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 > 第33章 乔装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 第33章 乔装

    嫣红带着杨芸儿一路飞奔。

    接近村口时,杨芸儿见后方无人追赶,便与嫣红一道下了马,将马放去野地不提。

    杨芸儿与嫣红躲入村口附近树丛,散了张扬的高髻,随手另挽了个寻常少女发髻。两人卸下周身饰物,由嫣红用帕子包了收拢起来。然后两人又往身上扑了点尘土,才一起灰扑扑地步行入村。

    此时,村里大部分人还在慈恩寺赶集,她俩静悄悄低调入村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她们一边走,一边搜寻求助的目标。

    岔道口一所农家小院内,一衣着朴素的媳妇正在纺纱,那媳妇面相憨厚,神情专注。农家小院三间土屋,院子里收拾地干干净净。

    杨芸儿与嫣红对视一眼,相互点头确认,就这家了!

    嫣红上前敲开了柴门,正要向那农家媳妇开口,却见杨芸儿仗着自己十四岁的年龄优势,直接绕上前来,做出一副怯生生的样子, 带着哭腔对着那农家媳妇道:“这位婶子,我们去慈恩寺上香遇到了歹人,与家人走散,可否先到你家避一避,歇一歇脚。”

    农家质朴心热,那媳妇见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只跟着一位丫鬟,上门求助,未曾多想,立马拉了两人入屋,并小心地把门关上。

    杨芸儿进屋后,对着那媳妇做出千恩万谢状,然后,结结巴巴地说道:“婶子,可否,可否与我们一件粗布外衫。我们回头……换了衣服就走。”

    那农家媳妇见两人身上衣衫虽染了尘土,料子却都是上好的,心中到底多了几分疑惑,可别遇到哪家小姐私自出走。

    庄稼人实诚,心里有疑,就直接发问。

    杨芸儿先是哭哭啼啼留了几滴眼泪,然后哽咽着道:“奴家京城人士,家中本也殷实,父母只得了我一女,五年前父亲去了,母亲与我便只得跟着伯父伯母过活。伯父为了拉拢权贵,有意将我许给崔氏子为妾……呜呜呜。”

    “母亲不肯,因顾忌族中长老,伯父伯母也不好太过逼迫。原以为他们已作罢,今日伯母说要带我来慈恩寺上香,我便从了,哪料……”

    杨芸儿抽抽搭搭,时不时拿眼睛瞟向嫣红:“哪料今日原是我伯母做局,那崔氏子就候在寺中,他想……”杨芸儿又哭将起来,小肩膀一耸一耸地,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慌得农家媳妇手忙脚乱一通相劝。

    一旁嫣红全程黑脸,草丛中杨芸儿倒是说过,要去找人哄些衣服换了来乔装,也吩咐自己届时帮忙打配合。但她完全没有料到侧妃唱念做打如此了得。先前又未与自己对过口供,嫣红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相帮。

    杨芸儿哭了数声,不见嫣红有动静,只好自己继续编:“他们打算生米煮成熟饭,算计了我,还好我与丫头跑得快。方才山间七绕八绕迷了路,才入了这村子。还望婶子与我们几身农家衣服,好让我们乔装了回城,躲过那祸事。”

    说着,杨芸儿直接跪了下去:“婶子大恩,铭刻在心,结草衔环,无以为报!”

    嫣红不得不也跟着跪下,叫了两声:“小姐,快别伤心了!回头夫人又要心疼了。”这才总算对杨芸儿的表演有了回响。

    杨芸儿的哭功虽比不得王美人,却也是在杨府受过一年培训,且她有一肚子故事打底,哄哄农家妇人绰绰有余。

    那媳妇果然跟着红了眼眶,直接对虚空狠狠骂道:“天杀的黑心伯母,怎的干这种不要脸的事。”说完,拿手一抹眼睛,拍了拍杨芸儿的肩膀,直接说:“好闺女,婶婶这就给你拿衣服去。”

    农家媳妇找出了两件干净的衣服递给杨芸儿和嫣红,引着她们去了里屋更换。

    杨芸儿见她身上穿的俱是打补丁的旧衣,而拿出的衣服却是崭新的,知道对方存了朴素的善意,心下感动。

    换完衣裳,她拿着王府的衣服对这媳妇道:“我们穿走了你的新衣,这衣物就留给你们权做补偿吧。”。

    农家媳妇伸手就推:“小姐的衣裳是缎面的,断不是我们这类普通老百姓穿得起的,我这些衣服不值当,小姐不必在意。”说着,那媳妇还找出了一张包袱皮,主动替杨芸儿将换下的衣服打了一个包袱。

    嫣红上前接过包袱,又默默退回原地,继续把舞台留给杨芸儿。

    杨芸儿抹了抹眼泪,抱歉地说道:“那是我思虑不周了。”

    她转身从嫣红身上寻出自己今日戴的足金耳坠,握着那媳妇的手,诚恳地说道:“这耳坠子是足金打造,婶子直接融了补贴家用,不必心疼款式。婶子若不收,我实在过意不去。”

    见那媳妇还要推辞,杨芸儿说到:“要不这样,你替我们雇一辆牛车,我们乔装坐车回城,更方便躲过伯母的人。”

    说罢,杨芸儿用力握了握农家媳妇的手,诚恳说道:“我家并不缺钱,却少了婶子这般的纯良仗义!婶子不收,我便跪地不起。”

    那媳妇勉强收下金耳坠,关心地问:“回城后你家伯母会不会再难为你们?”

    杨芸儿抿了抿嘴,回道:“他们也要脸面,只敢做阴的,不敢来明的。我与丫鬟换了衣服,坐牛车回城,神不知鬼不觉,婶子放心,后续我和母亲当心便是。”

    那媳妇心热,握着手里分量不轻的金耳坠,心肠更火热了,当下说道:“姑娘你再等等,等我男人回来了,送你们主仆回去。”

    杨芸儿心下叫苦,连忙推辞道:“婶婶,千万要不得。若让那崔氏知道了,恐会累及恩人。”

    农家媳妇的脸色肉眼可见地白了白,崔氏势大,即便普通农妇也是知道的。

    杨芸儿怕把人吓到,赶忙编词补救:“婶婶只需帮我雇辆普通牛车,我们主仆乘着天亮赶回去,普通农家牛车入城不会被关注。我到了城里,避人耳目,再重新雇轿子,绝不拖累恩人!”

    被杨芸儿真真假假一通忽悠,农家媳妇心下虽有些担忧,好在她本性淳朴,真心怜惜杨芸儿主仆,且有金子加持,当下留了杨芸儿主仆在屋内藏身,自去寻牛车。

    ——李憨憨的分界线——

    如今升级为皇族重点培养对象,李泓暄除了上书房苦读,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统统不能落下。

    今日便是他去皇家西郊猎苑演练骑射的日子。

    他于骑射功夫尚有些底子。前几年,当他还是个快乐小王爷时,与京中一派子弟打马球,玩狩猎,也是拿得出手的。

    较之上书房听太傅叭叭叭,他更喜欢猎苑跑马骑射的酣畅淋漓。果然,今日又得了表扬,此时心中甚为畅快。

    一旁羽墨见主子开心得像个开屏的花孔雀,也献宝似地递来了一包炙肉脯。李泓暄接了,嚼着滋味不错,与王府大厨手艺不同,随口问了羽墨何处得来。

    羽墨老实答了。

    李泓暄一愣,眼前瞬间出现了那个没见过世面,又好为人师的小侧妃身影。他心中一动,顿时觉得这手里的炙肉脯做工粗鄙,可似乎又很有滋味。神思犹疑间,他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今儿个时候还早,顺路去一趟慈恩寺。”

    羽墨眉开眼笑地跟了一句:“这时日头正好,一会还能接侧妃一道回府!王爷还是惦记着新侧妃的。”话还没讲完,就换来了李泓暄迎面一个暴栗。

    只见他家傲娇的小王爷皱眉说道:“我去为皇后娘娘祈福,也为婉儿求个平安符,你浑说些什么!”

    羽墨挠挠头,乖乖下去牵马。

    两人在官道上见一岔路口,羽墨对李泓暄说道:“王爷,我记得这条是通往慈恩寺侧门的近道,这个时候赶上去,说不定还能听会儿大师傅下午的讲经课。”

    李泓暄对主持的讲经并无兴趣,可他还是选择打马改行小道,羽墨赶紧带了一众侍卫跟上。

    走到半道上,羽墨瞥见林中有几人,正坐在石头上说话。羽墨人小眼尖,看到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个金光闪闪的物件。定睛一看,那不是侧妃的凤钗么?

    羽墨不相信的揉了揉眼睛。没错!这凤是自己替王爷交的账,自己跑腿送到了内院,绝没有看错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