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三国梦 第218章 暗流涌动
热门推荐:
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术
百变小樱:转世后制作卡牌
宝可梦:开局加入火箭队
抢我破落宗门?转身做第一仙宗团宠!
主网王:星海见月
小娇软怀四胞胎分娩时大佬他哭了
曹魏的光与影
大傻川,求你,弄死我吧
四合院之这采购员采的是心
打破民众对义舍的信任不一定非得投毒,用泻药一样可以。并且泻药更容易获得,投放难度更小。至于暗杀教士,倒不如利用手头的情报将那些贪污腐败者的劣迹曝光,这对于信仰的崩塌远比杀人有效得多。
决心已下,夜枭立刻开始行动。时间正赶上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在庆祝中秋。才过了短短三天,南郑县大祭酒的案头就被雪片似的报告给淹没了。
首先是大范围的痢疾扩散,几乎覆盖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这当然是夜枭的杰作。之所以如此高效,是因为他们没有挨个义舍去投药,而是找到库存直接把里面的米都浇上巴豆水,再由五斗米教自己的人送到各个分发点。由于正赶上过节,来义舍的人和领取食物的量都远超平日,这加剧了泻药的传播速度。
而腐败的曝光更加致命。陈到没有采用贴告示这种低效的宣传方式,而是趁夜摸进三位祭酒的住所,把他们连同他们藏在家里的珍玩、佳酿和美女都绑了,集中送到市集向公众展示。财物清单和腐败事迹则被送上了各个茶馆的墙壁,任由饮茶人读取传播。
这下乱套了。一直鼓吹清心寡欲的祭酒们下了班居然啥都不耽误,这对普通信众的心理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次就曝光了三个,说明这绝不是个别现象,那其他人呢?谁能保证他们的清白?
事态开始悄悄地向着不可控的方向演变,而南郑上层的统治者们对此一无所知。谣言从茶馆以几何式的速度向四面传播,很快就出了南郑城向四野八乡扩散。这也得益于汉中那发达的商业!
义舍中毒事件受到张鲁的亲自关注。经过侦察,最终从仓库存货中找到了残留的巴豆水。办案人员顺腾摸瓜,沿着这条线索去找巴豆的来源,这一找可有意思了,在中秋节前去药店大量购买巴豆的无一例外都是西川来的商人。
这个结果往上一报,张鲁可就犯了迷糊。刘璋这是要干啥?想毒死南郑百姓?那也不对呀,据隶臣上报这个用量也不致命呀!合着刘季玉费劲巴拉地派密探到南郑来,就为了让满城百姓一起窜稀,好熏死我么?
当然也有冷静的声音,例如阎圃。他就认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西川,恰恰说明不是西川。巴豆并非不能保存,西川若想用它搞破坏完全没必要到了汉中再采购,这样做一来容易暴露二来也不保险,万一买不到足够的量呢?还有腐败案的曝光,出现的时机太巧了,与投毒案一前一后,说没关联谁信呢?
但阎圃的眼光再毒,也比不上杨松的嘴巴毒。他一句话就把阎圃噎了回去:巴豆是益州人买的,无论是不是他们干的都脱不了干系。师君通天晓地,还用得着你我提醒?
这一下张鲁更加认定是刘璋搞的鬼。气得当庭骂出粗口来,把平日的修养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回到府中,杨松一只脚刚踏进大门,仆人就谄笑着凑上来:“主人,有贵客!”
杨松一愣:“贵客?谁?”
仆人神秘地指了指堂上堆放的礼物,使了个眼色,没有说话。杨松过去一看,我滴个乖乖,是份大礼呀!
漆奁正中是一对玉座雕金的奔马,一只张开四蹄,仅以左后足支撑,另一只拧首回望,鬃尾皆张。两匹马的神情体态、肌肉线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立意之巧,雕工之精,世所罕见。底座玉质温润、洁如滑脂,在灯光下轻轻泛着柔光,一看就不是凡品。
光这对金马就价值连城了,更别说另一个紫檀木匣中装的一株通体红润的珊瑚,足有三尺高,光泽饱满,色彩鲜艳,还有铺满了匣底的夜明珠,无一不勾起人最原始的占有欲。
“这——,哪来的?”
就收礼而言,杨松绝对是内行。可就是他这样的内行也没见过眼前这件宝贝。难怪仆人说是贵客,还真是贵的要命!
“回主人,贵客正在内室奉茶。”
杨松点点头,没有责怪仆人未经允许就把外人带进内室。就凭这两件东西,别说是内室,他就想去卧室杨松都没意见。
转进房间望去,见坐着个样貌清秀的公子,看到杨松立刻站了起来,躬身施礼:“军议大人有礼,鄙人刘益州麾下从事孟达,奉益州之命特来结交大人。”
“刘益州?”听到这三个字杨松心里释然了。难怪带这么贵重的礼物来,肯定是有天大的事求我。好啊,事情越大赚的越多!
“吾与州牧素无来往,今受此重礼,其心何安?”
孟达心想你倒不客气,还没谈就把礼收了。赶忙拱手一笑:“我主素知大人乃张师君腹心,言无不听、计无不从,故遣在下到此,有一事相求。”
杨松眼皮一跳,露出个惬意的笑容,微微仰头问:“孟兄试言之。”
“我主与贵主虽有旧怨,然近二三年相安无事,彼此太平度日。今贵军无故犯境,实非上策。还望大人奉劝师君,令张卫及早退军,两家重归于好,社稷之幸也。”
“哦……”
杨松哦了一声,心想原来你是来求和的。开口问道:“听闻蜀军于葭萌关大胜,迫使张将军退兵白水,今胜而求和,莫非有诈?”
孟达刚听说此事,已有了准备,不慌不忙回到:“偶然小胜,未能动摇战局。倘僵持下去,于两边不利。若张将军撤兵,我军亦当撤回葭萌关内,免生嫌隙。”
杨松嘿嘿笑两声,眼珠子转了几转,忽然摇头叹气道:“难!难!实不相瞒,此次发兵非惟两家私仇。因刘益州久不进贡,朝廷旨意着我主讨之。若轻易撤军,只怕是——”
杨松摆明了是在抬高要价,孟达自然听出来了。他假作恍然大悟:“固为所难,盼公成全,事成之后另有重金酬谢。”
杨松这才松口,另有重金那就可以试试。送走了孟达,他马上迫不及待地捧着两件宝贝把玩起来。
第二天议事,说的就是最近的民怨以及白水关战事。杨松早早到了,安安静静坐着,等待时机发言。
张鲁拿着前线的战报问:“白水关回报,眼前这支军疑似是刘备的部队,倘如此,诸位有何对策?若二刘联盟,汉中将如何处之?”
阎圃立刻作答:“若真是刘备,其志必在汉中。主公须派出细作前往江陵查证,并出兵增援白水及阳平关。”
张鲁点点头,转头看向杨松,杨松见机会来了,连忙开口:“听闻刘备能征惯战,手下皆良将。若与西川联手,我军难有胜算。不如退守阳平,遣使与备修好,劝其退兵,再图西川不迟。”
阎圃一听急了,立刻反对:“岂有此理?白水城高地险、易守难攻,岂可轻易放弃?若拱手让出,南郑仅阳平一道屏障而已。一旦被破,无汉中矣。此事万万不可!”
杨松却不慌不忙,细声说:“楚军骁勇、西川富庶,张将军如何是对手?白水终将不保,何必浪费钱粮守之?若仓促后撤,粮食物资不及运回,岂非平白资敌?不如及早撤往阳平,一来更为稳固,二来易于补给。是为妥当。”
阎圃简直要被气死了,还想劝谏,忽然有人来报,成固县骚乱。
这当然要归功于夜枭。南郑的丑闻搞得人人都对高层教士产生了怀疑,成固大祭酒为避免动荡下了禁言令,凡谈论此事被举报者一律缉拿。这一来可不得了,鬼卒们打了鸡血似的满街抓人,收了好处才肯放掉。这民愤本就在积聚,他又闹这么一出,再加上陈到的人推波助澜,成固信众一怒之下聚众对抗官府,砸了牢狱,捉了地方官,到他家里一看,还真是富丽堂皇。于是群情更加激愤,县内百姓响应者十之六七,连县兵都倒戈了。如今占了城池,不再接受管辖,未知后事如何。
这消息可要了命。首先成固就在南郑的边上,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就能传过味儿来。更严重的是张鲁这个政教合一的体制,最怕被人戳穿把戏,这事要蔓延开来,整个汉中都岌岌可危。
“传令张卫撤军阳平关!”
张鲁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只有把最精锐的力量收缩到眼皮底下他才有安全感。同时令南郑的部队去成固平叛,并严令其他各县监视舆情、安抚民意,不得引发民变。
收到命令的张卫很无语。主动放弃白水关无疑是个弱智的决定。成固的骚乱不过是一时民怨,几乎威胁不到南郑,可丢了白水关那可是送了人家一份大礼呀!他想来想去,没有执行命令,而是写信陈明看法,争取兄长改变决定。
谁知这次碰上了铁板。张鲁对成固的事极为惶恐,生怕再冒出第二个、第三个,若南郑也出了问题,白水关守得再好又有何用?一时半会赶得回来吗?于是严词驳回张卫的请求,令他限期撤回,否则军法从事!
这一来张卫可就没得选了,只得命令部队做撤离准备。首先将粮草辎重运去阳平关,部队只带路上吃的,于二十五日夜弃关北上。
一切似乎都井井有条,张卫的士卒士气虽然低落,但队伍还算齐整。趁着天黑加紧赶路,尽量拉开与敌军的距离,免得被人撵上。但走着走着,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汉中军走了一夜的路,看看天色发白,副将请示是否停下休整,被张卫果断拒绝。金牛道的地形夹在两山之间,任何一个具备军事素养的指挥官也不会想在这种地方停下来。
但这一次却由不得张卫。只见道路前方两侧的山头上忽然滚下许多滚木,紧接着石块像暴雨一般砸下,一眨眼就把眼前并不宽阔的道路给堵了个严实。
“不好!有埋伏!”
喊出这五个字时张卫的心中已被绝望填满。他最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虽然不知道敌人是怎么做到的,但眼前的局面实际上已经把他和这支队伍推上了绝境。
战士们早已没了斗志,此刻连理智都丧失了。前队开始掉头往后跑,后队不明所以还在往前走,一时间堵在一处,根本动弹不得。
“掉头!掉头!回白水关!”
张卫歇斯底里地嘶吼着,这是他最后的希望,希望敌军还没发现白水关已人去楼空,给他们留下这最后的庇护所。
但这怎么可能呢?人家既然能在前头设伏,又怎会不在后面追击呢?
前方堵路的正是魏延。陈到的破坏活动一启动,庞统便令魏延率五千精锐,效仿吴将贺齐讨伐山越时的战术,用长矛凿壁为梯攀上白水关北面的悬崖,绕过城关跑到后方四十里处设伏。
整整十天的时间,这五千人啥也没干,就是搜集滚木和石块,加上出发时带的石炮,足以封锁道路。辎重经过的时候魏延丝毫未动,他的目标是张卫,不可能为了这点粮草暴露。张卫不明所以,还以为辎重没事道路就没事了。
黄忠的兵马列着坚实的阵型,像一块活塞从来路缓慢地挤压汉中军的空间,而高处的魏延堵完了路,又开始瞄着人扔石头木块,丝毫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完了!”
得知退路也被截断,张卫的脑海里就只剩下这两个字。一万五千人,汉中最精锐的部队,就要全部葬送在此了。出发时他还做着拿下西川的美梦,不想连家都没回就要在这山谷中彻底终结。
“都帅!”
杨任大声叫嚷,希望唤醒主将的冷静。但事已至此,他的希望不过是幻想?人,毕竟是无法和形势对抗的。
事到如今,张卫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投降、要么战死。对一位指挥员而言,选哪个其实都是死。
“罢了!”
张将军仰天长叹,看看手下士兵一张张惊恐的脸,他那句同归于尽的口号终于还是没有喊出口。因为他们现在连同归于尽都做不到了,只能被人单方面的屠杀殆尽。
既然如此,又何必造孽呢?这些面孔也是某人的孩子、某人的丈夫、某人的父亲,为了无畏的抵抗去牺牲无辜的家庭,他张卫的良心不允许。
“杨任听令。”
“末将在!”
“率部缴械投降。”
“诺……”
张卫做了决断,给自己的弟兄留下一条生路。当杨任眼含热泪向下传令的时候,这位汉中军主帅忽然拔出腰刀横刀自刎,扑通一声倒在亲卫的惊呼声中。
决心已下,夜枭立刻开始行动。时间正赶上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在庆祝中秋。才过了短短三天,南郑县大祭酒的案头就被雪片似的报告给淹没了。
首先是大范围的痢疾扩散,几乎覆盖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这当然是夜枭的杰作。之所以如此高效,是因为他们没有挨个义舍去投药,而是找到库存直接把里面的米都浇上巴豆水,再由五斗米教自己的人送到各个分发点。由于正赶上过节,来义舍的人和领取食物的量都远超平日,这加剧了泻药的传播速度。
而腐败的曝光更加致命。陈到没有采用贴告示这种低效的宣传方式,而是趁夜摸进三位祭酒的住所,把他们连同他们藏在家里的珍玩、佳酿和美女都绑了,集中送到市集向公众展示。财物清单和腐败事迹则被送上了各个茶馆的墙壁,任由饮茶人读取传播。
这下乱套了。一直鼓吹清心寡欲的祭酒们下了班居然啥都不耽误,这对普通信众的心理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次就曝光了三个,说明这绝不是个别现象,那其他人呢?谁能保证他们的清白?
事态开始悄悄地向着不可控的方向演变,而南郑上层的统治者们对此一无所知。谣言从茶馆以几何式的速度向四面传播,很快就出了南郑城向四野八乡扩散。这也得益于汉中那发达的商业!
义舍中毒事件受到张鲁的亲自关注。经过侦察,最终从仓库存货中找到了残留的巴豆水。办案人员顺腾摸瓜,沿着这条线索去找巴豆的来源,这一找可有意思了,在中秋节前去药店大量购买巴豆的无一例外都是西川来的商人。
这个结果往上一报,张鲁可就犯了迷糊。刘璋这是要干啥?想毒死南郑百姓?那也不对呀,据隶臣上报这个用量也不致命呀!合着刘季玉费劲巴拉地派密探到南郑来,就为了让满城百姓一起窜稀,好熏死我么?
当然也有冷静的声音,例如阎圃。他就认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西川,恰恰说明不是西川。巴豆并非不能保存,西川若想用它搞破坏完全没必要到了汉中再采购,这样做一来容易暴露二来也不保险,万一买不到足够的量呢?还有腐败案的曝光,出现的时机太巧了,与投毒案一前一后,说没关联谁信呢?
但阎圃的眼光再毒,也比不上杨松的嘴巴毒。他一句话就把阎圃噎了回去:巴豆是益州人买的,无论是不是他们干的都脱不了干系。师君通天晓地,还用得着你我提醒?
这一下张鲁更加认定是刘璋搞的鬼。气得当庭骂出粗口来,把平日的修养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回到府中,杨松一只脚刚踏进大门,仆人就谄笑着凑上来:“主人,有贵客!”
杨松一愣:“贵客?谁?”
仆人神秘地指了指堂上堆放的礼物,使了个眼色,没有说话。杨松过去一看,我滴个乖乖,是份大礼呀!
漆奁正中是一对玉座雕金的奔马,一只张开四蹄,仅以左后足支撑,另一只拧首回望,鬃尾皆张。两匹马的神情体态、肌肉线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立意之巧,雕工之精,世所罕见。底座玉质温润、洁如滑脂,在灯光下轻轻泛着柔光,一看就不是凡品。
光这对金马就价值连城了,更别说另一个紫檀木匣中装的一株通体红润的珊瑚,足有三尺高,光泽饱满,色彩鲜艳,还有铺满了匣底的夜明珠,无一不勾起人最原始的占有欲。
“这——,哪来的?”
就收礼而言,杨松绝对是内行。可就是他这样的内行也没见过眼前这件宝贝。难怪仆人说是贵客,还真是贵的要命!
“回主人,贵客正在内室奉茶。”
杨松点点头,没有责怪仆人未经允许就把外人带进内室。就凭这两件东西,别说是内室,他就想去卧室杨松都没意见。
转进房间望去,见坐着个样貌清秀的公子,看到杨松立刻站了起来,躬身施礼:“军议大人有礼,鄙人刘益州麾下从事孟达,奉益州之命特来结交大人。”
“刘益州?”听到这三个字杨松心里释然了。难怪带这么贵重的礼物来,肯定是有天大的事求我。好啊,事情越大赚的越多!
“吾与州牧素无来往,今受此重礼,其心何安?”
孟达心想你倒不客气,还没谈就把礼收了。赶忙拱手一笑:“我主素知大人乃张师君腹心,言无不听、计无不从,故遣在下到此,有一事相求。”
杨松眼皮一跳,露出个惬意的笑容,微微仰头问:“孟兄试言之。”
“我主与贵主虽有旧怨,然近二三年相安无事,彼此太平度日。今贵军无故犯境,实非上策。还望大人奉劝师君,令张卫及早退军,两家重归于好,社稷之幸也。”
“哦……”
杨松哦了一声,心想原来你是来求和的。开口问道:“听闻蜀军于葭萌关大胜,迫使张将军退兵白水,今胜而求和,莫非有诈?”
孟达刚听说此事,已有了准备,不慌不忙回到:“偶然小胜,未能动摇战局。倘僵持下去,于两边不利。若张将军撤兵,我军亦当撤回葭萌关内,免生嫌隙。”
杨松嘿嘿笑两声,眼珠子转了几转,忽然摇头叹气道:“难!难!实不相瞒,此次发兵非惟两家私仇。因刘益州久不进贡,朝廷旨意着我主讨之。若轻易撤军,只怕是——”
杨松摆明了是在抬高要价,孟达自然听出来了。他假作恍然大悟:“固为所难,盼公成全,事成之后另有重金酬谢。”
杨松这才松口,另有重金那就可以试试。送走了孟达,他马上迫不及待地捧着两件宝贝把玩起来。
第二天议事,说的就是最近的民怨以及白水关战事。杨松早早到了,安安静静坐着,等待时机发言。
张鲁拿着前线的战报问:“白水关回报,眼前这支军疑似是刘备的部队,倘如此,诸位有何对策?若二刘联盟,汉中将如何处之?”
阎圃立刻作答:“若真是刘备,其志必在汉中。主公须派出细作前往江陵查证,并出兵增援白水及阳平关。”
张鲁点点头,转头看向杨松,杨松见机会来了,连忙开口:“听闻刘备能征惯战,手下皆良将。若与西川联手,我军难有胜算。不如退守阳平,遣使与备修好,劝其退兵,再图西川不迟。”
阎圃一听急了,立刻反对:“岂有此理?白水城高地险、易守难攻,岂可轻易放弃?若拱手让出,南郑仅阳平一道屏障而已。一旦被破,无汉中矣。此事万万不可!”
杨松却不慌不忙,细声说:“楚军骁勇、西川富庶,张将军如何是对手?白水终将不保,何必浪费钱粮守之?若仓促后撤,粮食物资不及运回,岂非平白资敌?不如及早撤往阳平,一来更为稳固,二来易于补给。是为妥当。”
阎圃简直要被气死了,还想劝谏,忽然有人来报,成固县骚乱。
这当然要归功于夜枭。南郑的丑闻搞得人人都对高层教士产生了怀疑,成固大祭酒为避免动荡下了禁言令,凡谈论此事被举报者一律缉拿。这一来可不得了,鬼卒们打了鸡血似的满街抓人,收了好处才肯放掉。这民愤本就在积聚,他又闹这么一出,再加上陈到的人推波助澜,成固信众一怒之下聚众对抗官府,砸了牢狱,捉了地方官,到他家里一看,还真是富丽堂皇。于是群情更加激愤,县内百姓响应者十之六七,连县兵都倒戈了。如今占了城池,不再接受管辖,未知后事如何。
这消息可要了命。首先成固就在南郑的边上,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就能传过味儿来。更严重的是张鲁这个政教合一的体制,最怕被人戳穿把戏,这事要蔓延开来,整个汉中都岌岌可危。
“传令张卫撤军阳平关!”
张鲁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只有把最精锐的力量收缩到眼皮底下他才有安全感。同时令南郑的部队去成固平叛,并严令其他各县监视舆情、安抚民意,不得引发民变。
收到命令的张卫很无语。主动放弃白水关无疑是个弱智的决定。成固的骚乱不过是一时民怨,几乎威胁不到南郑,可丢了白水关那可是送了人家一份大礼呀!他想来想去,没有执行命令,而是写信陈明看法,争取兄长改变决定。
谁知这次碰上了铁板。张鲁对成固的事极为惶恐,生怕再冒出第二个、第三个,若南郑也出了问题,白水关守得再好又有何用?一时半会赶得回来吗?于是严词驳回张卫的请求,令他限期撤回,否则军法从事!
这一来张卫可就没得选了,只得命令部队做撤离准备。首先将粮草辎重运去阳平关,部队只带路上吃的,于二十五日夜弃关北上。
一切似乎都井井有条,张卫的士卒士气虽然低落,但队伍还算齐整。趁着天黑加紧赶路,尽量拉开与敌军的距离,免得被人撵上。但走着走着,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汉中军走了一夜的路,看看天色发白,副将请示是否停下休整,被张卫果断拒绝。金牛道的地形夹在两山之间,任何一个具备军事素养的指挥官也不会想在这种地方停下来。
但这一次却由不得张卫。只见道路前方两侧的山头上忽然滚下许多滚木,紧接着石块像暴雨一般砸下,一眨眼就把眼前并不宽阔的道路给堵了个严实。
“不好!有埋伏!”
喊出这五个字时张卫的心中已被绝望填满。他最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虽然不知道敌人是怎么做到的,但眼前的局面实际上已经把他和这支队伍推上了绝境。
战士们早已没了斗志,此刻连理智都丧失了。前队开始掉头往后跑,后队不明所以还在往前走,一时间堵在一处,根本动弹不得。
“掉头!掉头!回白水关!”
张卫歇斯底里地嘶吼着,这是他最后的希望,希望敌军还没发现白水关已人去楼空,给他们留下这最后的庇护所。
但这怎么可能呢?人家既然能在前头设伏,又怎会不在后面追击呢?
前方堵路的正是魏延。陈到的破坏活动一启动,庞统便令魏延率五千精锐,效仿吴将贺齐讨伐山越时的战术,用长矛凿壁为梯攀上白水关北面的悬崖,绕过城关跑到后方四十里处设伏。
整整十天的时间,这五千人啥也没干,就是搜集滚木和石块,加上出发时带的石炮,足以封锁道路。辎重经过的时候魏延丝毫未动,他的目标是张卫,不可能为了这点粮草暴露。张卫不明所以,还以为辎重没事道路就没事了。
黄忠的兵马列着坚实的阵型,像一块活塞从来路缓慢地挤压汉中军的空间,而高处的魏延堵完了路,又开始瞄着人扔石头木块,丝毫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完了!”
得知退路也被截断,张卫的脑海里就只剩下这两个字。一万五千人,汉中最精锐的部队,就要全部葬送在此了。出发时他还做着拿下西川的美梦,不想连家都没回就要在这山谷中彻底终结。
“都帅!”
杨任大声叫嚷,希望唤醒主将的冷静。但事已至此,他的希望不过是幻想?人,毕竟是无法和形势对抗的。
事到如今,张卫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投降、要么战死。对一位指挥员而言,选哪个其实都是死。
“罢了!”
张将军仰天长叹,看看手下士兵一张张惊恐的脸,他那句同归于尽的口号终于还是没有喊出口。因为他们现在连同归于尽都做不到了,只能被人单方面的屠杀殆尽。
既然如此,又何必造孽呢?这些面孔也是某人的孩子、某人的丈夫、某人的父亲,为了无畏的抵抗去牺牲无辜的家庭,他张卫的良心不允许。
“杨任听令。”
“末将在!”
“率部缴械投降。”
“诺……”
张卫做了决断,给自己的弟兄留下一条生路。当杨任眼含热泪向下传令的时候,这位汉中军主帅忽然拔出腰刀横刀自刎,扑通一声倒在亲卫的惊呼声中。