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 第201章 缴税用铜钱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第201章 缴税用铜钱

    朕今天可是花了血本的,这些铜钱的使用,你们可要多多费心!

    有了钱就要出去买买买!!!

    本来还想告诉大臣们,等这个新铜钱流通起来,以后其他不管什么钱币,都不能使用了的。

    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先占领市场了再说。

    新铜钱越多,就代表旧铜钱越少!

    等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了,咱什么都好操作!

    虽不会用什么大数据杀生什么的,只要用了新钱币,旧的铜钱那一对比,和狗屎差不多。高下立判!!!

    认可他制造的大额铜钱,这个需要一点点时间来沉淀积累。

    皇家便利店肯定是优先使用的,有业务往来关系的也用这样的来结算。

    退朝之后,张骢被小太监请到了御书房。

    只见他迈着迈着轻快的步伐,目不斜视的跟着前面引路的小 太监。

    心中哼着不知名的家乡小曲儿,脸上的皱纹都带着笑意!

    “臣叩见陛下!”

    “坐!”

    “朕想让你成为大明银行的第一任银行的行长,职责你也知道了除了朝堂上说的那些,”

    “存款和取款,让老百姓来兑换?”

    “是的!免费存取款,而且达到一定的数额,比如说存上一千两,还给一定的利息。”

    “陛下,这存钱,就是银行给人保管,怎么还要给人家算利息呢。现在民间的钱庄给大户保管的话,都还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的。”

    “对,要给利息!”

    “那不银行还要亏本?”

    哪里会亏本?亏本是不可能亏本的。

    “银行还有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贷款出去。”

    “贷款?您是说放印子钱吗?这些都是钱庄在做的。杭州,松江府等府那边这样的情况很多。”

    “对!朕用大明的信誉来保证,也给人放印子钱,利息是钱庄的3-4成。”

    “这是为了大力推行新铜钱?”

    “对!这样不好吗?钱同制!再说了民间的老百姓,每每到了黄青不接的时刻,都需要贷款买种子等。”

    “好!陛下一心想着老百姓,真乃千古明君所为。”张骢小鸡啄米般的点头!

    “等新铜钱在民间流通的差不多了,朕以后要让缴税都用钱币来缴纳。”

    朱厚照此话一出,张璁心中一哆嗦,打起了激灵,炸了毛的猫一般,皇帝这又是准备了一个超级炸弹。

    前面是丈量土地,现在又瞄准了赋税。

    朱厚照也不得不这样做啊。

    要知道现在的税收有3种形式,一种就是交粮食,布匹之类的实物税,第2种就是劳役税,包括什么人头税,修大堤,道路之类的。还有一个就是商税,这个现在是上交的银两。

    举个例子,明朝现在10抽3的税。

    一个农民家里有10亩地,亩产大约为2石也就是240斤,10亩的话能产2400斤的粮食。

    按10税3上交的话 ,就是要交720斤粮食。

    然后还有盐税,人头税等等等等其他的6.7个名目,算在一起还得拿出来500斤粮食缴税。

    这就交了1220斤了,基本还剩一半。

    不,这是不可能剩这样多的!

    为什么?

    2400-1220=1180斤,一半呀,差不了几斤。

    理想状态下,在数学上这样算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

    你在缴税的过程中。那个称啊,斗啊,大小标准不相同,官员肯定只会多收你的。

    这样他在收税过程中不至于少了,自己倒贴。

    另外就是粮食在运输到粮仓途中还会有损耗吧,有老鼠偷吃吧。

    于是就有个词叫耗羡被发明出来了。

    你得多出一点点,要不我回去没法向朝廷交差,这个多一点点,到底是多多少呢?

    不好意思,本官说了算!

    粮税交完了,可实际要比较上缴的数目多出了200斤。

    那县衙的大门呢破旧了一点,门前的道路经常积水,那要修一下,什么,你不想来啊,那就交50斤粮食吧,本官让张三代替你去,但人家做事总的要让人吃口饭吧。

    于是,家里的粮食又少了50斤。

    这样算起来,10去了6.7成。

    辛辛苦苦一年,省吃俭用,够一家子勉强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