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大明摄政 > 第1046章 王守仁归京

回大明摄政 第1046章 王守仁归京

    “恩师!”

    西山外,一伙书院、军校的生员被朱厚照、朱厚炜安排着,接到了东奔西走许久终于再度回到京城的王守仁。

    “学生恭喜恩师教化有成、怕平叛有功。”

    一众生员们眼睛亮晶晶,发自内心的恭喜,只是其中多少也带着一些羡慕之色。

    王守仁的年纪,说实话并不算大。(朱厚照、朱厚炜这种挂不算)

    至少在非动乱的乱世时期,想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走官方给出的道路走到搞出大名堂最起码也比王守仁大十几岁几十岁。

    像王守仁这般年纪轻轻成为了一代宗师门下弟子三千还是一场席卷江南地区叛乱平叛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随便一件事拿出来都是别人的一辈子了。

    而对于王守仁而言,这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任务而已,他以后的人生中基本上百分百会再加上其他许多的成就。

    他们为拥有这样的老师感到自豪,心中也有着感慨和期盼。

    他们啥时候能成长到这般,哪怕只是王守仁的几成水平此生也足矣了呀。

    可是......

    特喵的他们甚至都还没有从书院、军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毕业生......

    看着一众生员的神情,王守仁怎会不知他们心中所想。

    他轻轻摇头:“教化非功,乃为生民立命之举。西南土人之生存环境远不及中原、江南富饶之地,传其技艺、学问,方能令土人百姓从开民智立民生。

    平叛亦非功,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更有不变之苦主,那边是百姓。吾辈学子承袭圣学当以心存为民心胸怀开平志。

    所以吾言,此非什么功绩,而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先人思想精华不断进步之中该行之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行合一非口中空谈。”

    “当你们真正明白其中之意懂得不再是因为学院、书院的任务而是发自内心去这般做的时候,离圣道便不远了。”

    “弟子着相了,谢恩师指点。”

    学员们显得有些尴尬,对读书人而言尤其是自诩圣学传人的学员们,谈功名利禄在很多人看来其实还是挺丢人的。

    你崇高的理想呢,怎么开始谈那么肤浅的内容了?

    就你这样你也配自称圣人门下,圣学子弟?

    呸,下贱!

    “无碍,为师说的是理想彻底超脱的思想状态,在现实中人总是会有各自的想法这很正常。”

    王守仁笑了笑,身为人你要是全谈大的不得了的至高境界那就成了空中楼阁,这是不可取的。

    毕竟人非圣贤,你不能真全用那种明显就超纲的境界去要求别人,这本就不合理。

    但王守仁还是希望,在追求所谓的功名利禄的同时,学员们可以牢记教诲不忘初心,在朝廷、社会这个大染缸中有所作为的同时,其底色依旧还是曾经那个少年。

    “弟子受教。”

    学员们若有所思点点头。

    一路上,他们依旧会询问王守仁一些问题。

    王守仁也毫无保留做着他身为授业恩师的职责给众人一一进行解答。

    在【柏拉图散步学派】似的学术探讨中,不知不觉间一行人便已经来到了蔚王府外。

    “你们先回去吧,吾到时候会回书院、军校开两场讨论会,跟你们分享一下这段时间来的感悟。”

    “是!”

    众学员告退,王守仁在命卫的带领下来到了朱厚照、朱厚炜的身前。

    王守仁拱手行礼:“学生王守仁见过太子殿下、蔚王殿下。”

    “在蔚王府不必如此多礼。”

    看着眼神特喵好像又深邃了许多的王守仁,朱厚炜心中有着丝丝感叹。

    出去【研学旅行】一场,小王同学的思想境界好像又强了不止一分......

    “此行,感觉如何?”

    “收获比学生想象中要大。”

    王守仁回想起这一路,有些感叹。

    从京城出发到西南解决了土人的教化问题开了龙场等一众书院一不小心就达成了【弟子三千】的成就。、

    回头接了个江南平定蔚王叛乱的任务,完成后又一不小心在江西等地把镇国府信仰的地基和新学的名头初步打了出去把【弟子三千】的成就又反复刷了一遍......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路走来见识了底层真正的社会面貌从西到东又见识了各地风土人情,王守仁觉得自己收获满满。

    “原先学生本以为殿下是希望学生能为大明做些贡献为新学思想的传播再做些贡献,直到后来学生才明白殿下对学生的良苦用心。”

    “学生,在此拜谢。”

    王守仁眼神真挚,认真无比。

    他带给各地百姓的,远没有他收获到的精神财富宝贵!

    对于他这种学者而言,这可比什么黄金万两更有吸引力的多,若没有这趟【研学旅行】他就算能自己开悟也肯定不会在这般年纪就想通许多事。

    因为有些事,它确实是需要阅历进行支撑的。

    “嗯,很好,你能想明白我心甚慰。”

    朱厚炜微笑着点了点头。

    至于在笑什么......他自己也不晓得。

    当初选小王确实有贵州龙场是这小子得道之地的原因,但那不是开玩笑嘛,又不是什么修仙世界这种事自己骗骗自己就可以了怎么小王还真的又成了呢?

    这让朱厚炜都有些不好接这一茬,误打误撞了属于是。

    “谢殿下栽培,学生此次在西南地区......”

    “此次招你回来,主要是有一个大任务要交给你。”

    朱厚炜赶紧岔开话题。

    讨论不了一点嗷,跟小王圣人论道这种事谁爱干谁干。

    当初书院刚建立的时候王圣人凭一人之力舌战群儒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朱厚炜可不希望步那些人的后尘。

    “此次太子出征北征,一举歼灭草原达延汗,攻破草原诸部,如今的草原已被打成一片散沙短期内再无与我大明一战的实力。”

    朱厚照在旁听见此话不由下意识的嘴角微微勾起并扬了扬下巴。

    对,没错!

    那个干翻草原的靓仔便是本宫!

    “太子殿下大才。”

    王守仁也看向朱厚照给予了相当的肯定。

    虽然在传统儒学方面朱厚照并不喜欢不求甚解,但在新学与军事方面那天赋可不是盖的,像是崔雨弹这种跨时代的玩意王守仁都看在眼里。

    所以对于朱厚照有这种成绩他根本不惊讶。

    他王守仁能在南方干的有声有色咱威武大将军去草原溜达一圈立个大功怎么了?

    很合理呀。

    “哈哈哈,伯安你也很不错,不愧是本宫看好的人才,好好干你前途大大的有。”

    朱厚照哈哈一笑,拍了拍王守仁的肩膀满意极了。

    你看,这才是让人喜爱的臣子嘛。

    又有本事,说话又好听。还有个和本宫心意的妹......咳咳,这点划掉。

    反正这种人才本宫可太喜欢了。

    不像朝堂那群老文官,要本事没有,嘴巴还硬的要死。

    百年之后身子骨都埋完了一张嘴可能还生机勃勃呢。

    “好了,你们别互夸了。”

    朱厚炜无语,你们大舅子、小妹夫之间还商业互夸上了。

    “此次召你回来,主要是打算让你去草原坐镇。”

    “让草原,彻底为我大明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