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 第1222章 乐见其成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第1222章 乐见其成

    大朝会结束之后,房遗爱主动前来两仪殿请见。

    “陛下,臣想过几天就去国子监讲学。”

    走进两仪殿后,房遗爱就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

    房遗爱要去国子监讲学的事,李治一直记在心里,他对此也十分赞成,房遗爱那些稀奇古怪的学问还真挺有用的。

    热气球、望远镜、火炮、火枪还有神药,哪一样都不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若是谁学了房遗爱的学问,也能鼓捣出类似的东西,那益处可就大了。

    只是,他没想到房遗爱这么快就要去国子监讲学,因为他知道房遗爱前天才纳了一房侧室。

    李治好奇的问道:“你不是说要备课吗?”

    房遗爱点了点头:“臣准备今晚就开始备课,过个几天应该能备出几节课,先将几节课试一试效果吧。”

    “臣这些学问并非正统学问,也未必有学子愿意听。”

    以他如今的地位,他去国子监讲学不可能一个听课的人都没有。

    不管他的学问有没有用,就冲着他的权势,也肯定有人甘愿做他的学生。

    所以,房遗爱并不担心有没有人去听的课,他只是担心有没有人真的对科学感兴趣,真的愿意去钻研。

    学习四书五经可以做官,学习科学没法给他们带来实际的益处。

    李治倒是很有信心,笑道:“你不必担心,一定会有很多学子去听课。”

    房遗爱并没有担心,他只是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虽然他前世学的是理科,但他学到的那点知识相比于科学而言,只能算是皮毛。

    即便他将自己的知识对所有学子倾囊相授,也无法催生出一批科学家、工程师。

    不管如何,他只是想种上一粒种子,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生根发芽,最终硕果累累。

    当然了,他也由衷的期望,结果的这一天并不遥远。

    李治打趣道:“你不是前天才纳的妾吗?不用晚几天再备课吗?”

    房遗爱一脸正气的说道:“臣岂是儿女情长之辈?”

    李治听了顿时乐了,若是看你和长乐、晋阳那么恩爱,朕说不定还真信了?

    难道晋阳给房遗爱纳这这房妾室的美貌有限啊,不然房遗爱怎么可能这么急吼吼的就要备课呢?

    人都说贤妻美妾,这么一想,房遗爱倒也挺可怜的。

    不像他,皇宫里从来不缺美人,只等着他去挖掘。

    前些日子,他又挖掘到了两个美貌的宫人,虽然不算绝色,却也颇为可人。

    假如房遗爱不是他的妹夫,他一定挑两个貌美的宫人赏赐给房遗爱。

    不过,世上没有假如,那么他就只能看乐子了。

    李治背着手走上前来,意味深长的拍了拍房遗爱的肩膀,对此深表遗憾。

    房遗爱一脸懵逼,心里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李治为何上前来拍他的肩膀,还一副便秘的模样。

    李治当即就拟了一道旨意,盖上了自己的宝印,然后命内侍送去三省。

    随后,房遗爱被授予国子监博士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皇帝突然要给房遗爱加官,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劲爆的消息。

    房遗爱有了灭国之功,凯旋之后,皇帝对房遗爱的封赏其实并不算很高。

    不过,朝野都知道,这不是皇帝在刻意打压房遗爱,反而是爱护房遗爱。

    因为房遗爱年纪轻轻,若是早早的就加封到了顶,那就只能被高高挂起。

    朝臣们也都知道,皇帝不会忘记房遗爱的功劳。

    长乐公主的长子刚一出生就被封为县公,凭什么?

    那么多公主生了儿子,也没见哪个公主的儿子刚出生就被封为县公。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房遗爱有功绩没有被酬封,所以朝臣们才默认了此事。

    男人立了功绩,封妻荫子,这很合理。

    如今皇帝突然要给房遗爱加官,是加什么样的官?是因为什么加的官?

    以房遗爱如今的地位,官位变动对朝野影响十分巨大,所以朝臣们对此十分关注。

    但是消息所到之处却都变得十分安静。

    国子监博士?

    一个刚入流的小官?

    不怪他们感到懵逼,实在是任是谁都能难将国子监博士与国公联系在一起。

    要不是房遗爱圣眷恩隆,他们都要怀疑房遗爱是不是要遭到贬斥。

    当然了,房遗爱原来的官位并没有变,只是多了一个国子监博士的官位,房遗爱是要去国子监讲学。

    国子监的官员品级不高,但是学问却都不低,只不过是出身没那么好。

    平心而论,房遗爱多一个无关紧要的官位也没什么,但是他们觉得房遗爱要去国子监讲学就有些不自量力了。

    房遗爱能有今天当然是有才能的,但是有才能并不代表有才学。

    诚然,房遗爱也有几首诗名扬天下,但那也不过是房遗爱有几分怪才。

    一个人有没有才学是藏不住的,朝臣们都知道,房遗爱其实没多少才学,经学能不能背下来都难说。

    所以,是谁给房遗爱的勇气去国子监讲学?

    朝臣们三五成群的议论着此事,一开始他们有些懵逼,后来觉得此事不妥,就房遗爱那点才学去国子监讲学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最后,他们突然兴奋了起来。

    一个没有才学的人偏要去讲学,那不是自曝其短,主动丢人现眼吗?

    朝臣们议论来议论去,突然又一致对房遗爱去国子监讲学乐见其成。

    不止如此,他们还希望能亲自去国子监听房遗爱讲学。

    因为他们想趁机跟房遗爱辩经,若是能将房遗爱难倒,岂不是大大的扬名?

    难倒房遗爱很难吗?

    一点都不难。

    李治只是在诏书中授予房遗爱国子监博士的官位,准他在国子监讲学,并没有详细说讲什么学问。

    所以,朝臣并不知道房遗爱要讲的并不是传统的儒学。

    房遗爱也并不知道这道诏书会在朝野引起那么大的热议。

    直到房遗直急匆匆的找到了左侯卫。

    以前房遗直有什么事都是散衙后专程等着房遗爱,这还是他第一次直接找到了左侯卫,由此可见他内心是多么的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