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震惊!一道金幕通古今! > 第41章 天子守国门!(下)

震惊!一道金幕通古今! 第41章 天子守国门!(下)

    本来鞑靼和瓦剌就是苦大仇深,鞑靼一蹶不振后,瓦剌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落井下石。

    瓦剌不断蚕食鞑靼的土地,而鞑靼因为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能力,竟然就这么被欺负着。

    当然也不是完全忍气吞声,鞑靼首领阿鲁台跟明朝政府诉了好几次苦,但朱棣可能正在忙于政务,没空搭理他。

    在马哈木的眼里,这是明朝默许的表现,于是他更加肆无忌惮,并有了和之前的阿鲁台一样的理想:

    统一蒙古。

    于是他找了个成吉思汗的后代立为大汗(实际权力还在马哈木手里),并且开始变得不安分,经常跑到长城边上骚扰。

    朱棣终于发现,之前这个比较听话的小弟变得不听话了,而朱棣的眼里是揉不下沙子的,对于瓦剌小弟的态度,朱棣贯彻了他的人生信条:

    不听话就打,打到你服为止。

    【永乐十二年二月,朱棣再度出塞,带兵五十万,亲征瓦剌。】

    朱棣一路势如破竹,但他没有犯和丘福一样的错误:轻敌,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夏天的时候,朱棣来到了忽兰忽失温。

    直觉告诉他,这里有埋伏。

    马哈木不是傻子,朱棣一路连战连捷,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这很不正常。

    朱棣的直觉是对的,马哈木在忽兰忽失温压下了老本,等待着朱棣的到来。

    马哈木之所以选择忽兰忽失温为决战战场,是有考量的。忽兰忽失温四面环山,而且隐蔽性极好。在山上设下伏兵,等朱棣到来时发一声威,伏兵从山上冲下来,就可以打朱棣一个措手不及。

    比人数,瓦剌是永远比不过的,马哈木引以为傲的就是战略主动权和精锐的骑兵。

    朱棣,你快来吧!这里就是你的坟场!

    朱棣犹豫了一下,但只是一下,他没有停留,而是昂首挺进忽兰忽失温。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马哈木终于等到了朱棣。激动的心,颤抖的手,马哈木挥出马刀,发起冲锋。

    朱棣很快被包围了,但他的脸上没有一丝慌张,因为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朱棣一声令下,明军迅速变阵。只见来到瓦剌骑兵面前的明军,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黑漆漆的东西。

    瓦剌骑兵有些奇怪,但还是闷着头冲刺。

    “砰!砰砰砰!”明军终于发威了,他们掏出了杀招:火铳。

    朱棣在靖难的时候,曾经被盛庸军队的火铳打的差点全军覆没,从宁王朱权那里搞来的精锐骑兵在火铳面前脆的像纸一样。

    从那以后,朱棣就深刻认识到:对付骑兵的最好方法,就是火铳。

    朱棣成功靖难后,就立即着手打造一支配有火铳的精锐部队,他成功了,这支部队的名字叫做神机营。

    瓦剌骑兵被火铳重创,马哈木心痛不已,想要撤退。

    哼,想逃?

    朱棣又是一声令下,完成了射击任务的神机营迅速后撤。明军的骑兵随即发起冲锋,安远侯柳升、武安侯郑亨率左右军入阵杀敌,中军的统帅自然是朱棣本人,他挥着宝剑,率先冲锋。

    马哈木终于认清了自己和朱棣的差距,但来不及后悔,因为朱棣已经带着骑兵冲到脸上了,自己引以为傲的瓦剌骑兵现在只能四散而逃,马哈木自然不甘于落后,立马也开始跑路。

    朱棣不想就此罢休,他决心给予这个不听话的小弟刻骨铭心的教训,于是朱棣乘胜追击,一口气追了马哈木数百里。

    马哈木跑着跑着,终于忍不住了,他觉得明明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为什么要被朱棣追得四处跑?!

    于是马哈木当即决定:不跑了!回头打他娘的。

    朱棣很高兴,因为他正好跑累了,就打个仗休息休息吧。

    倒霉蛋马哈木又被打的屁滚尿流,于是又开始了二次逃亡,但这次他学精了。

    他把自己的盟友答里巴汗、太平和把秃孛罗扔到了后面,自己终于逃出生天。

    朱棣眼看马哈木跑了,也只能班师回朝。不久后,朱棣接见了马哈木派来的使者,马哈木表示,对不起大哥,我错了,我投降,我称臣。

    朱棣很大度,笑着和大臣们说:

    “咱们不和瓦剌人一般见识!”

    刘邦看得热血沸腾,他跳起来打了一套拳,把大臣们看的一愣一愣的。

    随后,刘邦气喘吁吁地说:“可惜……可可惜我大汉,只能对匈奴礼礼貌貌地和亲啊!”

    说着,刘邦转过身,捧着新太子刘恒的脸,一改往日的泼皮无赖脸,语重心长的说:

    “要是朕的子孙后代,能对匈奴重拳出击就好了。”

    【自此往后的几十年,瓦剌再也不敢找明朝挑衅,朱棣的一战,带来了边境较长时间的和平。】

    永乐大帝朱棣正洋洋自得,看到这里突然嗅到了不对。

    只有几十年吗?那几十年以后呢??

    【朱棣的功绩薄上,还有一个非常着名的事件: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名马三保,是一个太监。】

    嬴政丝毫不掩饰鄙视的目光,他懒洋洋地敲了敲背,说道:“一个太监,能有什么出息。”说着盯着赵高看了一会,“你说是吧,赵高。”

    赵高吓得手摇脚颤,连忙跪地磕头。嬴政戏谑地看着赵高,笑开了花。

    对嘛,太监就应该是只能听朕话的窝囊废!

    【马三保随朱棣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朱棣对他很看重,在郑村坝之战中,郑和立下了大功,于是朱棣便给他辞姓“郑”,单字一个和。】

    朱棣决心下西洋的原因,无非是宣扬大明国威,让那些小国们都来大明称臣,当然还有个不便明说的原因:找朱允炆。

    没办法,找不到朱允炆,朱棣的心病始终除不了。

    这一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但郑和都凭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一一化解。

    【郑和七下西洋,展示了大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看着万国来朝的画面,各个时空的帝王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何尝不也是他们的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