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 第一百二十六章 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第136章 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大家若是看多了影视剧,比如各版本电视剧西游记,亦或者tVb西游,有的人会认为猴哥就是武夫,唐僧呢是教导猴哥的得道高僧。

    其实呢事实相反,猴哥在取经路上反而不止一次教导唐僧。

    纵观整个取经过程,无论碰到任何劫难,唐僧永远都在抱怨,反而是猴子绞尽脑汁去解决问题,若是解决的不尽人意,还会被唐僧吐槽。

    当然,咱也可以理解,人家是皇上亲封的御弟,养尊处优惯了,难免有点小脾气。

    撇开情商不谈,说点别的。

    【八戒问:“哥啊,你有这般能耐,把师父背着,只消点点头,躬躬腰,跳过去罢,何必苦苦与他厮战?”

    猴子:“……,你我只做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见了佛祖,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

    就这境界,你能说他只是个能舞刀弄枪的蛮猴?再有………

    沙僧问:“师兄,我们到雷音寺有多远?”

    猴子:“十万八千里。”

    八戒问:“哥啊,要走几年才能到?”

    猴子:“这些路,若论二位贤弟,便是来日也可到,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若论师父走,莫想,莫想!”

    唐僧问:“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

    猴子:“师父,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三藏念了那么多经,讲那么多道,可到头来连最简单的九个字还要猴子解释给他听。

    所以,对比两人,以猴子的经历,其修为造化,悟性格局要远高于唐僧。

    既然如此,那猴子为啥还要跟着唐僧。

    因为唐僧的救命之恩?

    可一路上斩妖除魔,早就还清了。

    因为紧箍咒?被逼无奈?

    三打白骨精后,师徒闹掰,那紧箍咒虽在,但并不影响他。

    为了面子?天上地下的神仙鬼怪都知道他孙大圣保唐僧取经,若半途而废,会让他齐天大圣的脸面挂不住?

    再丢人能比弼马温还丢人?

    当你排除一切客观原因后,只剩下一个主观原因:他想。

    没有任何理由,纯粹是猴子想做这件事。

    换句话说,哪天他不想了,无论你是哪路神仙,无论是何种困难,都阻碍不了他的离开。

    这就是最高境界的‘为所欲为’,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实力和认知。

    相比于猴子以前的经历,化形后与豺狼同行,拜师学艺,大闹天空,被压五百年等等,哪一个不比取经难。

    取经这事儿,对唐僧来说是一个任务,是统治者下达给他的命令,他没有权利说不。当然在执行命令过程中,对其价值观进行重塑,最后得道成佛,也算得偿所愿。

    但对猴子来说,就是一件打发无聊的勾当。

    就好比他在花果山待烦了想要拜师。

    在凡间玩腻了想去天上晃悠一番。

    而这件事儿,他想干就干,不想干也没人能强迫他。

    都说整部西游记,唐僧是核心人物,是领导,靠着其意志力领导团队走向光明大道。

    实际上,若没有取经,唐僧啥都不是,最好也就混个得道高僧的名号。

    但无论取经与否,猴子永远都会是天上地下,人人闻而敬畏的齐天大圣美猴王。

    乌巢禅师曾传唐僧一部《多心经》,二百七十字,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经文就不写了,其中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即:“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话说唐僧得此心经,如获至宝,每日都要念上几遍。

    在智斗金角银角大王一劫中,师徒四人来到平顶山莲花洞,唐僧看着前路穷山恶水,忧心道:

    “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

    猴子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在,就算天塌下来,可保无事,怕什么虎狼。”

    心若无惧,但无所惧,无论前方是苦是甜,皆坦然处之,心若清明自然,邪魔自无法侵扰。

    唐僧念经,千遍万遍,只把经当成消灾避难的工具,从未想过灾难亦是修身所需,避灾避难渡的是心解,并非肉身所残。

    猴子听经,修的是心,自知灾难不可免,但心无所惧,便可自在行。

    和尚念经,念到了天边,猴子听经,听进了心里。

    拿到现在来说也是一样的,不在你看多少书,关键还是看进去多少。

    这也涉及到一个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一个人的知识面很广,会给人一种很博学的形象,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用处,真正能够赚大钱的,往往是在某一个领域深耕的,也就是知识的深度。

    扯远了,再来说猴子和唐僧。

    三打白骨精时,唐僧不识妖精幻术,与猴子闹掰,最后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后唐僧遇难,八戒请回猴子,两人冰释前嫌,继续取经。

    然而……

    银角大王变成受伤老人,唐僧不识,执意要救,遇难。

    红孩儿变成受伤小娃,唐僧不识,执意要救,遇难。

    白毛鼠变成无辜少女,唐僧不识,执意要救,遇难……(嗯,美色当前,应该是遇喜……)

    有没有发现,从始至终唐僧从来就没长过教训,碰到妖精变成人就信以为真,三番五次上当吃亏。

    但自从白骨精一劫后,猴子和唐僧却没有因为相同的事情闹过激烈的矛盾。

    唐僧没变,你说变的是谁?

    猴子摸清了唐僧的为人,知道他的脾气秉性,所以碰到同样的事情,唐僧选择继续犯错,但猴子不会再像处理白骨精时那般与其对着干。

    你可以说是猴子妥协,迁就唐僧,执拗不过唐僧,所以选择避其锋芒

    但你细想,与人相处,是锋芒毕露固执己见的人厉害,还是隐藏锋芒进退有度的人格局大?

    况且,你觉得猴子会妥协吗?

    对于有些人,你跟他多解释一个字都是废话,而猴子懒得废话

    你也可以说唐僧保持初心,心存善念方成正果。

    但他的初心是猴子帮他兜的底。

    若没有猴子,唐僧侥幸从白骨精处脱险,经此一遭,若再碰到金角银角大王,红孩儿等等,你觉得他的初心能保持多久?

    再者,初心这种事儿,但凡被辜负一次,便再也不会存在了

    做善事最重要的不是一颗救苦救难的心,是解决问题的底气与实力,猴子就是唐僧的底气和实力。

    唐僧病重,叫来猴子,道:“悟空,我要修一封书,并关文封在一起,你替我送上长安驾下,见太宗皇帝一面。”

    猴子道:“这个容易,老孙别事无能,若说送书,人间第一”

    随后,唐僧伏案,病喘连连,抽泣着写完一封遗书,大体内容就是:“僧兵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遣别人。”

    看到这里,猴哥笑了。

    猴子道:“师父,你忒不济,略有些些病儿,就起这个意念,你若病重,要死要活,只消问我,我老孙自有个本事,问道哪个阎王敢起心?哪个判官敢出票?哪个鬼使敢来勾?若恼了我,拿出那大闹天宫之性子,又一路棍,打入幽冥,捉住十代阎王,一个个抽了他的筋,还不饶他哩。”

    之前有说过唐僧的初心是猴子帮他兜的底,比如白毛鼠伪装成少女欺骗唐僧,猴子再三解释对方是妖精,唐僧偏要救。

    唐僧:“莫胡说!终不然,我救她性命有甚贻累不成!带了她去,凡有事,都在我身上。”

    这话听着没毛病吧,一幅大义凛然,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发言

    猴子:“师父,虽说有事在你,却不知你不是救她,反是害他”

    唐僧:“我就她出林,得其活命,怎么反是害她?”

    猴子:“她绑在林间,或三五日,十日,半月,没饭吃,饿死了,还得个全尸,如今救她,师父有快马坐,行路如风,我们只得随你,那女子脚小,挪步艰难,怎么跟得上走?一时把她丢下,若遇着狼虫虎豹,一口吞之,却不是反害了生也?”

    唐僧:“正是呀!这件事却亏你,该如何处置?”

    猴子:“抱她上马,和你同乘?”

    唐僧沉吟道:“我哪里好与她同马,叫八戒驮她吧!”

    你们生活中会不会碰到的一类人,看到六七十的老人还在种地忙碌,或者五六十的老爷爷老奶奶摆地摊赚钱,就会心生怜悯,嘴上喊着心疼可怜这些老人,还会劝他们早点回家吧,不要太忙了,钱财乃身外之物,身体健康最重要。

    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大发慈悲”根本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对方听了心烦,到真不如给钱来的实际。

    而唐僧所谓的救对方,也只是嘴上说说,他甚至都没想过要自己走路,把马让给对方。还是后来被猴子话赶话逼到走投无路,拉不下脸面,不得不让出坐骑。

    话虽如此,但就是这种性格秉性才符合唐僧的人物形象。

    任何一个普通的凡人,其认知和心性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无知到有知,然后再到无知的过程。

    唯一不同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不是所有人都会碰到像猴子这样的助手。

    这篇回答写到这就差不多了,因为书已经翻完了,还有两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唐僧:“我见那山峰挺立,远远有些凶气......,神思不安。”

    猴子:“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

    唐僧:“我记得。”

    猴子:“你虽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

    唐僧:“哪四句?”

    猴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唐僧:“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猴子:“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成懒惰,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慌,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切莫狐疑,随我去。”

    不要忘了,猴子早年拜师学艺,在三星洞听菩提老祖讲经七年,这就好比一位国学大师给你讲古今经典着作七年,就算你不爱听,也免不了耳濡目染吧。

    猴子能说出这种话,说他上课不听讲,哪个能信?

    晒经之时……

    三藏懊悔:“是我们怠慢了,不曾看顾得!”

    猴子:“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本不全,这经原是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了不全之奥妙,岂人力所能与耶!”

    这便是猴哥的境界所在了。

    再过几天才开始继续我们的故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