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明摄政 第1072章 要九九六?那是违法的!
“厚炜救我!”
朱厚照可怜巴巴将眼神望向朱厚炜,他错了,他真不想要听那枯燥无味的所谓朝政啊!
“这我有啥办法,本来就是你的职责。”
朱厚炜给了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心中却是幸灾乐祸。
之前朱厚照跑路了让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受苦,看着那一篇篇重点几句话格式一大堆的所谓奏疏看的他头都大了。
现在弘治皇帝终于把矛头对准了本该做这件事的人他自然是乐见的。
死道友不死贫道,之前就是因为朱厚照跑路了才让他受了无妄之灾,现在他要是开口劝说导致弘治皇帝最后来上一句。
“那在旁听政学习的再加蔚王一个吧。”
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行,绝对不行。
这种苦日子他好不容易才熬到头怎么能容许自己再回到那个时候?
他不要早起,更不要看那所谓的格式奏疏!
“我去,居然见死不救?”
“我们是亲兄弟啊!”
眼看朱厚炜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最后甚至装作看不见,朱厚照顿时明白自家老弟不打算为他蹚这浑水,不由心中一急。
凭他一个人现在想要说服弘治皇帝难度何其之大。
但他真不想以后每天听什么政啊!
做皇帝......
不是他的人生目标!
“厚炜,你要这样别怪哥使阴招了。”
眼见着实没法让朱厚炜站出来帮忙,朱厚照叹息一声随即眼神一变开口道。
“父皇,关于听政为您分忧这件事,儿臣觉得您说得对,这是儿臣身为太子的职责。”
嗯?
弘治皇帝和朱厚炜诧异的看向朱厚照。
不是哥们儿,这是你的台词吗?
这思想觉悟和你有一点搭噶的地方吗?
有阴谋,绝对有阴谋。
“不过父皇,儿臣愚笨性子也按捺不住,要是让儿臣自己一个人跟着学恐怕会弄巧成拙,不仅帮不到您的忙反而可能会给你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厚炜之前已经跟您学过许久了,不妨这样,让厚炜跟儿臣一起,我俩一同在宫中在朝堂陪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皇您觉得怎么样?”
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
朱厚炜在内心咆哮,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要是朱厚照死道友不死贫道把他推出去顶包,朱厚炜最多觉得错付了心寒了,这损人不利己是干甚?
自己不把自己摘出去,反倒要把他一同带进来同归于尽?
多大仇多大冤!
虽然也不乏可能是因为这本就是他的活他不可能会摘的掉。
“嗯,这主意倒是不错。”
弘治皇帝略做思索后点点头。
在他看来朱厚炜虽然很懒但一些政务给出的处理意见还是相当可行的,总体而言比他同龄时候要强上不少,况且让其和朱厚照一起,两兄弟互相扶持本就是当初对于两人截然不同但在一起却又恰好能互补产生奇妙反应后他的想法。
现在朱厚照将其提出来,他也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毕竟虽然朱厚照成长了许多,但他自己一个人在弘治皇帝眼中还是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有朱厚炜一起,就顺眼多了。
“那日后你们就回宫居住,好好学习怎么从政,怎么当一个合格的君王。”弘治皇帝点头拍板。
“当个锤子的合格君王,我特喵就是个王爷而已啊!”
朱厚炜在内心疯狂咆哮。
“别随便给我塞一些不属于我的剧本啊魂淡!”
他才过了几天舒坦日子而已,这不是强人所难嘛!
“哼哼,现在你该主动站出来了吧。”
朱厚照在旁心中暗笑,既然老弟不愿主动那他就帮老弟主动。
主动帮他入局!
这样只要朱厚炜和他一样不想干就一定会站出来狡辩......不是,是好好同弘治皇帝讲道理将这事儿推了。
而讲道理要是能成,能带上他一同脱身自然最好,不行的话也能给他找找思路看看那借口......额,那道理放在他的角度能不能讲得通。
实在解不了的话,有朱厚炜陪他一起那也还能接受。
毕竟哥俩好在哪一起吹牛逼、打闹不行呢?
只要有朱厚炜陪着一起,朱厚照觉得就不算是太过于难熬。
实在不行两人还能一起吐槽那些腐儒的狗屁奏疏嘛。
“父皇,儿臣只是个王爷而已啊,哥之前不在要儿臣顶一下稳一下也就算了,现在哥都回来了让儿臣一个王爷一直跟着听政学习算是什么事?”
“儿臣觉得儿臣还是在西山待着比较好。”
“没事,你我兄弟同心,哥不信任谁都不会不信任你。”
“即便天下都背叛了哥,哥也相信你不会背叛哥。”
朱厚照上前拍拍朱厚炜的肩膀,感情真挚。
哼,小样,居然找这种低级的借口。
当本宫是什么人,这理由也妄想蒙混过关?
做梦!
“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们两兄弟协力共事,互相扶持朕颇感欣慰。”
弘治皇帝露出一抹笑容,虽然朱厚照今天的操作让他很不爽,但这话说的倒确实到他心坎里去了。
“嘿嘿都是父皇教得好。”朱厚照“谦虚”道。
“所以厚炜,咱一起学哈。”
朱厚炜:......
“咳咳,父皇和哥能如此想我真的很感动,不过......”
“额......”
朱厚炜心中那叫一个呜呼哀哉,这理由咋找啊,局不好破啊!
“父皇是这样哈,不是儿臣不想好好努力学习政事,但是吧这西山、镇国府事儿确实挺多,之前某人跑出去后儿臣一直待在宫中导致因为不便送进宫中到儿臣手头等种种原因积攒了许多需要儿臣过问拍板的事物,这段时间儿臣花了很大力气才将其处理完。”
“镇国府旗下的事物虽不及朝廷政务那么多,但旗下行业这些年来在大明也是举足轻重,所以要不这样,每半个月儿臣专门进宫跟随学习几日如何?”
“父皇您也说了我们也长大了,西山、镇国府也早已不是刚起步时期的打打闹闹,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耽误了正事嘛。”
着实找不到什么好借口好理由的朱厚炜,选择退而求其次。
偶尔来帮忙处理朝政来整什么大学习,行。
当社畜、牛马,天天来九九六,不行。
朱厚照可怜巴巴将眼神望向朱厚炜,他错了,他真不想要听那枯燥无味的所谓朝政啊!
“这我有啥办法,本来就是你的职责。”
朱厚炜给了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心中却是幸灾乐祸。
之前朱厚照跑路了让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受苦,看着那一篇篇重点几句话格式一大堆的所谓奏疏看的他头都大了。
现在弘治皇帝终于把矛头对准了本该做这件事的人他自然是乐见的。
死道友不死贫道,之前就是因为朱厚照跑路了才让他受了无妄之灾,现在他要是开口劝说导致弘治皇帝最后来上一句。
“那在旁听政学习的再加蔚王一个吧。”
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行,绝对不行。
这种苦日子他好不容易才熬到头怎么能容许自己再回到那个时候?
他不要早起,更不要看那所谓的格式奏疏!
“我去,居然见死不救?”
“我们是亲兄弟啊!”
眼看朱厚炜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最后甚至装作看不见,朱厚照顿时明白自家老弟不打算为他蹚这浑水,不由心中一急。
凭他一个人现在想要说服弘治皇帝难度何其之大。
但他真不想以后每天听什么政啊!
做皇帝......
不是他的人生目标!
“厚炜,你要这样别怪哥使阴招了。”
眼见着实没法让朱厚炜站出来帮忙,朱厚照叹息一声随即眼神一变开口道。
“父皇,关于听政为您分忧这件事,儿臣觉得您说得对,这是儿臣身为太子的职责。”
嗯?
弘治皇帝和朱厚炜诧异的看向朱厚照。
不是哥们儿,这是你的台词吗?
这思想觉悟和你有一点搭噶的地方吗?
有阴谋,绝对有阴谋。
“不过父皇,儿臣愚笨性子也按捺不住,要是让儿臣自己一个人跟着学恐怕会弄巧成拙,不仅帮不到您的忙反而可能会给你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厚炜之前已经跟您学过许久了,不妨这样,让厚炜跟儿臣一起,我俩一同在宫中在朝堂陪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皇您觉得怎么样?”
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
朱厚炜在内心咆哮,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话你也说得出口?!
要是朱厚照死道友不死贫道把他推出去顶包,朱厚炜最多觉得错付了心寒了,这损人不利己是干甚?
自己不把自己摘出去,反倒要把他一同带进来同归于尽?
多大仇多大冤!
虽然也不乏可能是因为这本就是他的活他不可能会摘的掉。
“嗯,这主意倒是不错。”
弘治皇帝略做思索后点点头。
在他看来朱厚炜虽然很懒但一些政务给出的处理意见还是相当可行的,总体而言比他同龄时候要强上不少,况且让其和朱厚照一起,两兄弟互相扶持本就是当初对于两人截然不同但在一起却又恰好能互补产生奇妙反应后他的想法。
现在朱厚照将其提出来,他也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毕竟虽然朱厚照成长了许多,但他自己一个人在弘治皇帝眼中还是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有朱厚炜一起,就顺眼多了。
“那日后你们就回宫居住,好好学习怎么从政,怎么当一个合格的君王。”弘治皇帝点头拍板。
“当个锤子的合格君王,我特喵就是个王爷而已啊!”
朱厚炜在内心疯狂咆哮。
“别随便给我塞一些不属于我的剧本啊魂淡!”
他才过了几天舒坦日子而已,这不是强人所难嘛!
“哼哼,现在你该主动站出来了吧。”
朱厚照在旁心中暗笑,既然老弟不愿主动那他就帮老弟主动。
主动帮他入局!
这样只要朱厚炜和他一样不想干就一定会站出来狡辩......不是,是好好同弘治皇帝讲道理将这事儿推了。
而讲道理要是能成,能带上他一同脱身自然最好,不行的话也能给他找找思路看看那借口......额,那道理放在他的角度能不能讲得通。
实在解不了的话,有朱厚炜陪他一起那也还能接受。
毕竟哥俩好在哪一起吹牛逼、打闹不行呢?
只要有朱厚炜陪着一起,朱厚照觉得就不算是太过于难熬。
实在不行两人还能一起吐槽那些腐儒的狗屁奏疏嘛。
“父皇,儿臣只是个王爷而已啊,哥之前不在要儿臣顶一下稳一下也就算了,现在哥都回来了让儿臣一个王爷一直跟着听政学习算是什么事?”
“儿臣觉得儿臣还是在西山待着比较好。”
“没事,你我兄弟同心,哥不信任谁都不会不信任你。”
“即便天下都背叛了哥,哥也相信你不会背叛哥。”
朱厚照上前拍拍朱厚炜的肩膀,感情真挚。
哼,小样,居然找这种低级的借口。
当本宫是什么人,这理由也妄想蒙混过关?
做梦!
“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你们两兄弟协力共事,互相扶持朕颇感欣慰。”
弘治皇帝露出一抹笑容,虽然朱厚照今天的操作让他很不爽,但这话说的倒确实到他心坎里去了。
“嘿嘿都是父皇教得好。”朱厚照“谦虚”道。
“所以厚炜,咱一起学哈。”
朱厚炜:......
“咳咳,父皇和哥能如此想我真的很感动,不过......”
“额......”
朱厚炜心中那叫一个呜呼哀哉,这理由咋找啊,局不好破啊!
“父皇是这样哈,不是儿臣不想好好努力学习政事,但是吧这西山、镇国府事儿确实挺多,之前某人跑出去后儿臣一直待在宫中导致因为不便送进宫中到儿臣手头等种种原因积攒了许多需要儿臣过问拍板的事物,这段时间儿臣花了很大力气才将其处理完。”
“镇国府旗下的事物虽不及朝廷政务那么多,但旗下行业这些年来在大明也是举足轻重,所以要不这样,每半个月儿臣专门进宫跟随学习几日如何?”
“父皇您也说了我们也长大了,西山、镇国府也早已不是刚起步时期的打打闹闹,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耽误了正事嘛。”
着实找不到什么好借口好理由的朱厚炜,选择退而求其次。
偶尔来帮忙处理朝政来整什么大学习,行。
当社畜、牛马,天天来九九六,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