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 > 第12章 皇后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 第12章 皇后

    李泓暄离开御花园,直奔崔皇后寝宫而去。

    今日拜见杨丽妃,李泓暄心中依旧带着几分别扭。他为了在见礼时表现得平心静气,已做了很大努力。

    尽管身为皇家子弟,但李泓暄的成长过程并未经过系统的继承人培育。更确切地说,没有人在意他的学业。

    他的生母云妃家族早已没落,自出生起他便被寄养在皇后身边。因当年之事是皇帝的禁忌,李泓暄对自己的生母和外家一无所知。

    然而,皇后对他态度冷淡,太子哥哥虽然爱护他,却过于纵容。景泰帝只顾大方给赏赐,随他玩乐。

    生母云妃曾留下一位忠诚的嬷嬷一路看顾着他,不让他长歪。这位嬷嬷牢牢记着当年主子的托孤,不求皇儿显达,只求平安长大。故而,嬷嬷对于李泓暄在学业上的偷懒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着他往快乐闲散王爷的方向一路奔去。

    于是,躺平的六小王爷在众人眼中一无所成,妥妥的上书房学渣。如无意外,这辈子他就是一名富贵闲王。

    不过,由于未沾染过多权利,李泓暄一直保留着少年人纯真简单的心性,再加上他那张遗传自生母云妃的漂亮脸蛋,居然活成了京城最明媚无忧的少年郎。

    尽管他不符合世家嫡长女的择婿标准,但仍是不少世家小女儿的春闺梦里人。

    皇后虽不看重李泓暄,但也不会放任他随意发展,沾染无名桃花。

    在太子大婚后一年,安排李泓暄娶了崔氏旁支的女子,让他出宫自开府。

    婚后,李泓暄继续潇洒玩乐,不沾朝堂事。除了莫名投奔而来的寒门才子罗子昂,李泓暄连个正经幕僚团队都没有。

    因此,在他十八岁这年,突然成为太子热门人选时,他手上势力,身上才华,通通一穷二白。

    各种政务扑面而来,时不时朝堂上还有别有用心之徒挖坑刁难,让这位习惯躺平的少年郎,有一种头脑炸裂之感。

    好在,他还有一个罗叔。

    也多亏罗叔日日规劝,李泓暄一年来因焦躁生出的戾气并未成形,行为也未出现大疏漏。

    前几日接到宫中邀请,罗叔反反复复苦劝了好几轮。最终才说服李泓暄忍下不快,与杨妃维持表面和平。屈尊降贵地在赏菊宴上露了脸,并说了几句场面话。

    杨芸儿马车里能和李泓暄快速达成契约婚姻的共识,也得益于罗高人已为她打了前站,为这场联姻说了许多好话。

    在罗叔的全力铺垫下,李泓暄今日与杨氏破冰一切顺利,可到了皇后这边,李泓暄又开始发怵。毕竟,崔后可还是恨着杨氏的。

    在皇后寝殿外,李泓暄规规矩矩站了足足有半个时辰,忙碌的宫女进进出出,却无人搭理他。

    李泓暄早习惯了在皇后这边吃瘪。他自幼失恃,从记事起便将皇后视作亲母,幼子孺慕,无需理由,因此无论崔后是冷是暖,年幼的李泓暄全都认下。

    联姻杨氏,是父皇一力主张。母后对杨氏厌恶至极,自杨氏入门,再未召见。

    今日前来,李泓暄已做足心理建设,不断告诫自己忍耐再忍耐,等母后气消了,自然会见自己。

    又等了一会,李泓暄只觉得双腿发麻,终于等来崔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把他接了进去。

    殿内,崔皇后斜靠在软榻上,面色苍白,见李泓暄进来,脸上立即涌起怒色。

    “好你个暄儿,娶了那杨氏贱女,还有脸来见本宫。”

    李泓暄心里叫苦,父皇母后意见不和,做儿子的两头不是人。

    见崔后发怒,他习惯性的跪下,低头聆训,不敢出声,不知今日又要跪多久,如今再也没有大哥为自己求情。想到这里,他眼中发涩。

    入宫前罗叔曾嘱咐,只需耐心等皇后把一口恶气出完即可。然而,崔皇后这口恶气,那是相当绵长啊!

    “本宫看你是翅膀硬了?今日还去那狐狸精的赏菊宴,都是被你外书房那个多事的带坏了!”

    李泓暄从小惧怕皇后,遇到罗叔后,好比是叛逆的孩子找到了知己,他并未察觉罗叔有顺着他的抱怨,引导他远离崔后的意图。他只觉得彼此惺惺相惜,罗叔能懂他打小就遭受的委屈。

    此刻,李泓暄不忍罗叔被迁怒,想开口辩解,刚一抬头,就换来了一通更为严厉的斥责。

    “本宫训话也敢顶嘴!”

    骂了几声,皇后又想到自己亲生的儿子,不由哭喊起来。

    “你真有孝心,为什么不替了你哥哥去!”话说到一半,许是情绪过于激动,崔皇后剧烈咳嗽起来。

    一旁大宫女秋月姑姑见状立马上前,一边为皇后抚背顺气,一边劝解道:“娘娘才吃了药好些,可别提这伤心事了。熬坏了自己的身子,不值当。”

    待皇后气息略微平顺一些,秋月姑姑继续劝着皇后:“娘娘这是伤心糊涂了,六殿下也是您看着长大的孩子,最孝顺不过,将来必定不会辜负娘娘。”说着,秋月抬头给李泓暄递了一个眼神。

    李泓暄立马接上:“母后,孩儿不敢惹母后生气,今日来是告诉母后一桩喜事。婉儿有喜了!”一开始进殿,被崔后的威势压住,李泓暄竟忘了今日是要来报喜的。

    “什么?真的?”崔皇后一惊,从榻上起身。秋月姑姑忙在边上扶住。

    “千真万确。是杨氏入门前两日诊出的。因胎相未稳,孩儿先瞒住了众人,让婉儿闭门将养着。”

    “可请了太医?”

    “先由孩儿府上的府医照看,暂未惊动太医。那府医是去岁王太医推荐的,一年来都很妥帖。”

    “还是要让太医瞧瞧才放心,也要及时通知你舅舅府上。”

    “孩儿记下了。”

    见皇后脸上终于有了喜色,殿内其余人俱松了一口气。

    可才消停了一会,崔后又想起了什么,指着李泓暄道:“不能让杨氏坏了事,对,你寻个由头,把那个杨氏先丢到城外庙里去。”

    李泓暄心头一紧,不知怎么接话。杨氏侧妃不过枚无辜的棋子,且真顺着母后的意思,父皇那边可怎么交代!

    想到这里,六小王爷可怜兮兮地能拿眼睛向秋月姑姑求助。

    秋月似是未觉,不紧不慢道:“六王妃有喜,这是最最紧要的事,王爷可千万要护住了,不能让皇后娘娘操心。”

    李泓暄立马回答:“孩儿省得,侧妃入门那日,孩儿自行做主,免了杨氏敬茶礼,不让她扰了婉儿。至今婉儿一直在院内养胎,还没有召见过杨氏。”

    没等皇后开口,秋月姑姑果断接过话头,故作惊喜道:“新侧妃进门不让敬茶!这招棋妙!六殿下果然长大了,有主见,把王妃护得很好。”

    说着转身向皇后福了一福:“奴婢在这里先恭喜皇后娘娘,奴婢也是看着六殿下长大的,殿下如今处事有度,都是皇后娘娘教导之功,娘娘来日也可以省心一些,等着抱小孙孙呢。”

    皇后在秋月姑姑一通连环彩虹屁的熨烫下,眉心逐渐舒展开来。

    秋月姑姑揣度皇后那口恶气已缓下,便紧接着趁热打铁,给出建议:“那个杨氏不过是乡野出身,迟早是要除去的,但不急着现在,毕竟纳入府不到一个月,现在下手,操之过急反为不妙。”

    说着,秋月姑姑小心地凑上前,觑着主子的神色,低声劝道:“皇上那边才缓和了关系,此时不宜闹僵呀!一个杨氏没什么打紧,关键是皇上的面子。”

    之前为了联姻杨氏之事,帝后吵了数架。

    崔后来自百年望族崔氏,早年景泰帝对她多有忍让,可随着崔老相国故去,崔后年老色衰,景泰帝愈发看不惯崔后跋扈的性子,转头盛宠杨妃,对着皇后少有好脸色。

    一开始崔后还硬着脖子死撑,但日子久了,崔氏子弟在朝中被杨氏打压,丢了数个要紧职位。加之自己亲生儿子出了意外,崔后的腰杆子已不再那么硬挺。

    听得秋月的劝解,崔后冷静下来想了一想,抬头问道:“就放任她在暄儿府上胡来?听说那日避子汤的事情,闹了好大一场。”

    “都是孩儿的不是。”见提到避子汤,李泓暄立马想解释,却看到秋月姑姑给了个制止的眼神。李泓暄识趣的闭了口。

    秋月为皇后端来一碗早已备好的参汤,服侍着皇后用了, 才缓缓道:“娘娘目前病着,那杨氏又是暄儿的侧妃,孝敬娘娘天经地义,不如让她在自己院子里多抄抄佛经,给娘娘祈福,这样她也没空翻出什么花样来。何况避子汤那事,她行为颇为失度,罚她抄经静静心,别人也寻不出娘娘的错处。”

    崔后听着觉得可行,事情便这么定了。

    李泓暄原本还想说几句,但终究没敢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