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一个时空努力生活 第654章 义务劳动结束
下午,阳光正好,有微风拂过,顾璇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干活。就在这时,她偶然间从同学那里得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真的有人把钱借给了隔壁的婶子了!
据她所知,老师并没有安排同学住在隔壁,这让人不禁好奇,他们只在这边停留短短两个星期,借钱的同学究竟是怎么想的呢?难道是因为他们的钱多得没处花吗?
顾璇对这件事感到十分诧异,她觉得这种行为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八卦当然就是要分享才有乐趣,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洛言言,看看她有什么看法。
当顾璇把这件事告诉洛言言时,洛言言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什么。然而,顾璇能感觉到洛言言似乎对这件事有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洛言言上辈子也曾经因为好心而借出过钱,但最后却根本没有收回来。那给出的理由是家里人生病住院急需用钱,但后面情况好了后怎么催,人也没有还,脑子清醒后,想想都是借口罢了。
人啊,总是要为自己的心软付出一些代价的。顶多也就是被骗两次,经历过这些之后,恐怕就再也不会轻易把钱借给别人了。
毕竟,年轻单纯的他们,往往是最好的受骗对象。防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年轻人的义气、心软、上进等等,都可能成为骗子利用的弱点;而老年人对孩子的在意、对健康的关注、对死亡的恐惧等等,同样也是骗子可以突破的防线。
说白了,那些想要欺骗你的人,往往会像狡猾的猎人一样,精准地找到你的弱点,并针对这些弱点展开蛊惑。他们精心编织的陷阱就如同蜘蛛网一般,让人难以察觉和逃脱。毕竟,这张网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巧妙设计的,哪有那么容易被看破呢?
能够看破这张网的人,要么是因为这张网编织得不够精心,存在明显的漏洞;要么就是因为这个人拥有极其强大的理性和意志力,能够抵御住各种诱惑和迷惑。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转眼间,分别的时刻已经到来。在离开之前,贺奶奶热情地送给她们一些干蘑菇和干木耳,让她们带上,这些干货是贺奶奶的一份心意,城里可没有乡下这么容易弄得到。
洛言言在临走时,特意在厨房的锅下里悄悄地放了二十块钱,以此来感谢贺奶奶这段时间对她们的悉心照顾。贺奶奶对待她们,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小辈一样亲切和关怀,而不仅仅是把她们当作暂住的客人。
然而,洛言言心里清楚,如果当面把钱给贺奶奶,她肯定是不会收下的。所以,她选择了这种默默留下钱的方式,贺奶奶在做饭的时候能够自己发现。这样一来,既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又不会让贺奶奶感到尴尬或不适。
当她们坐上车子,缓缓驶离村子时,顾璇透过车窗,望着身后渐行渐远的村庄,不禁感慨地问洛言言:“我们以后还会再来这里吗?”
“不会。”洛言言的语气非常坚定,似乎对自己的判断有着十足的把握。她深知自己的习性,绝不会选择乘坐车辆长途跋涉来到如此遥远的地方。
毕竟,他们通常都是乘坐校车往返,而且校车在中途并不会停靠,长时间的车程已经让她感到极度不适,甚至有些晕车。
如果要她自己单独坐车过来,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很可能没有直达的车次,这样的颠簸她肯定是无法忍受的。
顾璇对于洛言言如此果断的回答感到有些惊讶,她稍稍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回过神来,追问道:“那我们不会回来看望贺奶奶吗?”
这个问题显然让洛言言有些为难,因为她并不想对顾璇撒谎。
贺奶奶确实是个很好的人,但对于洛言言来说,她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短暂的过客,年老时可能会当故事讲给小辈她遇上过一位这么和善的老人,虽然这段经历给她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但这并不足以让她产生强烈的冲动想要回到这里。
洛言言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坦诚相告:“你会不会回来我不知道,但我自己是不会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
顾璇显然对洛言言的回答感到有些失望,她皱起眉头说道:“你这么说多少有些凉薄了吧。”
洛言言并没有生气,她只是平静地回应道:“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我这样说不太好,但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我当然也可以说一些好听的话来敷衍你,但我清楚自己做不到,那说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你是希望我用善意的谎言来回答你吗?”
现在把话讲清楚,总好过现在跟她说“会的,有时间就来”,结果某一天她突然兴高采烈地喊着要一起去,然后自己却又说去不了。
听到洛言言这样的回答,顾璇心里不禁有些闷闷的,但她也明白,她并不想听到那些言不由衷的敷衍之词。
于是,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然后轻声说道:“知道了,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确定以后是否还会再回来。”
“别想太多。”
洛言言在一个交通便利、方便坐车回家的公交站下了车。她沿着街道慢慢走着,不多久便来到了巷口。就在这时,傅裴远恰好从巷子里走了出来。
傅裴远回来的时候并非周末,所以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然而,当周末来临,放假的洛言言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时,他便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打了电话,他从苏晚春那里得知,原来洛言言去参加义务劳动了。
傅裴远远远地就看到了洛言言,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迅速走到她面前,接过她手中的行李,关切地说道:“你瘦了,这段时间一定很辛苦吧。晚上我给你熬点鸡汤,好好给你补一补。”
据她所知,老师并没有安排同学住在隔壁,这让人不禁好奇,他们只在这边停留短短两个星期,借钱的同学究竟是怎么想的呢?难道是因为他们的钱多得没处花吗?
顾璇对这件事感到十分诧异,她觉得这种行为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八卦当然就是要分享才有乐趣,她把这个消息告诉洛言言,看看她有什么看法。
当顾璇把这件事告诉洛言言时,洛言言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什么。然而,顾璇能感觉到洛言言似乎对这件事有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洛言言上辈子也曾经因为好心而借出过钱,但最后却根本没有收回来。那给出的理由是家里人生病住院急需用钱,但后面情况好了后怎么催,人也没有还,脑子清醒后,想想都是借口罢了。
人啊,总是要为自己的心软付出一些代价的。顶多也就是被骗两次,经历过这些之后,恐怕就再也不会轻易把钱借给别人了。
毕竟,年轻单纯的他们,往往是最好的受骗对象。防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生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年轻人的义气、心软、上进等等,都可能成为骗子利用的弱点;而老年人对孩子的在意、对健康的关注、对死亡的恐惧等等,同样也是骗子可以突破的防线。
说白了,那些想要欺骗你的人,往往会像狡猾的猎人一样,精准地找到你的弱点,并针对这些弱点展开蛊惑。他们精心编织的陷阱就如同蜘蛛网一般,让人难以察觉和逃脱。毕竟,这张网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巧妙设计的,哪有那么容易被看破呢?
能够看破这张网的人,要么是因为这张网编织得不够精心,存在明显的漏洞;要么就是因为这个人拥有极其强大的理性和意志力,能够抵御住各种诱惑和迷惑。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转眼间,分别的时刻已经到来。在离开之前,贺奶奶热情地送给她们一些干蘑菇和干木耳,让她们带上,这些干货是贺奶奶的一份心意,城里可没有乡下这么容易弄得到。
洛言言在临走时,特意在厨房的锅下里悄悄地放了二十块钱,以此来感谢贺奶奶这段时间对她们的悉心照顾。贺奶奶对待她们,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小辈一样亲切和关怀,而不仅仅是把她们当作暂住的客人。
然而,洛言言心里清楚,如果当面把钱给贺奶奶,她肯定是不会收下的。所以,她选择了这种默默留下钱的方式,贺奶奶在做饭的时候能够自己发现。这样一来,既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又不会让贺奶奶感到尴尬或不适。
当她们坐上车子,缓缓驶离村子时,顾璇透过车窗,望着身后渐行渐远的村庄,不禁感慨地问洛言言:“我们以后还会再来这里吗?”
“不会。”洛言言的语气非常坚定,似乎对自己的判断有着十足的把握。她深知自己的习性,绝不会选择乘坐车辆长途跋涉来到如此遥远的地方。
毕竟,他们通常都是乘坐校车往返,而且校车在中途并不会停靠,长时间的车程已经让她感到极度不适,甚至有些晕车。
如果要她自己单独坐车过来,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很可能没有直达的车次,这样的颠簸她肯定是无法忍受的。
顾璇对于洛言言如此果断的回答感到有些惊讶,她稍稍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回过神来,追问道:“那我们不会回来看望贺奶奶吗?”
这个问题显然让洛言言有些为难,因为她并不想对顾璇撒谎。
贺奶奶确实是个很好的人,但对于洛言言来说,她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短暂的过客,年老时可能会当故事讲给小辈她遇上过一位这么和善的老人,虽然这段经历给她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但这并不足以让她产生强烈的冲动想要回到这里。
洛言言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坦诚相告:“你会不会回来我不知道,但我自己是不会的,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
顾璇显然对洛言言的回答感到有些失望,她皱起眉头说道:“你这么说多少有些凉薄了吧。”
洛言言并没有生气,她只是平静地回应道:“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我这样说不太好,但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我当然也可以说一些好听的话来敷衍你,但我清楚自己做不到,那说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你是希望我用善意的谎言来回答你吗?”
现在把话讲清楚,总好过现在跟她说“会的,有时间就来”,结果某一天她突然兴高采烈地喊着要一起去,然后自己却又说去不了。
听到洛言言这样的回答,顾璇心里不禁有些闷闷的,但她也明白,她并不想听到那些言不由衷的敷衍之词。
于是,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然后轻声说道:“知道了,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确定以后是否还会再回来。”
“别想太多。”
洛言言在一个交通便利、方便坐车回家的公交站下了车。她沿着街道慢慢走着,不多久便来到了巷口。就在这时,傅裴远恰好从巷子里走了出来。
傅裴远回来的时候并非周末,所以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然而,当周末来临,放假的洛言言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时,他便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打了电话,他从苏晚春那里得知,原来洛言言去参加义务劳动了。
傅裴远远远地就看到了洛言言,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迅速走到她面前,接过她手中的行李,关切地说道:“你瘦了,这段时间一定很辛苦吧。晚上我给你熬点鸡汤,好好给你补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