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一个时空努力生活 第652章 老赖
她们正准备吃饭,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洛言言连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向门口。这种赶着饭点来敲门的,真是让人讨厌的紧。
洛言言打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女人站在门口。她礼貌地笑了笑,问道:“婶子好,过来有什么事吗?”
那女人上下打量了一下洛言言,“你就是来村里劳动的大学生吧!我有事找贺婶子,你边上让一让。”说着还要用手扒拉洛言言。
洛言言皱了皱眉,在她碰到自己之前,侧身让她进屋,然后转身回到饭桌前。
“婶子,吃饭呢!”那女人一进门,就热情地跟贺奶奶打招呼。
贺奶奶连头都没抬,继续吃着饭,仿佛没听到她的声音一样。其实,刚才她们在门口说话的时候,贺奶奶就已经知道来的是谁了,但她根本不想搭理这个人。
对于贺奶奶的冷淡,那女人似乎并不在意,她自顾自地走到饭桌旁,一屁股坐了下来,还夸赞道:“哇,这饭菜看起来好香啊!刚才我在做饭的时候,就闻到香味了,婶子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贺奶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里暗暗嘀咕:谁好人家会专挑饭点上门啊?这次过来又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她脸皮还这么厚。要是自己年轻的时候,早就把她赶出门去了。不过现在年纪大了,也懒得跟她计较了。
贺奶奶看了一眼洛言言,对她说:“言言,快坐下吃饭吧,别让菜凉了。”说着,她顺手拿起洛言言的筷子,给她碗里夹了一些菜,又示意顾璇也拨一点,最后把剩下的菜都夹到了自己碗里。
“婶子这是什么意思?我可不是来蹭饭的。”她一脸无辜地说道,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她说不是来蹭饭的,只能说明她来这里的目的远不止蹭一顿饭那么简单。这么多年过去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可谓是知根知底,谁也别想在对方面前耍什么花招。
贺奶奶放下手里的碗,直直的看向对面的人,毫不客气地戳穿了她的伪装,语气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你来干什么的,你我心里都清楚,你不管打的什么主意,我都是不会同意的,你要是不走,我现在就去找大队长唠唠去。”
面对贺奶奶的强硬态度,女人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婶子说什么呢!咱们邻里邻居的这么些年,我来逛逛门都不行了?大队长才不会管这点子小事呢!”
贺奶奶见状,冷哼一声,毫不示弱地回应道:“怎么?你小儿子从局里出来了?”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插女人的心窝。
隔壁的小儿子可是村里出了名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全靠哥哥嫂嫂养活。前几天不知道他出去做什么了,如今还被关在局子里呢!
果然,女人听到贺奶奶提起小儿子,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尽管她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但那一闪而过的恨意还是没能逃过贺奶奶和她们的眼睛。
“婶子,您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虎子虽然有时候有点浑,但他本质上可不是个坏孩子啊。他从小就是您看着长大的,您还不了解他吗?这次他真的是被人给设计陷害了,绝对不是他自己心甘情愿入局的。”
“哼!你就别替他狡辩了。这孩子从小就不学好,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比那些城里人还会享受呢!他要星星你们不给月亮的,现在出了事。到底是被人做局坑了,还是他自己主动入的局,你心里难道没点数吗?”贺奶奶可打算给她留脸面,这两孩子今天才刚来,还有些书生意气,要是真出于可怜将钱借了,可就麻烦了,让她们知道了,能绕着走。
没等对面的人再说话,贺奶奶又开口了,“队上正在和学校合作,你要是这时候把事情弄没了,你看队上怎么处理你们!”接这批孩子过来,是和队上谈了条件的。
听到这个,女人什么都再说,起身就离开了,她很清楚,她要是赶坏事,他们一家子肯定得不了什么好。
等人走后,贺奶奶把她家的事直接和两人说了,让她们离他们家远些。
说白了,这老儿子就跟眼珠子一样,被宠得无法无天了。村里的人谁没被他借过钱啊?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看在都是一个村的份上,也就几分几毛地借给他了,他们家也都还了。
可就是因为大家都这么纵容他,他就越来越得寸进尺了。后来,他不仅向西家借几十,向东家也借几十,而且还拖着不还。
那老儿子呢,还是一如既往地大手大脚花钱,根本就没把还钱当回事。大家去他家讨债,把他家都搜遍了,也没搜出一分钱来。
现在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大家都很无奈啊。算下来,大家被他借走的钱都有好几千了呢!而且,村里每家借给他的钱其实还算少的,他跟外家的姨舅们借的更多呢!
几个姨和舅舅上门要债,他们居然否认向他们借过钱,但大家都知道,他们家都向村里人借了,更亲的亲戚怎么可能没借?别说这些个姨舅了,远房远的老姑知道人家里的路线还去借人家棺材本呢!
他们家的名声已经差到了极点,简直就是臭名昭着,让人避之不及。谁会愿意和这样的家庭有过多的牵扯呢?大家都像躲避瘟疫一样,对他们家远远地绕道而行。
然而,这家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名声已经如此不堪,反而还不知羞耻地四处宣扬别人的不是。他们声称,当初他们家大儿子结婚的时候去借钱,可那些姨舅们却一分钱都没有借给他们。
不过,也只有那些喜欢搬弄是非、嚼舌根的人才会去听信他们的胡言乱语。而大多数人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对这家人的品行和为人再清楚不过了。
大家都知道,当初她大儿媳结婚的时候,非要两百八十八的彩礼不可,一家子好吃懒做的,这么一大笔钱,他们家肯定是拿不出来的,于是便打起了几个姨舅的主意,从他们那里借了不少钱来凑彩礼。可如今呢?这家人却翻脸不认人了,不仅不承认借过钱,还倒打一耙,污蔑起人家姨舅来。
洛言言打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女人站在门口。她礼貌地笑了笑,问道:“婶子好,过来有什么事吗?”
那女人上下打量了一下洛言言,“你就是来村里劳动的大学生吧!我有事找贺婶子,你边上让一让。”说着还要用手扒拉洛言言。
洛言言皱了皱眉,在她碰到自己之前,侧身让她进屋,然后转身回到饭桌前。
“婶子,吃饭呢!”那女人一进门,就热情地跟贺奶奶打招呼。
贺奶奶连头都没抬,继续吃着饭,仿佛没听到她的声音一样。其实,刚才她们在门口说话的时候,贺奶奶就已经知道来的是谁了,但她根本不想搭理这个人。
对于贺奶奶的冷淡,那女人似乎并不在意,她自顾自地走到饭桌旁,一屁股坐了下来,还夸赞道:“哇,这饭菜看起来好香啊!刚才我在做饭的时候,就闻到香味了,婶子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贺奶奶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里暗暗嘀咕:谁好人家会专挑饭点上门啊?这次过来又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她脸皮还这么厚。要是自己年轻的时候,早就把她赶出门去了。不过现在年纪大了,也懒得跟她计较了。
贺奶奶看了一眼洛言言,对她说:“言言,快坐下吃饭吧,别让菜凉了。”说着,她顺手拿起洛言言的筷子,给她碗里夹了一些菜,又示意顾璇也拨一点,最后把剩下的菜都夹到了自己碗里。
“婶子这是什么意思?我可不是来蹭饭的。”她一脸无辜地说道,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她说不是来蹭饭的,只能说明她来这里的目的远不止蹭一顿饭那么简单。这么多年过去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可谓是知根知底,谁也别想在对方面前耍什么花招。
贺奶奶放下手里的碗,直直的看向对面的人,毫不客气地戳穿了她的伪装,语气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你来干什么的,你我心里都清楚,你不管打的什么主意,我都是不会同意的,你要是不走,我现在就去找大队长唠唠去。”
面对贺奶奶的强硬态度,女人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婶子说什么呢!咱们邻里邻居的这么些年,我来逛逛门都不行了?大队长才不会管这点子小事呢!”
贺奶奶见状,冷哼一声,毫不示弱地回应道:“怎么?你小儿子从局里出来了?”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直插女人的心窝。
隔壁的小儿子可是村里出了名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全靠哥哥嫂嫂养活。前几天不知道他出去做什么了,如今还被关在局子里呢!
果然,女人听到贺奶奶提起小儿子,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尽管她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但那一闪而过的恨意还是没能逃过贺奶奶和她们的眼睛。
“婶子,您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虎子虽然有时候有点浑,但他本质上可不是个坏孩子啊。他从小就是您看着长大的,您还不了解他吗?这次他真的是被人给设计陷害了,绝对不是他自己心甘情愿入局的。”
“哼!你就别替他狡辩了。这孩子从小就不学好,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比那些城里人还会享受呢!他要星星你们不给月亮的,现在出了事。到底是被人做局坑了,还是他自己主动入的局,你心里难道没点数吗?”贺奶奶可打算给她留脸面,这两孩子今天才刚来,还有些书生意气,要是真出于可怜将钱借了,可就麻烦了,让她们知道了,能绕着走。
没等对面的人再说话,贺奶奶又开口了,“队上正在和学校合作,你要是这时候把事情弄没了,你看队上怎么处理你们!”接这批孩子过来,是和队上谈了条件的。
听到这个,女人什么都再说,起身就离开了,她很清楚,她要是赶坏事,他们一家子肯定得不了什么好。
等人走后,贺奶奶把她家的事直接和两人说了,让她们离他们家远些。
说白了,这老儿子就跟眼珠子一样,被宠得无法无天了。村里的人谁没被他借过钱啊?一开始的时候,大家看在都是一个村的份上,也就几分几毛地借给他了,他们家也都还了。
可就是因为大家都这么纵容他,他就越来越得寸进尺了。后来,他不仅向西家借几十,向东家也借几十,而且还拖着不还。
那老儿子呢,还是一如既往地大手大脚花钱,根本就没把还钱当回事。大家去他家讨债,把他家都搜遍了,也没搜出一分钱来。
现在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大家都很无奈啊。算下来,大家被他借走的钱都有好几千了呢!而且,村里每家借给他的钱其实还算少的,他跟外家的姨舅们借的更多呢!
几个姨和舅舅上门要债,他们居然否认向他们借过钱,但大家都知道,他们家都向村里人借了,更亲的亲戚怎么可能没借?别说这些个姨舅了,远房远的老姑知道人家里的路线还去借人家棺材本呢!
他们家的名声已经差到了极点,简直就是臭名昭着,让人避之不及。谁会愿意和这样的家庭有过多的牵扯呢?大家都像躲避瘟疫一样,对他们家远远地绕道而行。
然而,这家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名声已经如此不堪,反而还不知羞耻地四处宣扬别人的不是。他们声称,当初他们家大儿子结婚的时候去借钱,可那些姨舅们却一分钱都没有借给他们。
不过,也只有那些喜欢搬弄是非、嚼舌根的人才会去听信他们的胡言乱语。而大多数人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对这家人的品行和为人再清楚不过了。
大家都知道,当初她大儿媳结婚的时候,非要两百八十八的彩礼不可,一家子好吃懒做的,这么一大笔钱,他们家肯定是拿不出来的,于是便打起了几个姨舅的主意,从他们那里借了不少钱来凑彩礼。可如今呢?这家人却翻脸不认人了,不仅不承认借过钱,还倒打一耙,污蔑起人家姨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