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惊世田园之无双医后 > 第七十五章 弹劾

惊世田园之无双医后 第七十五章 弹劾

    陆可儿被马车送回家中,已近正午。

    纪氏见她一脸倦容,担忧不已:“怎么了这是?”

    今晨天还未亮,女儿就跟着玉公子他们走了,说是去救人。她虽然担心,却也知道女儿今时不同往日,有些事她和夫君已不好干涉了。

    “没事。我先去看看爹。”

    房内,陆天宁正教陆明皙认字。上次在店里,除了笔墨纸砚外,陆可儿还买了几本启蒙书。其中就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此时,陆明皙正在学习的,正是《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耀眼的阳光穿过窗棂射进来,正照在父子俩的身上,给两人镶上了一道明亮的光边。

    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坐在床前,大头几乎挨着小头,男子清朗的声音后跟着一道奶声奶气的童音,衬和着窗外小鸟欢快的鸣叫,奏出一曲温馨的旋律。

    陆可儿坐在窗前的竹椅上,微笑着注视着两人,并未出声打扰。她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感受着这一刻的美好。

    她仿佛沐浴在温暖的春光中,徜徉在浩瀚的星空下,心灵渐渐放空。

    她闭上眼,仔细地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她似乎感到自己身上的每一寸筋骨和每一块肌肉都松驰下来,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屋内灵石散发出来的灵气在半空中回旋,凝聚,汇集成一缕缕气流,争先恐后地涌入她的身体。

    陆可儿感觉自己的身体此刻就象一只容器,接收容纳着这些涌进的灵气。体内原本已枯竭的灵气,渐渐地增长,最终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不断地冲刷着经脉,锻造着筋骨。

    运转几个周天之后,陆可儿感受到丹田处的那颗种子似乎在蠢蠢欲动,似要破土而出。可正在这关头,忽然流转的灵气一滞,增长的趋势停止,再无寸进。

    这是遇到瓶颈了?

    陆可儿很是遗憾。心中好奇如果丹田内的那颗种子到底会不会发芽。若能发芽,会是怎般模样?对身体有什么作用?

    睁开眼,发现室内一片安静。陆天宁和陆明皙两人,一大一小两双眼睛正圆睁着乌溜溜的眸子注视着她。

    “怎么了?”她不解地问。

    “姐,你刚一直闭着眼,我和爹叫你,你都不应。你是不是睡着了?”

    “呵呵,我就闭目养了会神。”陆可儿打着哈哈。

    “你这一闭目养神,可养了一个多时辰。”陆天宁笑道,“我们午饭都吃过了。”

    “啊?”

    一个多时辰?两个多小时。不会吧?

    ……

    京城。

    皇宫,金銮殿。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顶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殿内,正安帝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殿首高高的金色龙椅上,俯视着玉阶下正跪拜山呼“万岁”的文武百官。

    年轻时,他从血山尸海中爬出来,一路踩着无数人的头颅,才坐到了这掌控天下的位置!这个位置,他一坐就是三十六年。

    也许是渐渐年迈的缘故,年轻时争霸天下的野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衰落。他不得不承认,他老了,如一头年老体衰的猛虎,再没有强健的体魄和清醒的头脑去与其他猛虎争夺地盘。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能看着他最疼爱的孙子接过他的衣钵,代替他坐在这金銮殿上,完成他还未完成的夙愿。

    正安帝面无表情地看着脚下他的臣子。他苍老的面容上爬满了皱纹,一双眼睛却闪着犀利而睿智的光芒。

    他很清楚,这些臣子中,有的人只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有的人正高呼着陛下英明却干着阳奉阴违的勾当,有的人表着忠心却暗地里已生反意……

    这些人,能干的,无能的,忠心的,逆反的……就如同各个不同的结点,连接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天下芸芸众生。而他,一国之君,就好似那拉网收网的人。不,不是好似,而是必须,他必须做这拉网收网的人。

    即使他已老迈,但他依旧睥睨天下,俯视万生!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太监李福全尖细的声音传遍大殿。

    “臣,有事启奏!”一位身着三品官服的清矍男子跨出队列,上前一步。

    正安帝一见,正是御史大夫金常。

    “金爱卿,有何事要奏?”

    “臣参辰王!一参他贪墨赈灾银两,致使赈灾不力,灾民流离失所;二参他对封地百姓横征暴敛,致使封地民生凋敝,百姓难以难持生计;三参他私自招兵买马,居心叵测;四参他欺上瞒下,御下不力;五参……”

    一字一句,声音朗朗,振振有词,一共列举了十条辰王的罪状和失职之处。

    参完,余音似乎仍未消散在大殿之中,引得众人低声议论不休。

    站在前列的辰王世子夜雷微垂着头,脸皮抽动着,一口钢牙差点咬碎。

    这个金常,谁给他的胆子?居然敢虎口上拔牙!

    老虎不发威,他就当是他们辰王府是病猫不成?

    等父王成事,第一个就是收拾他!

    其余大臣的心情也是起伏难平。

    辰王一派的,立刻有人站出来反击:“金大人此言差矣!辰王一向忠君爱民,治理封地颇有建树。金大人空口白牙诬陷亲王,是何居心?”

    金常轻蔑地扫了他一眼,冷笑:“李大人才真是空口白牙什么话都敢往外说。本官敢弹劾辰王,自然不会无的放矢。”

    平时和金常政见一致的一名大臣立刻跟上:“请问常大人可有证据?”

    “证据自然是有的。”金常朝安庆帝禀道:“陛下,冲州通判陈明轩正在京城,他可以作证。”

    众人一惊。

    冲州通判正是冲州知府的左右手,熟悉冲州很多内幕。此人居然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入京,要说背后没有人安排,谁都不会相信。

    那名李大人立刻反驳:“区区一名官员,不足以成证据。谁知他会不会是为了什么目的诬告辰王?”

    “一名不够,那么冲州各县的县令、县丞或主簿呢?不只冲州,还有平州一些地方官员,他们都可以作证!”

    众皆惊骇。

    这么多官员,居然在辰王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入京,这背后到底是一股什么势力?

    众人脑中忽然闪过一道绝世出尘的身影。

    可是,他目前不正在府中养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