州水源突然干涸,绝非偶然,

    会不会是敌军提前知晓我军动向,故意派人破坏了水源?”

    光汉皇帝微微点头,

    “孟卿所言不无道理,草原人向来与人有所勾结,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道理。

    传令下去,全军加强戒备,提高警惕。”

    营帐内的将领们纷纷抱拳领命,“遵旨!”

    声音整齐而洪亮,在营帐内回荡。

    此时,营帐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夜幕笼罩着整个军营。

    微风呼过,吹得营帐簌簌作响。

    军卒们在营帐外巡逻,脚步声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营地一角,李将军正带着挑选出来的精锐小队,准备出发前往青岩谷。

    卒们个个神情严肃,将装满水囊的行囊背在身上,手中紧握着武器。

    “兄弟们,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关乎大军的生死存亡。

    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尽快找到水源,安全返回,

    有没有信心?”

    “有!”

    军卒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夜空,充满了斗志与决心。

    “好!出发!”

    李将军一挥手,小队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消失在夜色之中。

    在中军大帐内,光汉皇帝依旧眉头紧锁,

    他坐在案几前,目光紧紧盯着地图,思绪万千。

    “黄俊。”皇帝突然开口,声音低沉。

    一直候在一旁的黄俊赶忙上前,微微躬身,

    “陛下,奴才在。”

    “你说,若是真的找不到水源该怎么办?”皇帝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黄俊微微顿了顿,轻声说道:

    “青岩谷的传闻奴才也曾听过,想必不是空穴来风。

    而若真的无法找到水源...大可全速前进,

    要么赶回彭州城池,要么赶去楚州城池,总有水源。”

    黄俊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皇帝神色。

    光汉皇帝嗤笑一声,眼中闪过几分莫名:

    “事情来得还真是时候啊,回彭州城池要三日,

    去楚州城池也要三日,若是没有水源,大军还真是进退不得啊。”

    黄俊见皇帝面带忧色,心中一紧,再次微微躬身,恳切地说道:

    “陛下,要不...奴才出营,往更远的地方探寻水源,说不定能有所收获。”

    光汉皇帝轻轻摇了摇头:

    “外面局势不明,万一遭遇敌军或者其他危险,你让朕如何是好?”

    皇帝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营帐内来回踱步。

    黄俊语气坚定,

    “如今大军缺水,情况危急,

    奴才身为陛下身边之人,理应为陛下分忧解难。

    况且奴才会小心行事,不会冒然涉险。”

    他眼中闪烁着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

    皇帝停下脚步,转身盯着黄俊,目光中满是思索。

    许久,他微微摇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不行!事情古怪,还是不要冒险了,朕知道你的心意。”

    黄俊心中一暖:

    “陛下如此厚爱,奴才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只是眼下水源危机迫在眉睫,

    奴才实在不忍心看着陛下如此忧心,看着数万将士陷入绝境。”

    “朕身处大军之中,安全万分,

    但你出去了,那可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缺水这等事,着实荒谬啊。”

    叹了口气,光汉皇帝再次开口:

    “再等等吧,大军如今在缓慢前行,所探查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说不定事情会有转机。”

    黄俊抿了抿嘴,微微叹了口气:

    “陛下,奴才直言,此番前去东北安危难测,还是回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