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震惊!一道金幕通古今! > 第103章 陈友谅的反击

震惊!一道金幕通古今! 第103章 陈友谅的反击

    介绍完这两个主要对手,朱元璋就要进行下一步的行动了。

    要想一统天下,无疑需要击败所有的敌人。可是先拿张士诚开刀,还是先拿陈友谅开刀?

    实际上,“开刀”这个词不是十分准确。因为在当时的三方起义军势力中,最弱的就是朱元璋。

    不过总该要挑一个战略目标来打,否则只能被动挨打,这绝不是朱元璋的风格。

    朱元璋很快开大会,讨论的议题只有一个:打谁。

    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得出的答案是先打张士诚。原因很简单:张士诚比陈友谅弱,好打得多。

    此外,张士诚占据的江浙地区非常富庶,如果能成功打下来,无疑是对朱元璋军队巨大的补给。

    朱元璋默不作声,看着底下的群臣。有些意见不同的人慢慢随了大流,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只有刘基一人持反对意见。

    朱元璋有些许失望,缓缓说出了他的意见:

    先打陈友谅。

    首先考虑的一点是地理位置。陈友谅在上游,张士诚在下游,朱元璋夹在中间。

    一旦朱元璋大军开动,陈友谅的军队从上流而下,顺风顺水,十分容易就能直捣黄龙,威胁朱元璋的老巢。

    且张士诚地处与元军接壤的位置,正好充当了朱元璋与元军的天然屏障,一旦攻破张士诚,朱元璋就需要与元军做硬碰硬的打击。

    第二个考虑的点,是性格。

    陈友谅此人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如果朱元璋专心致志对付张士诚,他绝对不可能作壁上观,肯定会有所行动。到时候朱元璋就会陷入两边的战争泥潭,顾此失彼。

    而张士诚性格老实懦弱,不愿意惹是生非,只愿意老老实实地待在江浙过他的土财主日子。如果朱元璋与陈友谅开战,张士诚大概率会坐视不管,置之不理,那么朱元璋就能专心致志地对付陈友谅。

    第三个考虑的点,是人心。

    陈友谅先杀倪文骏,再杀徐寿辉,背信弃义,可谓是无恶不作,罪大恶极,树立了很多仇人。朱元璋讨伐陈友谅,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还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而张士诚不仅没做什么坏事,还积极抗元,对百姓们也很好。朱元璋去打,应该也就只有孤家寡人。

    综上,先打陈友谅。

    “砰!”朱棣一拍桌子,兴奋地脸都红了。

    “这就是我爹的战略眼光啊!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啊我想问问?”

    朱棣当即发送一条弹幕,开始跟老爹拍马屁。

    明成祖朱棣:父皇,您这水平真是高啊!实在是英明神武,独断万古,名垂千史……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看向一旁的小朱棣,不满地说道:“你小子当了皇帝之后怎么屁话这么多了?净整些花里胡哨的没用的东西!”

    小朱棣缩了缩脖子,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此时,嬴政发来一条弹幕。

    秦始皇嬴政:小朱啊,朕是相当佩服你啊!不仅有战略眼光,还有充足的地理人文知识,还会剖析人的性格。你不赢,还能让谁赢啊,嗯?哈哈哈!

    朱元璋见始皇帝夸赞自己,心里十分欢喜,但还是十分谦虚地回答。

    明太祖朱元璋:始皇老祖,你过奖了!咱这些都是当乞丐的时候积累下来的知识!不值一提,根本不值一提!!

    当乞丐时积累下来的知识?帝王们有些懵逼……原来当乞丐还有这好处呢。。自己贵为帝王,自然是不能去当乞丐,可是,可以让自己的臣子们去。。。

    刘邦的目光在萧何陈平曹参三人来来回回移动了半天,嘀嘀咕咕地说道:“把这个恩典给你们当中的谁好呢?……”

    “陛下,万万不可啊!!”

    ……

    元至正二十年初,朱元璋令常遇春与另一名大将徐达率重兵镇守池州防备。陈友谅统其兵众,部署袭取池州。徐达侦悉陈友谅的行动,令常遇春率精兵万人,设伏于六泉口。

    陈友谅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达率领守军开城出击,常遇春伏兵掩其后,大破陈友谅军,斩首万余,擒捉三千,陈友谅败走江州。

    这一战,常遇春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是一名多么优秀的将领!

    与此同时,陈友谅也恼了。

    我陈某人从来都是制裁别人,哪里轮得到别人制裁我?

    朱元璋,常遇春,这是你们自找的!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出兵十万,率领他的无敌舰队向应天进发。

    前面提到过,朱元璋的水军力量十分匮乏,所谓的战船都是些小渔船。而陈友谅恰恰与之相反,他的战船都是些庞然大物, 多大呢?大概有三层楼高。

    三米高的巨船,去打些小渔船,大概相当于一条小狗去拍地上的虫子。什么火枪火炮统统地不用,就硬撞,就能把朱元璋的小虾米军团毁掉。

    陈友谅在攻击前通知了张士诚,想让他他夹攻朱元璋,然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命令舰队向应天出发。

    在绝对实力面前,什么谋略,什么运气都没用,陈友谅几乎是以碾压之势攻下了朱元璋的军事要地采石。

    接着,陈友谅进军太平。这一仗再次体现了陈友谅强大的军事水平。

    他并没有让士兵去攻城,只是让士兵将船只开到太平城靠江的城墙边,用短梯从容地爬上了城头,就这样一举歼灭了三千守军。

    由于事发突然加上并不了解陈友谅的真正实力,很多守军都是懵逼状态,稀里糊涂就做了刀下冤魂。

    啊?他们怎么进来的??

    太平失守后,陈友谅锋利的剑锋已经对准了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目标——应天。

    朱元璋那里一片混乱。

    可能是平时胜仗打太多了,此时朱元璋的狗头军师们全然没有了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放松,而是小心而紧张地讨论着共同的问题——怎么跑路。

    朱元璋看着闹哄哄的人群,失望的情绪抑制不住,关键时刻,难道这些人都是些软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