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末世两界倒爷 > 第1331章 本质是什么

末世两界倒爷 第1331章 本质是什么

    世界的本质,往往是大多数人的沉默,与少数人的喧嚣。

    街头巷尾的民众关心面包的价格、孩子的学费、冬天的暖气 —— 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在自家阳台上晒晒太阳,看着孩子在公园里奔跑。但那些坐在权力中心的人,眼中看到的却是疆域的线条、资本的流向、军队的部署。国家这台机器一旦运转起来,就需要源源不断的 “燃料”:矿产、粮食、市场,以及必要时,用鲜血染红的 “生存空间”。

    有些战争,源于利益链条的断裂,是庞大机构运转到死角时的无奈冲撞;而有些战争,却纯粹源于愚蠢 —— 那些坐在镀金座椅上的人,总以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能用棋盘上的棋子,轻易摆布千万人的生死,却忘了棋盘本身,早已布满裂痕。

    2026 年 9 月 16 日,勘察加半岛时区的午夜,太平洋的海水冰冷刺骨。当联军舰队在六百海里外的锚地休整,士兵们靠在甲板上喝着咖啡,聊着何时能回家时,一道黑色的影子,正悄无声息地穿过幽深的海沟,驶向这片看似平静的海域。

    它不属于联军序列,却来自联军的核心盟友之一 —— 大英帝国。

    ------------------------------------------------------

    这艘潜艇名为 “无畏号”,属于英国皇家海军最新锐的一级无畏型核潜艇。它在深海中潜行,像一条沉默的黑鱼,水滴形的艇身光滑得没有一丝多余的凸起,连传统的舰岛都被彻底取消,整个轮廓如同被打磨过的黑曜石,在声呐屏幕上的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艘小型渔船。

    理论上,它本该在 2028 年才正式服役,用以取代老旧的机敏级。但历史的进程被无形的力量催化 —— 或许是冯俊带来的技术冲击,或许是某些远古文明的暗中资助 —— 它提前两年下水,船体上的油漆甚至还带着新出厂的味道。更诡异的是,它从未出现在英国海军的现役名单上,仿佛是一件只存在于阴影中的武器。

    此刻,“无畏号” 的指挥舱内,舰长亚瑟?肯特上校正盯着全息海图。他的手指划过勘察加半岛的海岸线,最终停留在一个标注着 “贝斯基林矿业基地” 的红点上。那是日月科技在半岛上的核心设施之一,负责提炼用于能量核心的稀有元素。

    “确认目标坐标。” 肯特的声音低沉,带着英国贵族特有的傲慢,“核对授权码。”

    副官递上加密文件,电子签名显示来自白金汉宫 —— 这不是军方的命令,而是王室的直接指令。

    肯特深吸一口气,脑海中闪过这个国家的过往。

    英国,这个曾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国度,从来都擅长在阴影中舞蹈。

    工业革命曾让它站在世界之巅。蒸汽机的轰鸣取代了风车的吱呀,纺织机的飞梭编织出全球贸易的网络。它催生了现代工厂体系,推动了铁路、轮船的普及,将人类从农耕文明的泥沼中拽出,推向了工业文明的快车道。现代科学的萌芽在此扎根,牛顿的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法拉第的电磁学…… 一个个突破重塑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但这辉煌的背后,是染血的棉纺厂与煤矿。曼彻斯特的纺织厂里,七岁的童工被锁在机器旁,每天工作 16 小时,手指被轧断是家常便饭;威尔士的煤矿中,矿工们在没有安全措施的巷道里匍匐,肺部灌满煤尘,四十岁就咳着血死去;为了获取棉花,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强迫农民销毁粮食作物,改种棉花,直接导致 19 世纪的印度大饥荒,饿死超过两千万人。

    黑奴贸易的三角航程中,英国商人赚走了最多的利润;对h国的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只为倾销鸦片换取白银;在非洲,殖民者用 “文明” 的名义划分国界,无视部落与民族的界限,为日后的战乱埋下伏笔。

    这个 “日不落帝国” 的太阳,终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西斜。mLJ与苏联崛起打碎了它的殖民体系,昔日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只剩下英联邦这个松散的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