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 > 第89章 参与赈灾的三个方向-上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 第89章 参与赈灾的三个方向-上

    杨芸儿如今在王府中已是耳聪目明,不再是半年前那个连小厨房的吃食都送不出去的尴尬新主子。

    长菁虽已入了内院,但张婆子此前以照顾女儿为由,已将前院的仆妇都混了个脸熟。现在前头不少人都惦记着张婆子手艺,那炙肉脯引得多少人流口水啧啧称赞呢。

    浅草与飞燕则是内院的八卦小能手,隔三差五在院子里逛逛,为侧妃挖些冬笋带回去,同时顺便打听打听消息。

    初三傍晚,李泓暄将京郊雪灾的消息带回了外书房。

    隔了一个晚上,杨芸儿在内宅便得到了两个消息。

    一则是关于外头雪灾的,听说王爷从宫中茶宴回来后脸色甚是难看。

    另一则是关于王嬷嬷生病的消息,据说并未使用府医,而是特意从外头请了一位陌生的医生进来,还在屋内诊治了好长时间。

    李泓暄此刻正在外书房与罗子昂商讨京城雪灾事宜,午后他便要入宫。

    昨天下午,景泰帝发了好大脾气,给了大家一天时间,今天下午各部都需要再次入宫呈报救灾章程。

    杨芸儿掐准了时机,屁颠屁颠带着自家院里做的救灾物资去了外书房。

    迎着两个男人诧异的眼神,杨芸儿波澜不惊,一边让张婆子将东西规整好,一边淡定地开始了自己的项目汇报:

    “听说城外压垮了不少村舍,好几个村庄受灾,妾想着咱王府必然是要出力的。目前婉儿姐姐身子不方便,王爷忙着朝廷的事情,后宅也没有其他人,我可以替着张罗赈灾事宜。”杨芸儿一脸严肃的毛遂自荐。

    两个男人还没从见到那些皮货的震惊中走出,尚未来得及表态,杨芸儿便毫不客气地以自封“项目主管”身份开始陈述工作计划。

    “我简单盘一下府内现在能动的资源,为王府参与赈灾,理出了三个方向,一是捐赠棉衣。这一项已经启动,二十八那日家宴,多亏王爷和娘娘定了章程,及时拨了银子。因此,赶在年三十之前我已着人将棉布棉花一应用料都准备齐全了。”

    自得了婉儿的信任,杨芸儿又找到了上辈子高效干活的劲头。此时,站在老板面前的她,精神焕发,整个人仿佛闪着光。

    “初一,初二那天给大家放了两天假。初三开始,我见着这雪下得越发不妥,便快速将府上所有针线娘子以及各院会针线的丫头都汇集在一起,除了那些年节请假暂时离府的,剩余人分两班倒,全部赶制衲袄。不讲究式样,只按最简单的保暖的来,一日极限速度,可赶出男女款各30件。按照年前准备的物料,预计可做近500套。”*

    杨芸儿盯着李泓暄的眼睛认真发问:“王爷看可够?大致什么时候需要?如果紧急的话,明天可以先往外送一批,约120件。”

    见李泓暄一脸惊愕状,杨芸儿拿出一本账簿放在李泓暄面前,认真解说道:

    “前头王爷和娘娘一共拨了1000两银子,我查了旧例,并做了详细规划。”杨芸儿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原本衲袄的成本是800文,但因为临近年关,且大雪封路,入京南北货运全部受阻,京城里棉布棉花的价格一下子涨了不少。若全部外部采买,一件可能要花费三贯钱。”

    她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我考虑到府上的冬衣已经备齐,便动用了一部分存货。这样既能解燃眉之急,也能节约些银子。府上用料暂时不急,可以待得开春南来北往的货运都通了,物价回落时再补齐,这些我都已经清清楚楚记在账上。经过这样一腾挪,单件衲袄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贯钱内。”

    “为了激励针线娘子们加紧赶工,我和婉儿姐姐还拿出了一些首饰作为奖励。我家底有限,主要是婉儿姐姐拿得多。”

    说着,杨芸儿微微侧头,毫不隐瞒的补充道:“我把上次上香遇险寻回来坏了的那支凤钗去熔了,那钗寻回来时少了一尾,剩余近8两,都做成了金锞子。婉儿姐姐则出了不少金银锞子,还有珠花,发簪等,我都一一列了单子,并制了奖励章程,府上针线娘子们这回可以多劳多得。”

    李泓暄原本急着拉罗叔理清救灾思路,好为下午的奏对做些准备。因此,方才见杨芸儿进来,以为只是个添乱的,可听了几句,发现杨芸儿居然是认真的。不但处事有章法,且账目记录详细,竟挑不出一丝错处。

    李泓暄原本皱起的眉头又缓缓松开,难得认同地不住点头。

    他一开始曾打算把小侧妃怼出去,此时却在不自觉间认同了杨芸儿,自己也跟着进入了讨论状态。

    一时间,外书房工作气氛浓厚。

    迎着杨芸儿清亮的眼神,六小王爷接着话头说道:

    “方才罗叔和我拟了一个章程,燕京富足,我们想动员城中富户共同参与赈灾,商户若愿意主动捐款,出钱出力,可以用赈灾金额对应换取税费减免优惠。本王想着此法甚好,既有助于缓解灾情,又能体现朝廷的恩泽。”

    将捐赠与税收优惠相结合,是此前杨芸儿给罗子昂介绍的法子。

    杨芸儿当然不会暴露自己穿越的底细,只胡乱编了个出处,且央着罗子昂务必不能告诉王爷这个法子的源头。

    于是,罗子昂只能勉为其难地冒领了这个功劳。

    此刻见王爷说起,罗叔眼神有些不自然的看向侧妃。

    杨芸儿倒是很坦然,一点都没有争功的意思,还在心里默默给罗叔竖了一个大拇指。

    李泓暄并没有发现两人间的眼神来往,继续兴奋的说道:“除了商户,世家大族也可以出资,朝廷可以另示恩赏。不过,若要号召大家捐款,本王得带个头。”

    他看向杨芸儿,眼中满是赞许:“这次你做的不错,倒是让本王刮目相看。”

    说完,六小王爷眼中闪着精光,“目前城外受灾人数还需等待数据统计,先前1000两做500套肯定不够,得加,至少翻两倍,到时候你自去账上调银子即可。你可便宜行事。不要心疼银子,本王生为当朝皇子,为父皇解忧理所当然,守护大瑞朝子民当仁不让。捐款之事自然要做出表率,除了棉衣,本王也要捐银子。”

    六小王爷越说越激动。小侧妃连头上的金凤凰尾巴毛都熔了,自己可不得拿出更多诚意来?

    杨芸儿听到自己有一个便宜行事的权利,颇为满意。可见着老板慷慨陈词的样子,心中突然有个疑惑闪现,未多想便直接提问:“王爷开府才一年有余,府上可有足够的家底?”

    身为曾经的学霸,杨芸儿是有点耿直在身上的。她此刻处在工作状态,一心想着做好预算,并没有留意当前时代身份如此提问是否妥当。

    话,已脱口而出;天,就是这样被聊死的。

    方才意气风发的六小王爷,一下子尬在当场。

    这个该死的杨氏!真是没见过世面!

    【*没有做棉衣的经验,网上也没有查到现成的对照资料。只查到手工做棉衣需要4小时(折算古代算两个时辰)。于是一个熟手针线娘子按一人一天出两套计算。

    可王府针线娘有多少人合适呢?对照红楼梦,史湘云家得女眷自己动手,仿佛为了省钱不用针线上的人,但是又查到给皇后等做衣服的都是以百人计,李泓暄是一个开府才一年多的皇子,此前还不受宠,多了少了都不合适。

    我手一抖,给王府配了一个30人的专职针线团队,不知是否妥当。亲们有没有可以探究古代大家族生活靠谱的书介绍?

    另外说一下书里的货币换算,以一贯钱换一两银子为基准,1两黄金=10两银子=10贯铜钱=枚铜板,20两银子大概是庄户人家一年的开销,不过对于李小王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