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荒年被赶住破屋:种田暴富喜盈门 > 第147章 东家夫妇

荒年被赶住破屋:种田暴富喜盈门 第147章 东家夫妇

    “您说的可是东家?”吴平仓问道。

    陆达毅笑着点头。

    “严格来说,是东家及其夫人,他们二位最近来到庄子上小住,夫人怀着孕,害喜得厉害。

    那日他们走到街上,看见吴林食铺面排着长队,心生好奇,买了凉粉食用,深得其心,并且留在店里吃了一餐饭,东家回来跟我说他跟夫人很喜欢凉粉和菜品,尤其是夫人,她吃了那些菜,胃口大开。”

    原来如此。

    “我已经派人去庄子把你们到来的消息传过去了,还请稍坐片刻。”陆达毅给父女俩倒了凉茶。

    不多时,小二端着两碟子精美的点心而来。

    喝着茶,吃吃点心,聊聊天,时间过得很快。

    估摸着等了大半个时辰,终于等来了喜迎来的东家及其夫人。

    父女两人见着东家,都惊讶住了。

    东家是个年约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公子,他身着冰蓝色云翔符蝠纹劲装,腰间系着一枚玉质上乘,雕琢精致的白色玉佩,就那么站在那儿,丰姿奇秀,叫人难以忽视。

    面容清俊,眉眼间蕴含着温润的笑,举手投足间散发着高雅的气质。

    夫人看着比东家稍小一点,未施粉黛,肌肤赛雪,秀气的柳叶眉下是一双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睛,透着聪慧,举止优雅娴静。

    她穿着一袭清雅的莲青色曲水织金连烟锦绣裙,身材偏瘦,腹部微微隆起。

    双方简单打招呼认识后,先后上了二楼,到雅间一叙。

    雅间里,东家夫人坐在主位,吴平仓父女,陆达毅落座下方。

    夫人叶云熙对乖巧伶俐的吴静秋一见如故,笑吟吟道:“吴姑娘,你比我想象的年龄要小,却如此能干厉害,做出了那么多好吃的食物。”

    他们夫妻二人在吴林食铺吃完饭,回来跟陆达毅提了一嘴,才知道吴静秋跟他们的酒楼有渊源。

    端坐的吴静秋落落大方,“夫人谬赞了,恰好在厨艺方面略会一二。”

    东家梁承瑜认真道:“吴姑娘万不可谦虚,我听说吴林食铺大多数菜品是由你创造出来的,在厨艺方面,较于同龄之年,不,比绝大多数人都厉害。

    我自诩走南闯北数年,能在一处能吃上好几样美食,可是十分难得的。”

    叶云熙微笑着点头。

    陆达毅也没忍住,毫不加以掩饰对吴静秋的欣赏,“吴姑娘聪慧过人,不输于男儿,日后必当前程万里。”

    一番夸赞,把吴平仓父女俩听得诚惶诚恐。

    看出父女俩的窘迫拘束,叶云熙唤丫鬟拿牙签插起他们面前桌上的蜜饯儿瓜果,招呼他们吃。

    盛情难却,吴平仓父女俩一人吃起一块瓜果。

    梁承瑜他们喝茶。

    待吴平仓父女吃完手里的瓜果,梁承瑜开口道:“今日我想找你们来,其实是为了一件事情,是这样的,内人已怀胎数月,害喜得厉害,吃不下什么东西,日渐消瘦,所以我们便来了庄子静养。

    前两天,我们偶然吃了吴林食铺的食物,深得内人喜欢,所以我们就想着想请吴姑娘暂时到庄子来当厨娘,并非是签了卖身契的那种,日后想走随时可以走,价格好商量,我们暂定的是二两银子一个月。”

    二两银子。

    说实话,吴静秋心动了一把,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

    到庄子就意味着要离家,归期不定,离开亲朋好友,这是她无法接受的。

    条件确实诱人。

    她想了想,询问了一下叶云熙的口味。

    梁承瑜以为吴静秋答应了,眼里闪过一抹喜色,详细的一一说出来:

    “小熙孕前偏好酸辣口味,孕后头两个月喜酸,喜欢吃酸李子酸蜜饯儿,到现在,偏向于鲜美的咸香口味,尤其喜爱面食,但是不能油腻。”

    吴平仓低声对女儿说:“秋儿,难道你……”

    吴静秋低声回之:“爹,我在想能否介绍杨姨去试一试,她当女娘的时候不是去镇子上的有钱人家里当过厨娘么,而且她的手艺不差,擅于制作的吃食恰好符合夫人的口味。”

    吴平仓觉得可行,默默点头。

    “东家,夫人,静秋先谢过您们的看重,只是现有学业缠身,恐怕帮不上忙,不过我有一熟识的姨娘,她的手艺也不差,如果你们能接受,改日可让她上门试菜再定夺。”

    思来想去想不到合适的拒绝的借口,便请出牛文,说自己日日在他那里识字。

    梁承瑜夫妻俩,包括陆达毅听到吴静秋在跟一个郎中学识字,惊奇不已。

    惊讶过后,梁承瑜叶云熙面露遗憾。

    梁承瑜略一思忖,认识吴静秋的熟人,厨艺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看着日渐消瘦的爱妻,他心疼不已。

    “既然如此,那明日就请那位姨娘到庄子上来试菜吧,让她先到喜迎来,随陆掌柜乘坐马车前来。”

    聊完此事,梁承瑜又主动提起另外一件事,“吴大叔,吴姑娘,你们知道么,上次你们送来的鲜香粉一经卖出,很快就被抢光了,一些人抢卖到鲜香粉,又以翻了两倍多的高价卖出去了。

    并且,市面上知道鲜香粉的人越来越多,不惜花高价抢购,如果后面你们手里还有,我建议你们提高价格,喜迎来来者不拒。”

    吴平仓吴静秋互望着彼此。

    已有一个多月没下雨了,山上的松树林里长不出松茸菇,它是制作鲜香粉的主要材料。

    吴静秋道:“目前我们手里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鲜香粉,出完这一批,短期内应该没有了,如果喜迎来想要,那改日我们交由中间人,再由他带到喜迎来。”

    聊完这些个事情,吴平仓父女俩提出告辞,由梁承瑜的侍卫带领出酒楼。

    “陆掌柜,你此前说过吴家人没有直接售卖鲜香粉,而是多绕了圈子找中间人卖,是跟那个福……福……”

    “东家,是福禧酒楼,东家杜成佰,背靠一镇之长邝正丰,仗着有人撑腰,没少为非作歹,还屡次去找吴家人想要方子,他们只得退而其次,想出找中间人的法子。”

    梁承瑜思索着,眸光晦暗,修长手指在案几上有节奏地轻点。

    叶云熙柳眉微蹙,“那吴家人与我们走得亲近,岂不是又要惹起福禧酒楼的注意?”

    梁承瑜知晓心善的妻子是怕吴家人因为他们的缘故受到牵连,他执起她的手,含情脉脉,保证地说:“小熙放心,我不会再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来都来镇子上了,吴平仓父女索性去了一趟铺子,顺便把东家要找厨娘的事儿给杨春燕说了。

    在后院洗碗的杨春燕听到这个消息,不是先高兴意外有这个机会,而是担忧自己有没有能胜任的能力。

    “秋儿啊,你说东家夫人是到庄子上来静养的,那他们肯定是很有钱的人家,像这样的高门高户,平日里吃的穿的,无一不是最好的,连他们府上的小厮婢女,厨娘,都有过人的本事。

    我一个没见识的村妇,只会做些家常炒菜,头几年在那户人家当厨娘,精进了面食,甜点也会了一点点而已。”

    “杨姨,您别怕,我提前打听过了夫人的口味。”吴静秋把口味详细说了出来。

    “平日里雪儿也喜爱吃面食,您变着花样的做,我吃过那多次,我确定口味没问题。

    您再想想啊,像他们那些有钱人,平时山珍海味吃惯了,吃腻了,突然吃一下这些家常炒菜,别有一番滋味儿。

    一个月有二两银子呢,他们还说了,如果试菜成功定下来,您跟雪儿都可以住在庄子上。”

    杨春燕听得心动,目光逐渐坚定,“那我去试试,秋儿,你聪明,厨艺好,我有拿捏不好的时候能不能找你请教?”

    “请教不敢当,杨姨您说言重了,后面您若是拿捏不好,随时回村找我,只要有帮得上忙的,我绝对帮!”

    “好孩子。”杨春燕眼角有泪光闪烁。

    留在铺子里吃了午饭,一行人赶回村。

    申时,他们走到村口,村子里的村民午歇后在大树底下纳凉聊天。

    远远的,吴静秋他们就听到了方红杏的高喊声,“我这身儿新扯的布做出来的衣裳,一匹布你们猜猜要多少钱?

    要八十多文钱,瞧瞧这花样,这色儿。”

    一群妇人围着方红杏新做的衣服,羡慕不已。

    “红杏啊,你在胡家上工这么赚钱啊,你亲家一天给你开多少工钱?”

    “是啊,你舍得花这么钱买这么贵的料子,看来是赚大钱了。”

    方红杏眼神飘忽了几下,“光靠我一个人赚得了多少钱,是我家志才有出息,在外面赚钱了。”

    村里人闻言,忙追问吴志才在外面做什么,这么赚钱。

    方红杏一脸高深莫测,“说是读书人才明白的东西,我也不懂。”

    走的路上,林海霞低声嘀咕,“最近鲜少在村里遇到吴志才,难道他真的在外面搞了什么,赚大钱了?”

    吴静秋几人走到大树底下,方红杏瞅见他们了,下巴高抬,双手叉腰,傲气十足,大声嚷嚷:

    “有些人啊,别以为只有你们的日子好过,我们只需稍稍努力,也能过得好,再过不久啊,不知道能把你们甩得有多远哟。”

    明眼人一听就听得出来方红杏是在影射吴家人。

    林海霞怒了,“这个疯妇又在发癫,满嘴喷粪,看我怎么……”

    她想大干一场,被吴静秋劝住,“婶子,没必要费口舌,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要自己觉得过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吴静秋看着方红杏,眼神冰冷,她不关心方红杏的钱是怎么赚的,却再一次见识到了她和吴志才他们的狠心无情,有钱了买衣服买鞋子,都没想想把关在牢里的吴平粮赎出来。

    杨春燕道:“是嘞,秋儿说得对,跟她争论不如去地里干农活,前段时间种植的韭黄该好了,咱们不如去地里看看?”

    吴平仓正有此意,他每天数着日子,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好久没下雨了,天气这么热,还好当初教学种植的时候让各家只割了一点试一试。

    前几天我去地里看我家的韭黄,发是发出来了,发得不好,每天被木桶罩着,温度高,叶片开始枯萎了。”

    “是啊,真是愁人,看来韭黄还是适合春秋两季种植。”林海霞走在前面。

    几人跟在后面。

    吴静秋他们走了,是方红杏没料到的,她有一种使了全身之力,却一拳打到了棉花上,疲累但没解气的憋闷感。

    方红杏撇撇嘴,跟村民说她要回家去了。

    吴志和这段时间时常发烧,抓了药吃了几回了,总不见好,她挺忧愁的。

    那头。

    吴静秋他们走在田间,沿途的田里有少数几个村民在劳作。

    村民看到吴平仓他们来了,相继找过去。

    “平仓啊,太热了,发出来的韭黄都枯萎发臭了。”

    “是嘞,我家的也臭了。”

    几家人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吴平仓吴静秋心里挺忐忑的,他们教学种植韭黄,虽说只先割了一点试一试,但造成了损失,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然而,接下来村民们说出的话让父女俩惊呆了。

    “平仓,谢谢你,还好当初听了你的话,没种植多少,亲眼看到韭黄发出来,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要不是平仓啊,我们都不知道韭菜还有这个妙用,你们真是心地善良的大好人啊!”

    “现在是天气热,没办法,等到秋天凉快了,再种,反正韭菜一茬一茬长得快。”

    村民们非但不生气,心里不舒服,反倒感谢起吴家人。

    去了林海霞家的地里,发出来的韭黄一样枯萎发臭了。

    都是农户,会看天气行事,所以各家各户没有损失什么。

    人们都盼着赶紧下雨降温。

    隔日,杨春燕去试菜了,头天晚上她找吴静秋商量了一下做什么菜品。

    想了想,吴静秋提议她包一份荠菜虾仁饺饵,一份她最拿手做的肉沫干菜炕饼,另做几道清爽不油腻的菜,一道桐子叶玉米粑粑当甜点。

    干菜是杨春燕自己晒制的,闻起来有青菜的干香,以八瘦二肥的猪油,混合调馅儿,擀出饼皮,包上馅儿,饼皮捏好再擀,擀得厚薄均匀。

    锅底刷上少许薄油,放上饼,小火慢炕。

    炕出来饼,外皮焦黄酥脆,内里咸香可口。

    吴静秋能一连吃三个都不带腻。

    杨晓雪一次能吃下五个。

    掰了几天的玉米,吴家地里的掰得差不多了,今天再掰个两天就能全部掰完,想着一口气掰完就开始收地蛋了。

    忙碌一整天,傍晚,所有人累得眼昏没力气,晚饭随便做了点凉面吃。

    屋子里闷热得厉害,屋檐下偶尔还能吹到点风,他们端着碗坐到外面吃。

    “我就说今天怎么不对劲,晓雪呢?

    杨姨不是去试菜了吗,晓雪一个人在家啊?”刘青阳问道。

    干了一天活,他总觉得今天怪怪的,原来是身边太安静了,以往天天与杨晓雪相见,耳边是她那脆生生的说话声,见到的是比花儿还灿烂的笑脸。

    吸溜一口面条,吴静秋吃完了道:“回来的时候我去杨家看过了,雪儿乖乖待在家里的,适才冬儿给端了凉面过去。”

    刘青阳这才放心地点点头。

    晚些时候,杨春燕回来了,满脸笑意,“成了,夫人叫我明日早上过去。”

    “太好了!”

    吴静秋他们替杨春燕感到开心,一个月赚二两银子,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

    杨春燕心里没谱,拉着吴静秋说了一下自己近期预备做什么菜。

    吴静秋适当的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有了她的指点支持,杨春燕信心大增,分享起今日的所见所闻:

    “那庄子在镇子西郊,不算偏僻,大得哟,起码有十多亩地,还有两个大山头,修了四进的大房子,宽敞明亮,更别提别的什么用具了,都是些我没见过的,小厮婢女数不胜数。

    庄子里有田地,据说是给那些佃户们种的,乌泱泱的,一眼望去,田里像是一片绿油油的大河,劳作的人们黑点儿似的,跟蚂蚁一般。”

    吴静秋他们也是头一次听见这样的奇闻,都听呆了。

    在听到山头的时候,吴静秋内心一动。

    聊了会儿,杨春燕回去了,今晚她得收拾准备,明儿一早就得走了。

    刘青阳慢慢反应过来,“杨姨走了,晓雪岂不是要跟着一起走?”

    他知道杨春燕极其疼爱女儿,离不开女儿,只有带在身边才放心安心。

    这一夜,刘青阳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莫名的觉得心烦意乱。

    睡也睡不着,干脆想着明日一早去送送杨家母女。

    哪知,刘青阳一做下这决定,竟然睡着了。

    他惊醒过来,从窗户看见外头已然天光大亮,他一骨碌爬起来,边趿拉着鞋子边手忙脚乱地穿衣裤。

    一切弄好来到外面,跟从外归来的刘芳娘吴平仓打了个照面,“姑姑,姑父,晓雪她们走了么?”

    刘芳娘道:“走了,我们送走她们出村刚回来,海霞他们也去镇子上,顺道一起走的。”

    “哦。”刘青阳耷拉下头,懊悔自己怎么偏偏睡着了,全然没有察觉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失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