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团宠五岁半,发家从种田开始 > 第两百零三章 救命之恩

团宠五岁半,发家从种田开始 第两百零三章 救命之恩

    老徐氏跟着孙家婆媳的马车,安全归家。

    门口久候多时的刘氏见了到婆母安全回家,这才松了口气。

    “翠娘啊,你怎么站门口呀,还怀着身子呢你。”

    老徐氏心疼儿媳妇,赶忙拉着儿媳妇回屋里。

    “娘,阿南阿北带回个陌生人,说是您吩咐让瞧大夫,送回家安置来着。

    不是儿媳说您,您出个门也不多带点家丁,万一有什么事,我跟当家的得多难受啊。”

    刘氏倒不是怪婆母捡个陌生人回家,而是担心自家不太平,万一坏人盯上了婆母,做出个绑架啥的怎么办!

    “我这不跟孙家人一起拜土地庙嘛,听说老灵验了,谁知道踩着人了......”

    这不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徐氏觉着吧,冥冥之中,踩着的这一脚,是土地公指引她救人一命,为子孙后代积福呢。

    刘氏没再多言,到底她是儿媳妇,说几句就算了,总不能真不懂礼数,惹怒了婆母。

    “那孩子咋样了?”

    “听大夫说,烧伤了脸,嗓子也呛着了,要好好养一养,要不然以后得落个残疾。”

    “哟,这么严重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仇家追杀,还是什么个情况,要不等人醒了,送去官府报个官吧。”

    “哎,人是我救的,我去看看。”

    “行,我陪您一起。”

    婆媳二人带着丫鬟,一路走到了偏院,下人房这边。

    毕竟是外人,又是捡来的,没道理当成贵客对待。

    阿东安排在此,也没毛病。

    看守照顾这人的是阿牛,虽然脑子有些痴傻,但不妨碍基本的活计。

    这不,胡大嫂在厨房干的这几年差事干的很好,刘氏就将阿牛从看门的活计,转到了后院厨房提水劈柴的活计上来。

    母子二人离的近,方便看顾。

    这阿牛除了痴傻啊,乖巧听话,跟家里丫鬟家丁相处的都还不错。

    这不,胡大嫂从阿北那听到老夫人吩咐救治回一个受伤的少年,就自告奋勇,让自家傻儿子看守着,以防万一是坏人。

    “老夫人好,夫人好。”

    阿牛今年十八岁了,人高马大,憨厚极了。

    心性跟孩子似的,一点也没长进。

    老徐氏听着阿牛的打招呼,面露慈笑,开口道:

    “阿牛啊,我带了贡品回来,你去找夏荷拿食盒,拿回屋里慢慢吃啊。”

    “嗯嗯,谢谢老夫人,阿牛最喜欢吃好吃的了~”

    阿牛拍手鼓掌,一脸笑容地跑出去了。

    刘氏也没多苛刻阿牛这孩子,随他去了。

    胡大嫂就这么个孩子,唯一的念想也只不过希望儿子好好活下去。

    她也是为人母,自然感同身受。

    旁的丫鬟家丁,自然不能如此懒散,阿牛是个可怜人,就这样吧。

    “得空让家丁去镇上贴个告示,看看这小子的家人能不能瞧见了来寻。”

    老徐氏站在炕前打量了许久,实在看不出这个少年的样貌。

    没见过,等伤好些,结痂了,掉痂了,也许就有线索了。

    “哎,就先收留着,若是醒了再问一问这人的身世。”

    刘氏点头,确实可怜,后背全是烧伤,半边脸都是水泡,整个人都趴在炕上,身上缠满了布条。

    也就是她们婆媳年纪在这,没什么好诟病的。

    “嗯,走吧,陪我去屋里坐坐,我给瑜哥儿做的鞋面还差几针~”

    “好啊,难得娘有雅兴,那儿媳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

    待两人离开,房门合上后,炕上的少年缓缓睁开眼。

    一双漆黑的眸中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泪,疼,浑身都好疼。

    为了逃出火海,他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他的好妹妹啊,等着吧,他会为连家上下,报仇!

    这户人家的救命之恩,他铭记于心,等他伤好了,自会离开,以后若有机会,等结草衔环,报答恩情!

    ......

    福宝从杜姨姨家吃过午膳,又陪了两个弟弟玩了一下午,晚膳得回家陪奶奶吃,谢绝留饭后,赶忙带着丫鬟回家。

    生怕两个弟弟缠上,晚上就不好安排了。

    杜九娘将人送到门口,心想还是女儿贴心啊,还是刘妹妹命好,不似她,两个都是臭小子。

    也不知道刘妹妹这胎是儿是女,单是有福宝这么个会疼人的阿姊,就很难没个愉快的童年~

    “娘亲娘亲~”

    “怎么了昊哥儿?”

    “我还想要个妹妹~”

    “所以呢?”

    “娘亲跟爹爹好好努力呀~”

    杜九娘的拳头捏了又捏,好想揍儿子!

    “谁告诉你这些的呀?”

    “是爹爹!”

    好,破案了。

    段余年!

    什么话也跟孩子说,真是......

    提着一包熏鸭的段余年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排队了一个时辰的功夫,终于买到了娘子老家的特产,今晚想必不用睡书房了吧~

    酉时——

    姜家花厅。

    五菜一汤,不多不少,够还在家的家人们吃。

    福宝中午在杜姨姨家吃了不少板栗烧鸡,现在肚子积食,不是很饿,于是专挑绿叶茶吃。

    懂的都懂,绿叶菜通便。

    “翠娘啊,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了,这回不比从前家里穷的时候,没法给你吃好的,现在家里日子好的很,你得多吃点好的,补一补身子。”

    老徐氏对待儿媳妇,越发的好。

    这其中,除了婆媳情分,还有一份怜惜。

    “谢谢娘,我晓得的。”

    刘氏点头,笑容温柔,忆苦思甜,现在的日子啊,从前可不敢想。

    老徐氏忽然想到了什么,冲着儿子吩咐:

    “常发啊,你得空去你岳家一趟,将亲家接来住段日子吧。”

    “哎,明儿我就去。”

    姜常发向来孝顺,从不问娘为什么,做就是了。

    “娘,您这是?”

    刘氏放下勺子,说不惊喜是假的。

    “你怀孕的大喜事,咱不能大肆宣扬,但你爹娘不是外人,左右你们家生意都交给你两个兄嫂在做,你爹娘在家没什么要事,不如接来镇上,陪陪你,解解闷。”

    老徐氏条理清晰地为儿媳妇分析,亲家以螺蛳粉发家,如今也是大溪村数一数二的富户人家。

    若不是人丁兴旺,家底扎根在大溪村,早就来镇上置办家业了吧。

    加上儿媳妇的兄长们也很出息,吃苦耐劳,夫妻和睦,劲往一处使,如今家业不错,子女也都长大了,在身边帮衬。

    亲家老两口在老家也没什么大事,不妨接来陪陪儿媳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