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挑担的其实是八戒~

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 第一百四十四章 挑担的其实是八戒~

    第154章 挑担的其实是八戒~

    想来大家都听过:“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

    每每这个旋律出现,相信大家总能跟着哼几句。

    这首敢问路在何方,也是86版西游记的片尾曲,简直不要太熟悉了。可是也有人说,这首歌啊,是猪八戒唱的,沙和尚挑着担,我八戒牵着马,猴哥在前面带路,你看,多贴切啊?

    其实呢,这里来偷偷告诉你,取经路上真正在一直挑担子的,并非是沙和尚,而是一向被大家认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

    那么他们挑的担子里究竟装着些什么呢?

    大家不要被86版西游给骗了,以为取经路上一直挑担子的是沙和尚,其实并不是。

    估计也是导演见老沙就没几句台词,而故意给他加的挑担子的戏。

    在西游记原着中,真正挑过担子的一个是孙悟空,另一个则是猪八戒。而自从收了猪八戒之后,孙悟空就再也没有挑过担子了,一直是猪八戒挑到的灵山。

    因此,如来佛祖还特意表扬了二师兄:

    “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因为挑担子有功,竟然能修成正果,难道说这个差事也并非易事,难为了老猪?

    乍一看,好像挑个担子也没啥嘛,毕竟一开始孙悟空挑担子的时候也从来没抱怨过。刚收了猪八戒的时候,也没听这个猪头说过不是,可是等到收了沙和尚之后,猪八戒怎么就开始抱怨了呢?

    “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轻省,那里管别人累坠?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

    在猪八戒看来,唐僧师徒们的行李实在是太多,太重了。尤其是过了流沙河之后,又加上老沙的那份,实在是熬不住了。

    所以,猴哥,你看看你能不能重新分配一下工作,让我老猪也歇一歇?

    孙悟空听完猪八戒的抱怨之后,并没有当回事,而是骂他又想偷懒,还不快点走!

    既然抱怨了,那就索性摊开了说好了,于是猪八戒向猴哥直接表明,这行李实在是太重了:

    “四片黄藤蔑,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

    如果按照猪八戒这个说法,好像担子也不重嘛,不过是一些麻绳,几条毛毯,外加九环杖和大斗篷嘛。要知道二师兄的一个九齿钉耙就有五千多斤重,就这么个担子,了不起了一二百斤,不至于让天生神力的猪八戒抱怨啊?

    那么,我们就好好翻一翻原着,好好盘点一下,猪八戒挑着的担子里,究竟都装着些啥?

    我们先看看,唐僧刚出发的时候,都带着些什么东西呢?

    观音菩萨送给唐王李世民一件锦襕袈裟,一个九环锡杖,随后唐王李世民送给了唐僧。除了这两样以外,还特意送了一个紫金钵盂,一部通关文牒,这四样东西是必备的,大家也都熟知。

    当然,这套装备,唐僧一般情况下是不穿的,只有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遇到特别的人,才会穿上一穿,比如小雷音寺和大雷音寺那里,以及各国国王招待的时候。

    比如,在乌鸡国,唐僧去见国王时,就穿上了锦襕袈裟,在车迟国和祭赛国去见国王时,同样也是穿上了锦襕袈裟。

    但唐僧平时并不穿锦襕袈裟的,毕竟这是宝贝,他舍不得穿,那么他平时都穿什么呢?

    唐王李世民在选取水陆法会大法师的时候,曾经赏给唐僧一身装备:

    “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

    当然,这套装备,也挺贵重的,毕竟是当年唐僧主持水陆法会时的装扮,尤其是袈裟,带金丝的,平时也舍不得穿。

    但是这顶帽子是常戴着的,在火焰山的时候,众神现身一起降服牛魔王时,唐僧就换了一套衣服,特意感谢众神:

    “三藏听说,换了毗卢帽,穿了袈裟,与悟净拜迎众圣。”

    至于这件袈裟是唐王李世民送的五彩织金袈裟,还是观音菩萨锦襕袈裟,书中没表,好像这两件都可以在这个场合穿。

    唐僧除了这两套服饰以外,其实他还有其他的衣物,比如在祭赛国,他去扫塔的时候,就特意换了一身便装:

    “三藏沐浴毕,穿了小袖褊衫,束了环绦,足下换一双软公鞋。”

    在乌鸡国宝林寺的时候,唐僧还有一套衣服:

    “那三藏光着一个头,穿一领二十五条达摩衣,足下登一双拖泥带水的达公鞋。”

    事实上,在唐僧从长安城出发的时候,洪福寺的和尚们,也给他准备了冬夏换洗的衣服,唐僧也都收下了。由此可见,唐僧的袈裟至少两件,但大概率是三件,因为书中有提到他自己缝补袈裟。显然,这两件袈裟都比较贵重,不至于让唐僧经常缝补,他应该还有一件普通袈裟,外加一些便衣。

    当然,猪八戒挑的担子里,不可能只有唐僧的衣物,几个师兄弟们换洗的衣服也得带着的。

    孙悟空刚从五行山下蹦出来时,是光着身子的,啥都没有穿,他的行李也是最少的。后来遇到了一只老虎,被他打杀之后,再结合唐僧送他的白布短小直裰,做个了虎皮裙。

    后来观音菩萨可能也觉得猴子只穿个虎皮裙,有点瘆人,于是送了他一身衣物:

    “我这里有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

    这一身衣服,也是孙悟空前期一直穿着的,配合着虎皮裙,正好是一身。大家看戏剧的时候,孙悟空的那身打扮,才是取经路上的正经打扮,并非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

    当然,孙悟空不可能就一身衣物,在高老庄的时候,高太公又送给他们师徒一人一身:

    “又将三领绵布褊衫,为上盖之衣。”

    而猪八戒原先那身衣服,在跟孙悟空的打斗中撕毁了,所以,高太公面对请求,又额外送了猪八戒一身衣物:

    “高老闻言,不敢不与,随买一双新鞋,将一领褊衫,换下旧时衣物。”

    沙和尚刚出场时,也有一身衣物: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说到这里,原着中有一个细节,看得出猪八戒还是很爱惜自己的衣物的,比如他下水找沙和尚打仗时:

    “说声去,就剥了青锦直裰,脱了鞋,双手舞钯,分开水路……”

    毕竟是老丈人送给自己的新衣服,可不能搞脏了。

    平时唐僧师徒们都穿着丝棉(绵布)衣物,但是遇到什么节日或参加什么宴会时,他们也有一身锦衣。

    比如真假美猴王的时候,孙悟空就穿着一件锦直裰,等到了玉华州收三徒的时候,三个王子们见猪八戒的衣服被撕烂了,又送了每人一身锦:

    “那王子随命针工,照依色样,取青锦、红锦、茶褐锦各数匹,与三位各做了一件。三人欣然领受,各穿了锦布直裰,收拾了行装起程。”

    也就是说,单算衣物的话,唐僧可供换洗的最多,而这三个徒弟们,顶多是两身衣服,一身布衣,一身锦衣。什么鞋子,帽子啥的,书中没有特意每个人都提到,但从生活常识来看,大家都有的。

    比如唐僧师徒离开比丘国的时候:

    “请不及的,或做僧帽、僧鞋、褊衫、布袜,里里外外,大小衣裳,都来相送。”

    作为和尚,木鱼是肯定要敲的,且平时也是需要烧香的,书中是有特意提到的。比如在刘伯钦家念经超度刘父时,就敲了木鱼,焚了香:

    “这长老净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三藏方敲响木鱼……”

    比如观音菩萨教给唐僧紧箍咒的时候,同样也焚了香:

    “三藏情知是观音菩萨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后来的取经路上,唐僧每每见到神仙或者遇到重大节日时,也会有此举动,可见包袱里肯定是有木鱼,有香的,而且他还带着火石等可以点火的工具。

    除此之外,唐僧还给沙和尚剃度,自己平时也得刮刮头发,所以剃刀也得带着。

    当然,和尚不念经,不是好和尚,唐僧既然要出远门,经书是要带着的。

    比如在刘伯钦家,唐僧不仅敲了木鱼,焚了香,还掏出了多本经书,念了一遍。

    后来在乌鸡国宝林寺,唐僧半夜醒来去撒尿,然后诗兴大发,把几个徒弟喊起来作诗,作诗累了后,又让八戒打开包袱,拿出经文,他要复习复习。

    由此可见,猪八戒前面提到自己行李中,有专门防阴雨的物件,大概率是为了保护这些经书别被雨水打湿了。

    光有书还不行,唐僧有时候也会写写字,所以笔墨纸砚也是常备的。比如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荒郊野外,唐僧执意要赶孙悟空走,孙悟空不肯走,他就让沙和尚拿出笔墨纸砚,写下了休书:

    “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

    看过历史的人也知道,唐玄奘这人,还会写日记,沿途记载风土人情,搞不好行李里面还有好几本日记呢。

    唐僧师徒,除了当和尚需要这些物品以外,作为旅行者,必然得带上铺盖的。就算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不需要这玩意,但唐僧需要啊,毕竟风餐露宿的,大冷的天没床棉被咋办?

    比如唐僧刚救出孙悟空的时候,在一个老者家借宿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让悟空收拾铺盖:

    “三藏着衣,教行者收拾铺盖行李。”

    当然,这个铺盖也不是唐僧专属,后来孙悟空被黄风怪吹坏眼睛后,猪八戒就打开包袱,让孙悟空安歇了一会儿:

    “八戒解包袱,展开铺盖,请行者安置。”

    除了这些物品以外,粮食是必需品,也不可能每次饿了都让徒弟们去化缘吧?

    关于这一点,原着中的记载实在是太多了,就不一一引用原文举例了。比如离开刘伯钦家的时候,刘母就送了很多干粮给唐僧,唐僧很高兴地收下了。比如离开高老庄的时候,高太公除了送他们衣服以外,也送了不少干粮。

    再比如离开女儿国的时候,女王可是给了好多米,猪八戒照单全收,因为这孙悟空还挖苦猪八戒呢:

    “兄弟,行李见今沉重,且倒有气力挑米?”

    猪八戒很爽快啊,挑别的东西嫌累,但是挑米,他不嫌累!

    很多时候,唐僧也是让徒弟们打开包袱,取点干粮给自己吃。由此推断,一般情况下,猪八戒挑的行李中,至少得放有能让唐僧吃三天的干粮在里面。

    如果干粮吃完了,除了让徒弟们去化缘以外,有些时候,唐僧也会掏点钱出来,让徒弟们去买些吃的,毕竟公费出差,唐王应该给了他不少钱。

    原着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唐僧从包袱里拿钱,比如鹰愁涧的时候,他掏钱给渔翁,人家没要。比如五庄观的时候,他给了猪八戒几文钱,让他去找个地方做饭,走时给人家点柴火钱。

    但是猪八戒挑的担子里,只有团队的钱,并没有徒弟们的钱,不是他们没有,而是他们都藏在自己身上。

    比如在狮驼国的时候,孙悟空特意变成黑白无常去吓唬猪八戒,让他掏钱买命。猪八戒就说自己攒了好久的私房钱,藏在了耳朵里,让他自己去摸:

    “即伸手在耳朵窍中摸出,真个是块马鞍儿银子,足有四钱五六分重……”

    不过沿途这么多国家,虽然唐僧师徒多次拒绝别人赠送银两,但也不是一点都不收。比如在通天河,唐僧师徒打跑了灵感大王,救了老百姓,陈老就送了银子给他们,孙悟空拿了一块,为此还安慰唐僧:

    “师父,也只当些衬钱莫教空负二老之意。”

    事实上,在天竺国的时候,国王还送了他们黄金十锭、白金二十锭,这可是一笔巨款。

    除此之外,孙悟空和猪八戒还勒索过小妖怪们的钱财,还不止一次。当然,他们勒索的钱财,大概率是不敢放到行李里面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在寇员外那里,强盗偷了唐僧的行李,发现里面虽有个引袋,但不值钱。比如在金平府那里,孙悟空跟猪八戒打杀犀牛精后,曾经割下了犀牛角藏在了身上。比如在宝林寺,被恶僧骂了以后,唐僧就丢了锡杖,解下了斗篷……

    综上所述,猪八戒挑的担子,确实装了很多物品,并不轻,有宝贝,有钱财,也有一些常用但不值钱的东西。

    可是,就算猪八戒挑的担子里装着这么多东西,充其量也就二三百斤,他为什么总是抱怨呢?

    有句老话说得好,叫不患寡而患不均,并非是猪八戒挑担子觉得累,而是因为凭什么三个徒弟,就让他一个人挑担子?

    刚才就提到了,让他挑食物,他就不嫌累了,这恰恰说明,他埋怨的正是这一点。如果说一开始孙悟空让他挑还有情可原的话,怎么收了沙和尚后,还让他挑担子?

    所以,他那次抱怨,并非是说给孙悟空一个人听的,更是说给沙和尚听的。孙悟空也不是傻子,他自然也听出来了猪八戒话里有话,于是问他:

    “呆子,你和谁说哩?”

    猪八戒望向沙和尚,结果沙和尚一脸无辜的样子,毕竟前面流沙河之战,猪八戒并未沾光,也只能继续装傻说跟猴哥说。

    孙悟空也一样啊,不想招惹那个晦气脸沙和尚,你八戒不想挑担子,自己跟沙和尚说去啊,我才不搅这浑水呢:

    “错和我说了。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但若怠慢了些儿,孤拐上先是一顿粗棍!”

    说到底,就是孙悟空分配工作不公平的原因,只管自己快活,不管别人死活,反正他是不会挑的。

    而八戒呢,也是纠结这一点,倒不是说行李多么重,你要是给他一个三百斤的大美女,他抱起来跑得比谁都快!

    当然,以上的结论是对比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来的,他都拿得动五千多斤的武器,为什么嫌几百斤的行李重呢?

    其实,所谓的武器是有灵性的,猪八戒拿武器的时候运用的是神力,需要一直耗神。

    对于猪八戒来讲,挑担子自然不能用神力,路程这么远,真用神力的话,也坚持不了多久。但是如果用凡力的话,那就真得有点重了,或许一开始不觉得,可是越往西天走,东西越多,东西越多,也就越重。

    也正是因为担子如此之重,猪八戒又任劳任怨挑到了西天,如来佛祖才会以此作为功劳,记在了八戒头上。

    由此,担子重,分工又不均,八戒不仅要挑担子,时不时还得跟猴哥去降妖,心中的委屈自不必说了。

    当然,这对于老猪其实也是一种修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