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 > 第63章 成长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 第63章 成长

    从尚书房退出,李泓暄一路拧眉沉思,父皇似乎已指了明路,让自己于黑暗中略略摸清方向,可他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依旧无法把前路全部看清。

    但经历种种,被各方视线盯着,他已不敢如往年那般懈怠,一边走一边细细思忖。

    听罗先生说,侧妃有一个学习方法,当事情发生后,在脑子里将来龙去脉再过一遍,这种方法叫做复盘,可以理清得失,找到改进的机会点。

    世人都用心记事,偏他那个侧妃喜欢用脑子想事情。李泓暄粗听只觉荒唐,可细想之下,若不计较侧妃的生僻用语,复盘之法确实有用。

    因惦记着复盘,李泓暄走得慢了些,走出没多远,便被皇后宫中的内侍唤住。

    看来还是躲不过,李泓暄无法,弯身揉了揉膝盖,硬着头皮跟着内侍往皇后宫中赶去。

    到了皇后宫中,果然又是老三样,挨骂,罚跪,认错,这些于他都是熟门熟路。

    皇后脾气不好,他做儿子的只能低头受着呗!

    这一年来,崔后每每看到李泓暄便心生怨怼,她追思自己亲子而不得,只将李泓暄当做了发泄对象。

    当年,她生完长子李泓晖后不久,又得一胎,却不幸胎大难产。好容易诞下一名公主,只活了半日,自己还落下了后遗症,断了后续生养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她明明恨着云氏一族,却最终接受了襁褓中的李泓暄。

    当初,云妃跪地哭求,愿舍了自身性命换幼子一条活路。

    狠厉如崔后,云氏的性命早被她视为囊中之物,她从未打算放过这对母子。云妃所有的筹码在当年如日中天的崔氏眼中俱是尘埃。云妃绝望之下哽咽说出一番诛心之言。

    “娘娘放心,这么小的孩子根本不会记得他的生母,多一个孩儿养在娘娘膝下,也是为娘娘多谋一份保障,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就这么一句带些忤逆的话语,逆转了李泓暄命运,令无法再生育的崔后于一念之间,居然同意了云妃自愿去母留子的投诚。

    如今,太子没了,多出来的这份“保障”却还活蹦乱跳的杵在面前,这让崔后何不恨?

    近日崔后本就心绪不安,时常睡不安稳,听闻李泓暄胆敢寻了理由将府上人手做了大清理,赶走了几个自己安插的人手,崔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李泓暄的后院,以及朝堂上的名声,崔后并不关心,她更在意的是这个孩子是否服从自己的管束。

    她越发觉着不是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孩子到底养不熟,因此一时蛮狠性子上来,指着李泓暄大声训斥,直骂到额上青筋暴起。

    一旁秋月姑姑苦劝不出,只好带着殿内宫女齐齐跪下为六皇子求情。

    见着底下乌压压跪着的众人,崔后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缓了口气。

    威风发够了,她也累了,轻轻咳了一声,略略抬了抬右手。秋月姑姑见状,赶忙起身扶皇后站起来。

    崔后站定,俯视着李泓暄,冷冷说道:“罢了,就跪在这儿思过吧。”

    李泓暄暗暗吁一口气。他自是不敢争辩的,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其实,云妃说得没错,他对生母本是毫无记忆,可崔后一次次辱骂与白眼的叠加,最终灭了李泓暄心头的孺慕之情,将这名本可以亲近的养子一点点推开。

    这一年来,罗子昂有意无意把关于云氏的零星传闻一点点说于李泓暄听,慢慢勾起了他对生母的想象。

    李泓暄从小渴望母爱而不得,罗子昂只需稍稍勾勒出云妃一个大概的轮廓,李泓暄便自觉在心中为自己幻想出一位温柔和善的娘。当年后宫的第一美人,应该是和善的,温柔似水的,李泓暄这样对自己说。

    也正是如此,在不自觉间,李泓暄的内心与崔后又拉开了距离。

    这次皇后的暴怒,早在罗子昂遣散侍卫之前便已预料到了。所以他早早劝慰过李泓暄,以期降低崔后对六小王爷的威慑力。

    如果说景泰帝的训斥可以引发他的反思,那崔后的怒骂仅仅就是情绪的宣泄。李泓暄挨训也挨疲了,他自知乖乖忍忍就好。

    崔后看着李泓暄乖觉,扶着秋月姑姑的手往内寝走去。

    经过李泓暄身边时,不经意地说道:

    “你虽不及你晖哥哥分毫,到底也是本宫亲自养大的孩子,你的人不懂规矩胡乱行事,本宫决不轻饶!但本宫也见不得你府上没个称心的人服侍,回头让秋月再去给你挑一些好的,免得你在外头毛毛糙糙没个人照应。”

    李泓暄心下一紧,果然如父皇所料,可有了靠山,他鼓足勇气,抬头对崔后道:

    “谢母后恩典,但是儿臣府上的人手,父皇都替儿臣安排好了,说是不劳母后费心。”

    崔后多年的威压到底是一路伴随李泓暄成长的内心阴影,此刻他口中说着拒绝的话,声音却越来越低,头也渐渐跟着低到了胸前。

    他不敢直视崔后,可还是努力补了一句:“这都是父皇的意思,儿臣,儿臣不敢忤逆。”

    崔后闻言只觉脑中一炸。她甩开秋月,用手指着李泓暄的脑袋,声音堵在嗓子口,身体随之微微颤抖,半晌才厉声呵道:“好,好你这对没良心的父子,翅膀硬了是不?当初若没有我们崔氏,哪有你们父子的今天?”

    崔后浑身燥热,随即开启新一轮的怒骂,殿内所有人都默默低下了头。

    秋月姑姑心知皇后最近情绪波动较大,脾气愈发暴躁,一时劝不住,只能等着崔后发泄完一轮,再行劝解。

    此时,李泓暄俯身在地行大礼,他将头埋在双臂间,身子看似微微颤动,心却渐渐安定起来。

    以往他很少敢当面拒绝母后提出的要求。今日有着景泰帝撑腰,他才斗胆回绝了一番。

    可有些事只要开了头,难度便一泻千里。

    说不并不难?长大了?

    此刻,李泓暄已在心底明白过来,扛住一阵暴风骤雨,自己能够回绝彪悍母后的要求。

    六小王爷当然不知道崔后如今的色厉内荏,是他父皇苦心经营多年,一步步掏空崔后宫中势力的缘故。

    他也未曾亲眼见识过崔后早年的狠厉,在嫡子李泓晖出生前,景泰帝亲近一个宫女都得战战兢兢。

    他父皇走到今天这一步,忍了许多年。而他才刚刚开始迈出一小步。

    不过也正是这小小一步,让他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经历了朝堂之上御史们的猛烈炮火,李泓暄发觉崔后的辱骂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实质性杀伤,不过是嗓音高一些、尖一些、刺耳些罢了。

    今日他把藏在心底的话告诉了父皇,又鼓起勇气拒绝了母后塞人的要求。

    原来有些事情做了便做了,并没有那么可怕。

    御史们骂得对,原先的自己太弱了,但今后则未必。

    想到这里,六小王爷虽继续恭敬地趴在地上,可腰杆不自觉挺了挺。

    骂人也是一桩体力活,崔后劳心劳力,把自己累到不行,将太医唤来依旧不解气,便让秋月姑姑传了合宫嫔妃前来伺疾。

    而李泓暄则被要求于殿内跪满足足两个时辰。他原已在尚书房跪了一个多时辰,眼瞅着今日六小王爷的膝盖要废了。

    好在约摸一个时辰后,当皇后殿内来来往往的人都见识到了六小王爷狼狈的样子,景泰帝的旨意跟着也到了,宣六皇子到含元殿问话。

    皇帝亲招,病榻上的皇后忙着头痛,也顾不得扣人。

    李泓暄揉了揉发麻的膝盖,踉跄着站起,跟着内侍逃也似的走了。

    到了含元殿,并未见着景泰帝,倒是有一排整齐的侍卫等在那里,说是景泰帝亲自选的人手,自今日起赐予李泓暄为亲卫。

    李泓暄眼眶一热,朝内殿方向重重行了一个叩拜大礼,然后领着人,雄赳赳,气昂昂,一瘸一拐地出了宫。

    到了宫门口,他拒绝坐马车,坚持拖着伤腿骑马回府。

    他心中被压抑多年的好胜之心终于被唤醒,他身上有一半是武将的血,是不该怕痛的。

    他知道后面的路要靠自己走。这便是琉璃姑姑当年同自己说的——等长大了,才可以做真正的自己。(第39章)

    他打马走在御街上,不知不觉间,冬日的初雪飘飘洒洒从天而落。

    雪花落在他脸上,轻盈,微凉。他抬头看向天空,心中涌起一股奋发的劲头。

    他于这初雪的日子,立下誓言,来日绝不辜负父皇的期望。

    他忘了膝盖的疼痛,扬鞭策马,向前而去。

    他本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承载着家国荣辱的皇子。

    ——初雪与大雪分界线——

    北方的雪下的比京城要早许多,大雪之下,天地俱白,一片肃杀之气。

    李泓晔独自站在城楼高处,眺望远方。他披着一件黑色的裘衣,于漫天白雪间,显得有些突兀。

    “王爷,天寒,小心身子。”

    “无妨,那边进展如何?”

    “根据此前传回的消息一切顺利。新一批消息估计要等到雪停才能传来。”

    李泓晔的唇角微微上扬,他细长的眼眸中闪出一丝冷笑。他紧了紧披风,再次望向远方,那里是皇城,有他的父皇,也埋着他生母的枯骨。

    “雪停了,我们也该上路了,那些礼物都准备好了吧!”

    “一切都依王爷吩咐。”

    “本王在这苦寒之地待的够久了,是时候送一份大礼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