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齐好男人 > 第347章 秦魏出兵

大齐好男人 第347章 秦魏出兵

    三十万大军可不是那么好凑齐的,哪怕赵国全体上下齐心协力,也花了七天时间才完成集结。

    而且这个数字只是对外宣称的,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

    当此之时景程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再一次攻下了五座城池,而且这五座城池全都是兵不血刃。

    不是赵国这边太菜,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心,再加上景程前段时间的经营,因此才显得比较容易。

    俗话说兵贵神速,景程最开始也确实是这么计划的,他的打算是花三个月的时间拿下赵国的全境!

    不过当他听说赵武灵王已经安排了大将牛剪来和他决战,他就改变了这一作战计划。

    牛翦,赵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其征战沙场多年,威名远扬。

    他自幼研习兵法,弓马娴熟,擅长排兵布阵,尤其在骑兵战术运用上造诣颇深。

    早年,牛翦曾多次率军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指挥,让匈奴等部落闻风丧胆。

    在赵国与周边各国的数次交锋中,牛翦亦屡立战功,为赵国开拓疆土、稳固边境,可谓功勋卓着。

    他治军严谨,所率军队纪律严明,作战时勇猛无畏,深受赵国士兵的爱戴与敬仰。

    而此时,面对即将与牛翦的对决,景程却显得镇定自若,丝毫没有慌乱之色。

    穿越到这个时代这么多年,他历经无数风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自己的能力相当有自信。

    况且如今他麾下兵精粮足,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在景程看来,与牛翦这样的名将交锋,不仅是一场挑战,更是一次证明自己、成就霸业的绝佳机会,他心中怀着壮志,打的就是牛翦这样的名将。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夕阳如血,将天边染得一片通红。

    景程率领大军进驻赵国的鄗城。初秋的晚风轻柔凉爽,吹过营帐,发出簌簌声响。

    景程独自坐在大帐之中,帐内燃着一团篝火,橘红色的火苗跳跃闪烁,将他的身影在帐壁上拉得摇曳不定。

    桌上摊开着赵国的军事地图,景程手持狼毫,在地图上比划标注,心中思索着作战计划。

    他深知,冬天将至,必须在寒冬来临之前解决赵国之事,否则一旦大雪封路,粮草运输艰难,战事将会陷入僵局。

    这时,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程广与大牛撩开帐帘走进来。

    两人一身征尘,神色却透着几分兴奋与疲惫。

    程广拱手说道:“家主,此次攻城所获战俘,已妥善安置。挑选出其中精壮者,编入劳役队伍,负责修缮城墙、搬运物资;其余老弱,暂时集中看管,待日后再做定夺。”

    景程微微点头,目光仍停留在地图上,问道:“那城中百姓呢?”

    大牛赶忙回道:“家主放心,我等已张贴告示,安抚百姓。告知他们我军秋毫无犯,只要不参与抵抗,定会保障他们的安全。如今百姓大多已恢复正常生活,集市也逐渐热闹起来。”

    景程抬起头,露出赞许的目光:“做得好。大军征战,切不可扰了百姓生计,得民心方能稳根基。各路军队部署如何?”

    程广上前一步,指着地图说道:“先锋营已在城南十里处安营扎寨,负责打探敌军动向。左翼军在城东埋伏,右翼军于城西待命,中军则随将军驻扎城中,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景程仔细听着,不时微微皱眉,思考其中细节,随后说道:“安排得不错,但不可掉以轻心。牛翦那边可有动静?”

    大牛神情严肃起来,说道:“据探子回报,牛翦已在距此百里之外的晋阳集结三十万大军,正日夜操练,似有即刻进军之势。”

    景程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来得好!三十万又如何,我早有准备。传令下去,全军提高警惕,加强巡逻,不可懈怠。待牛翦一到,便是我军与他决一雌雄之时!”

    “是!”

    程广与大牛齐声领命,而后转身出帐,去传达景程的指令。

    大帐内,景程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凝视着牛翦大军所在的方向,仿佛已看到即将到来的那场大战。

    在景程于鄗城厉兵秣马,准备与牛翦展开大战之际,这一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遍了各国。

    韩国,新郑宫中,气氛压抑而紧张。韩宣惠王端坐在王座之上,眉头紧锁,下方的大臣们神色凝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韩宣惠王扫视众人,开口打破沉默:“齐国景程率十万大军攻赵,一日连下三城,如今又与牛翦对峙,诸位爱卿觉得我韩国该如何应对?”

    相国张开地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大王,齐强赵弱,如今齐国势头正盛。我韩国国力本就不如齐赵,贸然参战,恐引火烧身。”

    众臣纷纷点头称是。这时,大将军韩朋忧心忡忡地说:“可若齐国就此吞并赵国,势力大增,日后恐对我韩国不利。”

    韩宣惠王长叹一声:“话虽如此,但我韩国若卷入这场战争,怕是自身难保。”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听得烛火燃烧发出的“噼里啪啦”声。

    最终,韩宣惠王无奈地挥挥手:“罢了,严守边境,密切关注战事动向,但切不可轻易参战。”

    众臣领命,心中皆明白韩国在这乱世中的艰难处境。

    魏国,大梁宫室之内,魏襄王面色冷峻,坐在主位上,目光炯炯地看着下方群臣。

    魏襄王神色严肃地说道:“齐国攻赵,战火渐起,赵国若亡,齐国独大,于我魏国绝非好事。诸位有何良策?”

    信陵君魏无忌站了出来,拱手说道:“大王,赵国乃我魏国近邻,唇亡齿寒。若齐国吞并赵国,魏国将直面齐国的强大压力。依臣之见,应出兵支援赵国。”

    大将军龙贾微微皱眉,说道:“信陵君所言极是,但出兵需谨慎。我军需做好万全准备,以防齐国与赵国交战时,我军陷入被动。”

    魏襄王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嗯,龙将军所言有理。但支援赵国之事,不可耽搁。即刻筹备粮草、军械,点齐五万精兵,准备出征。”

    众臣纷纷领命,殿内顿时忙碌起来,大臣们各自奔赴自己的职责,为出兵事宜做准备。

    秦国,咸阳宫的大殿之上,秦昭襄王高坐于王座,殿内气氛庄严肃穆。

    秦昭襄王目光如炬,看着下方的臣子,缓缓说道:“齐国与赵国交战,齐国来势汹汹,诸位说说,我秦国当如何?”

    丞相魏冉站了出来,拱手道:“大王,赵国若被齐国所灭,齐国势力必将膨胀,这对我秦国东进大计极为不利。臣以为,秦国应与魏国一同出兵,支援赵国,遏制齐国的发展。”

    穰侯魏厓也附和道:“丞相所言极是。此次支援赵国,既能削弱齐国,又能在赵国赢得一份人情,为日后秦国在中原的布局打下基础。”

    秦昭襄王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决然之色:“好!传我命令,出兵五万,与魏国一同出兵,支援赵国。务必让齐国知道,我秦国不会坐视其肆意扩张!”

    随着秦昭襄王一声令下,秦国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运转,一场更大规模的纷争,在各国的参与下,即将在这片战国大地上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